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技術“打通關”,研發團隊穩增容,萬華化學集團一以貫之朝著既定目標奮勇向前——
突破“卡脖子”技術,搶占自主創新制高點
2020-06-01來源:大眾日報 01版
萬華煙臺工業園乙烯項目建設現場。
□ 本報記者 李 振 趙洪杰
本報通訊員 馬雙軍
煙臺開發區磁山北麓,萬華全球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青山環抱、蒼翠掩映,現代風格的建筑隨地勢起伏錯落有致。行走在這景色如畫的園區,腳步會不由自主地慢下來。而萬華化學集團董事長廖增太依舊步履匆匆,一如既往地忙碌。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萬華視察時,這里還沒啟用。現在我們不僅搬遷入住了,還正在高標準設計建設磁山二期工程,未來這里將成為全球領先的化工新材料研發基地,帶動煙臺建設中國一流的環磁山研發走廊。”廖增太說,按照總書記“一鼓作氣、一氣呵成、一以貫之,朝著既定目標奮勇向前”的指示要求,這兩年萬華在自主創新上又取得不少重大突破。
今年4月,萬華POCHP技術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專家鑒定,被認定為國際領先水平;跟它同屬綠色工藝的PO/SM技術也在2019年1月同樣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這兩份鑒定報告宣告,萬華掌握了環氧丙烷生產的兩項世界級技術。”在萬華中央研究院科技管理部辦公室里,管理部部長胡兵波話語中透著自豪。
對萬華這一全球異氰酸酯領軍企業而言,這兩項技術有多重要?胡兵波拿出馬克筆,在白板上畫出一條萬華的產品線。“萬華的主打產品是高分子化合物聚氨酯,由異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反應而來。其中,MDI、TDI、ADI等異氰酸酯產品,萬華已經在全球做到頂尖,短板就在這。”他把聚醚多元醇重重圈出來。
聚醚多元醇的上游產品是環氧丙烷,目前國內環氧丙烷生產工藝的主流是高污染、高能耗的氯醇法,而環保技術如PO/MTBE等被少數幾家國外大企業把持。技術上仰人鼻息,曾是萬華人刻在骨子里的痛。2010年起,他們下定決心突破環氧丙烷的環保化生產。在引進PO/MTBE技術后,開始國產化嘗試并在此基礎上突破創新,自主研發了環保技術PO/SM和POCHP。
胡兵波介紹說,采用PO/SM技術的環氧丙烷項目即將于今年下半年建成投產,POCHP也已完成中試。現在萬華成為國際上唯一一家三種最先進環氧丙烷技術全部“打通關”的企業。長期困擾萬華的“聚醚多元醇短板”正在悄然長高。
突破“卡脖子”技術,是又一個典型的萬華創新故事。采訪期間,類似的情節記者從萬華人口中聽到許多。
尼龍12,這種應用于3D打印材料、海底光纜等中高端制造領域中的工程塑料長期被幾家外國企業壟斷。2019年萬華完成全產業鏈中試,產業化裝置也正在建設,未來我國將告別完全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用于生產化妝品、營養品的檸檬醛,是我國精細化工重要的中間體,同樣100%依賴進口,萬華現也已順利完成中試…… 熟悉了一個個搶占自主創新制高點的鮮活故事,再去萬華展廳看那些封裝在瓶瓶罐罐里的產品樣本,它們就被賦予了沉甸甸的意義——
沒有性能優異、質量可靠的新材料,創新性的研發設計就無從落地;關鍵材料不突破,先進制造業只能是空中樓閣。實現制造業強國的夢想,萬華人朝著這個既定目標奮勇前進:把化學新材料、新技術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為什么是萬華?”面對記者的追問,萬華人給出的答案出奇一致:創新的效果取決于對創新的態度。
翻看萬華的歷任負責人履歷,不難發現,每一任“掌舵人”都是技術出身,他們始終把自主創新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不吝惜對創新研發的投入。萬華財務年報顯示:2017年到2019年,研發費用支出持續攀高,分別達到12.38億元、16.10億元和17.04億元。
如何面對失敗,反映出企業的創新觀。萬華中央研究院科技管理部副主任楊凱,給記者講了一個長達4年的試錯故事。
2015年萬華投入5億多元建設氯化氫氧化工業化試驗裝置,結果沒幾天就停擺了。一查,催化劑有問題,改!再查,反應器有問題,再改……一改改了4年,每改一次就投入幾千萬元。團隊成員個個“壓力山大”,但楊凱從沒聽董事長說過項目損失多少,再改不好怎么辦,反而每次都是一起想辦法、找思路。終于,2019年氯化氫氧化技術完善,破解了異氰酸酯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副產品處理瓶頸。
“為什么你們的員工干起來兩眼冒光?”去年,省內一家企業負責人在參觀萬華后,留下了這樣的困惑。
從1999年“立木建信”重獎技術人員孫敦孝21萬元,到如今技術成果盈利提成上億元不是新鮮事,萬華高級人力資源總監趙繼德認為,在萬華,“鼓勵創新、寬容失敗、重獎成功”絕不是一句空話,由此形成了完備的研發體系和激勵機制。
專業、行政雙通道晉升序列,打開了研發人員上升的空間。位于專業通道上層的“首席科學家”,地位相當于企業自己的院士,收入等同于副總裁。小試成功有獎金,中試成功有獎金,產業化有獎金,產生效益連續5年提成獎金,就連不產生直接效益的基礎研究做出成果也有獎金。僅科技獎勵資金,萬華去年就發了4500萬元。難怪在萬華,行政崗位出現空缺,也很少有人申請從技術崗調過去。
在萬華精心營造的創新生態圈里,技術人員像珍寶一般被妥善地保護,研發創新的目標格外單純和篤定。任經濟形勢與外部環境波譎云詭,萬華堅持用人才和創新能力的確定性對沖未來的不確定性。
站在總部基地大樓遠眺,海風拂過磁山的蔥蘢草木,掀起后浪澎湃。
萬華一位高級研究員曾帶著5個30歲出頭的小伙子,攻堅突破有機化工原料MMA的生產技術。生產經理難以相信:“能干成嗎?”沒想到,2018年真的實現了產業化。1981年出生的北京公司總經理,“85年”的采購部總經理,“88年”的戰略發展部主管……細數萬華的“后浪”們,趙繼德說,萬華研發團隊的平均年齡只有30歲,萬華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待遇和平臺,給他們信任和試錯的機會,讓青年人才茁壯成長。
指向基地一隅,趙繼德告訴記者,那里是即將于6月1日啟用的萬華大學教學樓。“名為大學,其實是萬華對人才培養體系的重塑和再造,從培訓轉向到培育,萬華正打造自己的職業化、專業化、具備領導力的新型人才隊伍。”
“兩年前總書記問我,萬華有多少研發人員,我說1000多人。不到兩年時間,這個數字超過了2500人。”廖增太說,盡管今年受疫情影響,萬華仍堅持加大人才吸引力度,計劃招聘超過2400人,正式簽約的已有900多人。
人才是創新的主體,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萬華深諳這一點,正一以貫之地描繪“人才濟濟、茁壯成長、后繼有人”的人才藍圖,夯實創新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