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檢察機關“生態環保領域公益訴訟攻堅行動”工作紀實
4月30日,在德州、夏津市縣兩級檢察官的現場監督下,德州正朔環保公司依法對夏津縣白馬湖鎮老油廠鍍鋅作坊封存的電鍍液、鹽酸、強堿液及受污染的土壤進行轉運處置,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修復。這是我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扎實推進生態環保領域攻堅行動的一個縮影。
全市檢察機關把生態環境領域改革攻堅與完善生態環境領域公益訴訟制度結合起來,持續開展生態環保領域公益訴訟專項行動,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環保攻堅,檢察機關責無旁貸
“嚴厲打擊非法排放、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近日,市檢察院制訂印發《關于充分發揮檢察職能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意見》,聚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綜合運用打擊、監督、預防等檢察職能,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是檢察機關的職責所在,是必須完成好的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任務。 ”市檢察院檢察長郭曉東說。
全市檢察機關立足職能,結合服務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環保領域公益訴訟攻堅行動,先后辦理生態環保領域行政公益訴訟3件、民事公益訴訟10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25件,辦理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300余件,督促清除危險廢物、生活垃圾1200余噸。
近日,無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李某收購危險廢物170余噸,在沒有任何防滲漏設施的情況下露天存放。武城縣檢察院依法對李某等5人污染環境案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經審理依法判處李某等被告6個月至2年3個月有期徒刑,并由被告人自行出資20余萬元對傾倒的危險廢物進行清理,并作無害化處理,涉案污染現場恢復原狀。該案被評為全省典型案例。
辦案中,檢察機關堅持監督與支持并重,聯合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環保公益保護,合力破解社會治理難題。
健全機制,提升環保公益訴訟質效
在一起案件中,寧津縣嘉誠石油清污有限公司非法掩埋14噸廢油泥,該縣檢察院以涉嫌污染環境罪對公司負責人李某提起公訴,同時,又對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承擔處置危險廢物的民事責任。李某認罪認罰,繳納近5萬元廢油泥處置費用。 3月31日,在檢察官現場監督下,廢油泥被妥善處理?!拔覀兎e極構建重點打擊、綜合整治、修復補償‘三位一體’辦案模式,扎實踐行生態環境恢復性司法理念,引導犯罪嫌疑人通過補植復綠、土地復墾等方式恢復生態原貌,將資源破壞和環境污染的損失降至最低?!睂幗蚩h檢察院檢察長任建華說。
規范辦案,機制先行。全市檢察機關不斷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與環境公益訴訟銜接規則,積極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為有效解決環保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司法鑒定難、調查取證難等問題,檢察機關加強與法院、公安、生態環境等部門聯系溝通,建立協調聯系、信息共享、線索移送、案件會商等機制,統一執法尺度,拓寬監督渠道。
為進一步提升辦案質效,我市積極推行第三方代表評估機制。平原縣檢察院在辦理一起耕地保護監管職責行政公益訴訟案時,邀請公益訴訟領域專業人員、人大代表和專業律師組成第三方代表進行專項評估,確保檢察建議內容得到全面落實。該案被省檢察院評為全省典型案例。
信息平臺,為環保公益訴訟裝上“電子眼”
“雅居社區南堆放大量垃圾,嚴重污染周邊環境,影響居民生產生活?!苯?,平原縣檢察院在公益訴訟智慧管理平臺采集信息時發現了群眾舉報信息,隨即啟動訴前監督程序,督導相關部門進行整改。“案件線索是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的基礎,沒有線索,公益訴訟就是無米之炊、無源之水。”市檢察院第四檢察部檢察官唐濤說,以往案源線索多是檢察機關履行職責時自行發現,效率相對較低。為更大范圍發現和挖掘公益訴訟線索,市檢察院通過多次調研和試驗,于2019年7月研發了公益訴訟智慧管理平臺和德州公益行小程序。
平臺集信息采集、案件智能分析于一體,研發公益訴訟智能分析模型10個,集成案件線索大數據。“德州公益行小程序與公益訴訟智慧管理平臺互聯互通,群眾發現環境污染等公益受損問題,隨手一拍就可上傳,使用方便、簡單易學。平臺根據群眾拍攝的污染環境照片線索,可以直接定位到案發地點,更快捷有效開展辦案。 ”唐濤說,自平臺和小程序上線運行以來,已發現環保問題線索64件,發出檢察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24件,相關部門全部整改完畢。
□本報記者董建新本報通訊員高忠祥阮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