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德鵬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逐年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呈現出逐年攀升的態勢。事故發生后,當事人需要在交警、保險、法院等部門之間來回奔波,往往疲憊不堪,費時、費事、費力是交通事故當事人普遍反映的一個問題。
那么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建立一條依法解決糾紛的“快車道”,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我市給出的答案是:流程再造,整合資源。
2019年4月,德州市道路交通事故一體化綜合服務中心投入運行,依托該中心,我市探索出“線上線下同步、門里門外協同”的工作機制,打造交警集中辦案、法院集中審判、多元集中調解、保險快捷理賠的一站式服務模式,讓交通事故處理走向“極簡”。
更高效——“走進一個門,事情全辦結”
“真沒想到,從民警出具交通事故認定書到完成理賠,用了不到1天的時間。 ”5月25日上午,在德州市道路交通事故一體化綜合服務中心辦理完業務的付先生感慨地說,“原來遇到交通事故,必須要先跑交警部門定責,再跑鑒定部門和保險公司,如果事故雙方爭議較大調解不成,還要鬧到法院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現在只需要跑一個地方就全部辦理了。 ”
據市道交一體化聯席辦公室主任、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事故處理大隊政委宋兆明介紹,我市主城區每年發生的交通事故警情基數比較大,過去一般采用傳統的二元處理模式,案件處置周期過長、處置效率低下等問題時有發生,有的甚至形成矛盾糾紛。
為破解這一難題,由市委政法委主導,市公安局、市中級法院等8個部門30余家單位入駐德州市道路交通事故一體化綜合服務中心,緩解“案多人少”矛盾,實現便民服務質效提升。
按照整體統一、個體獨立的原則,服務中心規劃設置交警辦案中心、法院審判中心、綜合服務大廳和車輛核損中心,為德城區、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運河經濟開發區范圍內的市民提供事故認定、車輛核損鑒定、法律咨詢、保險理賠等服務。線下部門共駐的同時,服務中心打造道交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打破了交警、法院、保險、人民調解與仲裁等參與事故處理的部門間的信息壁壘,迅速辦理相關業務。當事人只需登錄“道路交通事故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錄入關鍵信息、上傳證據后,手機端就能發起調解、鑒定、理賠、司法確認等申請,可完全實現網上辦理,節約了時間和成本。
當事人通過平臺可自主選擇自行調解、交警調解、人民調解、保險調解、仲裁調解、司法調解等調解方式,且在人民法院裁判結果出具前,當事人可在任意環節啟動調解機制,實現多環節調解。同時,我市探索鑒定前置機制,在交警處理階段即可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啟動鑒定機制,且鑒定意見全程有效,避免重復鑒定導致的訴訟拖延。
更公平——
一把尺子量到底
“道交一體化工作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綜合工作,既要依托大數據和智慧法院建設做好道交糾紛網上一體化處理平臺搭建,也要努力協調好公安交警、司法行政、保險監管等開展這項工作的全部主體,以前賠付標準不統一,容易成為矛盾激化的導火索。滋生了很多代維權的‘黃牛’,結果群眾錢花了不少,卻‘竹籃打水一場空’。 ”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四級高級法官王春紅說。
面對這一情況,市委政法委牽頭相關部門聯合下發《德州市道路交通事故一體化綜合服務中心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各職能部門職責分工,健全組織領導,完善服務流程,確保道交一體化工作平臺有序高效運行。
針對交警、法院、保險等各個環節賠償計算標準不一問題,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交警、保險等相關部門在全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制定《德州市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計算標準(試行)》,并根據該標準研發了“損害賠償計算器”。
當事人錄入基本信息、治療情況和傷殘、醫療相關費用、財產損失等,就能在線估算出侵權方個人和保險賠付金額,證據標準、調判標準、賠付標準“一把尺子量到底”,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糾紛處理的難度,當事人損害還能得到及時救濟,實現輕微事故1至3天基本達成調解協議,人身及死亡重大事故僅需8至10天即可達成調解協議。
“去年6月初,德州市道路事故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下稱交調委)正式入駐中心。交調委專職調解員都是返聘退休的法官、檢察官、辦案民警,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幾乎每一起糾紛都做到了當天申請當天調解。我們免費為群眾解疑釋惑、調解糾紛,不給‘黃牛’鉆空子的機會。 ”市道交一體化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王愛國說。
更滿意——群眾辦事從“腳跟”到“指尖”
“本以為要打一場‘持久戰’,沒想到足不出戶,理賠計算等都在線上處理完成了,而且簽字都是通過‘云模式’,十分方便。 ”5月23日,德城區張先生在德州道路交通一體化中心的網絡法庭處理完了交通事故。當天上午10時05分,他駕駛輕型廂式貨車與一輛外地小型轎車發生碰撞。接到報警后,民警引導當事人通過遠程視頻處置;對事故現場進行取證后,快速引導當事人挪車,恢復現場交通,然后對事故責任進行了認定,整個過程用時15分鐘。“交通事故‘云處理’是疫情影響這一特殊情況下一次大膽嘗試,也是我們為民服務的一項新舉措。 ”民警姜振廣表示,通過道交一體化改革,我市探索實施交通事故遠程調處新機制,適用于道路上出現的輕微車損且雙方當事人對事故責任爭議不大的事故,辦案過程“零接觸”,目前市區近70%的交通事故可用這種方式處理。
在出行過程中如果發生輕微財損事故,市民可通過“德州公安交警事故處理大隊服務號”,與民警進行線上面對面視頻連線,按提示將事故現場照片、當事人駕駛證信息、車輛及保險信息等拍照上傳,并由中心視頻快處專職即時審核后,進行事故責任遠程認定,引導當事人快速撤除現場。通過實施交通事故遠程調處新機制,較傳統警組接警現場處置提高了65%;案件調查取證耗費的警務資源節省30%。
為方便群眾辦理業務,中心在交警辦案中心、法院訴調中心醒目位置設置了“道路交通事故一體化流轉運行圖”“道交一體化訴解中心辦理流程圖”等公示欄,為群眾提供便利。“我們開通了訴調中心微信公眾號,通過新媒體宣傳道交一體化綜合服務的便捷優勢,提高人民群眾的認知度。”王春紅介紹,為真正便利當事人,法院訴調中心還設置了自助查詢一體機,與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無縫銜接,提供類案指引和法律法規及訴狀參考,當事人可以憑借身份證查詢所涉案件進展情況,讓當事人不用找律師也能夠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019年,該中心共受理各類交通事故20890余起,通過構建交警現場處置、遠程視頻處理、騎警快處、警保聯動等方式快速消化警情15870余起;通過構建交警調解、保險調解、法院訴前調解等多元矛盾化解立體網絡成功調解4000余起;進入法院訴訟判決的只有500起左右。案件結案率達到98.6%,同比上升17.6%,訴訟案件下降19.3%,調解成功率達到97.62%,群眾滿意度99.28%。
◆短評
把“以人民為中心”落到實處
德州道交事故處理一體化的探索,讓群眾辦事更便捷、高效,減輕當事人的焦慮、疲累,提升了對黨委政府的信任感,增強了依法辦事的主動性,推進了社會治理的法治化、科學化,是通過改革攻堅、流程再造造福人民的創新之舉。
我們搞改革、謀發展、抓治理,歸根結底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這不能停留于口號,而應踐行于一件件惠民實舉、為民實事中。要像推進道交事故處理一體化那樣,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聚焦百姓生產生活中的痛點難點,以創新的精神、改革的方法、攻堅的勇氣做好“六穩”落實“六保”,在一次次改進、一個個暖心環節中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