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今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開局之年,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戰略選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十分引人關注。那么海南自由貿易港將怎么建設?它和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哪些區別?亮點是什么?制度設計和政策利好是什么? 又將怎么來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起新的制度和政策體系呢?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對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作了全面部署和具體安排。
這個總體方案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4月13日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的要求而制定的。方案明確了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實施范圍為海南島全島,并從總體要求、制度設計、分步驟分階段安排、組織實施這四個方面進行了全面闡述。
那么,建設自由貿易港和現在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有什么區別?創新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這里所說的“一線”放開,指的是海南自貿港與國家海關邊境線之間的管理環節要放開。除了限制進口的貨物清單外,絕大多數進口貨物免稅各方面實行極簡易的管理,便于全球的物流、人才來往。
而放開“一線”后,“二線”管住則指的是海南自貿港和國內其他地區之間要設立新的管理環節。比如,進口貨物從海南自貿港進入內地,要按進口規定辦手續,照章納稅,其他管理也要按照國內規定執行,等等。專家認為,這是一種新的管理模式,既有利于自貿港的發展,又符合中國國情。
專家指出,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先行先試,形成經驗后是可以大規模復制推廣的。而自貿港的特點是經濟高度自由化和進口商品免收關稅,這就決定了按照國際慣例建設的海南自貿港,整體上在國內也是不可復制推廣的。當然,整體上不能復制并不意味著它的一些做法和經驗就不能借鑒學習。
專家們認為,不僅是企業發債,在今天國內許多方面的開放發展都面臨瓶頸,需要有更高水平的開放形態來繼續推進,需要如當年改革開放初期設立的深圳經濟特區那樣,有一個鮮明旗幟和窗口,海南自貿港的建設就是新時代這樣的旗幟和窗口。正如總體方案中指出的: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是推動高水平開放,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根本要求;是深化市場化改革,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的迫切需要;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選擇;是支持經濟全球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際行動。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方案提出了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基本原則是:借鑒國際經驗、體現中國特色、符合海南定位、突出改革創新、堅持底線思維。
總體方案明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到2035年,成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為達到這些目標,總體方案提出了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這五大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的制度安排。專家認為,這都是前所未有的創新之舉。
方案還提出了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稅收制度、社會治理、法治制度、風險防控體系等方面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不僅是減免稅收制度設計是創新,總體方案中還有可立即操作的新辦法。方案發布之日起就對注冊在海南自貿港實質性運營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征收所得稅;對海南的旅游、現代服務、高新技術產業企業在2025年前新增的境外直接投資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對在自貿港工作的高端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部分,予以免征。另外,針對離島免稅購物額度,目前每年每人3萬元,方案明確要放寬到每人每年10萬元。
在法治制度和社會治理方面,總體方案中的表述同樣引人注目。
在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的大背景下,總體方案還提出要建立風險防控體系,有針對性防范化解貿易、投資、金融、數據流動、生態和公共衛生等領域重大風險。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發布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新時代改革開放的美好藍圖。除了節目當中已經提到的之外,還有許多新舉措新制度,比如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制度,實施市場準入承諾即入制,支持發展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鼓勵海南自貿港向全球發債,以及對外國人的多項入境免簽政策,等等。這些新的制度和政策安排都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奠定了基礎,未來海南自由貿易港將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更將推動形成高水平開放的新格局,在支持經濟全球化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發揮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