馬惠彬
安德海,清末宦官,直隸南皮人。他曾在咸豐帝身邊為御前太監。由于聰明伶俐,善于奉承,他很快成為慈禧的心腹。之后,他干預朝政、欺壓朝官,得罪了諸多官員。同治八年,被山東巡撫丁寶楨處決。
消息傳出,在官場內外引起了極大的振奮,就連曾國藩、李鴻章都極口稱贊曰:“稚璜豪杰也。”但首報之功當屬時任德州知州的趙新。
太監出宮,得意忘形
清同治八年(1869)農歷七月,安德海征得慈禧同意,不顧清王朝“太監不許出宮”的祖訓,以“為太后、皇上去蘇杭采辦龍衣”為名,大搖大擺地出了紫禁城,沿京杭運河南下。他一路耀武揚威、得意忘形,沿途不少地方官員知他是西太后的紅人,竟前去逢迎巴結,而安德海也趁機大敲竹杠以中飽私囊。
七月二十,安德海抵魯北重鎮德州,將船停靠在西關(今橋口)碼頭,并說今天是他生日,要在船中慶壽。
橋口碼頭曾數次停靠過各類官船乃至龍船,每次都是森嚴壁壘、驅趕百姓,岸上大小官員不是忙前忙后,就是垂手待立。可這次來的兩艘大太平船,船頭插一面三角形鑲狗牙邊的旗子,旗中央繪一太陽,太陽中間一只三足怪鳥,史曰“三足鳥”旗;船中倉兩旁插著兩面大旗,上面分別寫著“奉旨欽差”、“采辦龍袍”;周圍還插有多面龍鳳彩旗;各種旗幟迎風招展好不威風。
頭條船的中艙里并排兩把太師椅,一把上擺著龍袍一件、翡翠朝珠一掛。另外一把是安德海的座椅。船頭站著一排威嚴的士兵,船艙里有太監、僧人、宮女、樂隊等幾十人,這群人穿著高貴氣派非凡,可岸上卻不見迎送的官員。
德州知州,面呈巡撫
因安德海要在船上擺宴為自己慶壽,故不少隨從下船在繁華的橋口街采購禮品,并揚言:這是給安德海做壽的禮品等。隨后他們就在船上擺起酒宴,鳴奏器樂,隨行男女都給安德海磕頭拜壽、奉送賀禮。因此,引來了諸多百姓前來圍觀看熱鬧,故安德海在橋口碼頭過壽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德州州衙內。
時任德州知州的趙新,得知此事后倍感奇怪:心想有欽差過境,我怎么沒接到“明降諭旨”呢?趙新便迅速召集幕僚們商議,大家一致認為安德海一行有五個重大疑點:一、內監不準出京;二、“奉旨欽差”卻無“明降諭旨”;三、船頭插“三足鳥”旗犯上;四、龍袍、龍鳳旗、朝珠均系御用禁物;五、太監攜帶女優不成體制。
故秉性耿直倔強、剛正不阿的趙新,擬親去碼頭察看以辨真偽。大家連忙勸阻:“安系太后寵信,須三思而后行。”而趙知州認為:為官一天,必效國保民,決不能讓那些貪贓枉法、擾亂朝政的閹人逍遙法外。
哪知趙新等人趕到橋口碼頭時,安德海的船早已起航南去。趙新氣憤異常,立即備馬直奔濟南府。抵達省城后便直奔山東巡撫衙門,遞上手本稱有要事需立即拜見撫臺大人。見到巡撫丁寶禎后,趙新便將太監安德海乘船闖入德州橋口碼頭,以及所乘之船的情況,做了詳細的陳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丁寶禎對安私自出宮之事已有耳聞,今又聽趙知州面呈,速安排趙新休息后,立即開始了準備工作。
鐵面巡撫,將其正法
得到趙新面秉,機智果敢的丁寶禎當即采取“雙管齊下”的策略:
一、下令東昌府知府程繩武、駐東昌府總兵王心安、濟寧知州王錫麟、泰安知縣何毓福及沿運河各縣,對安德海一行人等跟蹤緝拿,嚴肅律令;
二、面拜密折,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北京。驛使直送恭王府,恭親王接到折子后立即面見東太后,正巧同治皇上也在。恭親王呈上密奏,東太后閱畢說:“按祖制小安子私出都門,應嚴懲。”皇上則表示:“干脆把這個混帳東西正法算了。”恭親王說:“太后、皇上作主,可命丁巡撫將他就地正法,以肅宮禁而儆效尤。”最后,東太后命軍機擬旨頒發山東。恭親王急奔軍機處,命軍機大臣寶鋆執筆擬旨,交兵部驛使六百里加急遞山東。
八月初二,安德海到達泰安住在“義興客棧”,王總兵等商量后采取了“智取”。泰安何知縣派差役到客棧,請安德海赴縣衙,由地方官員接風。安便帶3名聽差而來。哪知剛進縣衙,忽有差役報來省署急件,何知縣拆閱后對安德海說:北京內務府派人到省,有要事面諭安欽差。安德海便連夜乘轎車赴省。到達濟南后,王總兵將其交撫院,丁寶禎便把安德海羈押歷城監獄候旨。
八月初五夜,兵部專差趕到濟南,丁寶禎接到密旨立即提安德海。安德海來到丁寶禎面前,傲然兀立,王總兵伸手來了個“泰山壓頂”,安雙腿一軟,跪倒在地。丁巡撫驗明了安德海的身份后,便宣讀圣旨:“……安監擅自出都,假冒欽差,沿途招搖,驚擾地方,若不從嚴懲辦,何以肅宮禁而敬效尤。著山東、江蘇督撫速派干員,嚴密拿捕,指正確實,毋庸審訊,即行就地正法,毋再行請旨,欽此。”
安德海連連央求丁大人,請奏明西太后再行刑。丁巡撫曰:“不必了吧,拉下去!”幾個親兵把安德海架出大廳,號筒吹響,劊子手大刀一揮,安德海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安德海自七月二十日抵德州橋口碼頭慶壽,八月初五在濟南被殺頭。丁寶禎為國除害,立下殊功,朝野贊許。剛直的德州知州趙新,能及時稟告也有功勞也,此事也為德州城一奇聞也。
■延伸閱讀
安德海為何如此狂妄
首先說明:清朝有嚴格約束宦官的明文規矩:“一、非經差遣,不許擅出皇城;二、職司之外,不許干涉一事;三、不許招引外人;四、不許交接外官;五、不許使弟侄親戚暗相交接;六、不許假弟侄名色置買田產,從而把持官府,擾害民人。”此“上諭”被鑄成鐵牌立于交泰殿門前以示警戒。
太監安德海為何敢違反清王朝的祖訓?
安德海被慈禧倚為心腹,得從“辛酉政變”時開始:當時慈禧、恭王分別在熱河、京師兩地,無法隨時溝通政情軍情。安德海不惜扮姑娘、裝難民,徹夜不停歇、日行數百里冒死潛伏回京,向恭王密報熱河局勢。故政變成功后,他便由六品太監一躍成為四品太監,時年才二十出頭。
由于“居功至偉”、有恃無恐,他從此便堪稱“霸道”。作為總管,本來就油水極大,而他又巧立名目,不時刁難朝臣、大肆漁利,中飽私囊。數次有御史彈劾安德海,皆被慈禧化解,遂使其更加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