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古城與運河位置示意圖
德州古城街巷示意圖
因河而興,臨河而筑。 4000年前,德州先民們選擇的是黃河,農耕文化底蘊深厚。 600年前,他們選擇了大運河,一種全新的開放型文化,并迅速在明朝初年完成了德陵互易、設衛建城,以及城市功能規劃三大歷史性任務,奠定了城市發展新格局。
德陵互易
在德州歷史進程中,曾經發生過一件由大運河引發的意義深遠的事情,并最終奠定德州主城區地理位置,這就是“德陵互易”。六百多年前,今天的德州(德城區),是陵縣治所,今天的陵縣(陵城區)是安德縣治所。明洪武七年(1374),廢安德縣入德州,又廢陵縣,把德州治所遷至現址。當時的德州轄德平和平原兩縣,隸屬濟南府。康熙《德州志·沿革》載:“今德州之稱德州始此,此所謂易陵縣為德州也”。
明洪武十三年(1380),在安德廢縣重新設縣,稱陵縣。乾隆《德州志·卷一·沿革》載,“今陵縣之稱陵縣始此,此所謂易德州為陵縣也”。似乎為了讓后人更容易理解這一變化,該志書中還特別強調:“安德縣原系舊德州治,名安德縣為陵縣,是直名德州為陵縣矣”。
德州之名最早見于隋開皇九年(589),罷郡設州,廢除平原郡,設立了德州。《隋書·卷三十·地理》載:當時德州轄安德、平原、繹幕、將陵、平昌、般、長河、東光、胡蘇九縣,衙門駐地在安德縣(今陵城區)。后德州與平原郡幾易其名,但其治所均位于安德縣治。
設衛筑城
大運河舳艫千里,成就德州漕糧轉運的重要倉儲之地,但運河邊上并沒有像樣的城郭?!对贰ご蘧磦鳌份d:元至正年間(1341-1370)無城郭。明洪武七年(1374),德陵名稱互易,德州城位置最終固定下來,而衛所制度的實施,促成了德州城的建設。
明朝實行衛所制度,這一制度系統以五軍都督府—都司—衛—千戶所為層級,另外還有一種直隸于都督府或者直隸于都司的千戶所,叫守御千戶所。衛所由朝廷根據各地的防衛、戰略需要而設置。明洪武元年(1368)農歷七月,常遇春攻克德州(今陵城區);農歷八月,韓正分兵守陵州(今德城區,當年州降為縣),設立守御千戶所。明洪武九年(1376),“改守御千戶所為德州衛”。當時,德州衛駐扎在文廟的后東側。文廟由知州秦政建設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明朝衛軍,以其所司軍職大體劃分為操軍、城軍、屯田軍和運軍四種。操軍就是專門訓練,用來進京檢閱的隊伍。德州的城軍較少,屯田軍很多,兩衛運軍1001人。據乾隆《德州志·卷四·衛屯》記載:“德州正衛計7所56屯,左衛計6所55屯,共111屯”。
明洪武《五行志》記載:“洪武二十八年(1395),德州大水壞城垣”。明洪武三十年(1397),德州衛都督張文杰、指揮徐福與全體衛軍歷時兩年建設德州磚城。建城的磚除了來自被運河水沖垮的城垣外,主要是城南10公里左右沿運河的村子,當年燒磚的窯場和匠人們吃飯的伙房,便是如今德城區黃河涯鎮的“窯上”“伙房”“齊莊”等自然村的由來。德州城范圍大體為今東方紅路至共青團路,新湖路至迎賓路。德州城池形似靴,而靴子尖位于今迎賓路與天衢西路交叉口南側,迎賓路兩次穿越靴子尖。磚城周長5100米,高12米,厚9米,護城河寬15米,深6米,城內面積2.5平方公里。有5個城門,南為朝陽門,東為長樂門,北為拱極門,西為定邊門(明萬歷年間改為聚秀門),西北方向有廣川門,門洞比其它四門小,俗稱小西門、水門。當時,德州官署衙門,官宦豪門的府第宅院,大多都集中在城內的西北部,經常過小西門去運河取水,小西門內還由此形成了一條水市街。
五方雜居
德州地處九河流域,水陸交通暢達,自古就是軍事屯兵和角逐的戰場。元末明初,遭受戰爭反復踐踏的德州,原居民減少,成為移民城市。
衛所軍戶。德州的城市建設源于德州衛的設立,從明洪武九年(1376)設立德州正衛至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頒發停漕改折令,德州衛經歷了526年的時間。2008年版《山東歷史文化撮要》中記載:這時候的德州衛加上家屬有4620戶,13860人,是土著和移民的3倍多。明永樂五年(1407),靖難之役后的一大批士兵駐扎下來,為德州左衛。至此,德州衛的軍戶人口又幾乎翻了一番?!捌滠娡桶肱c州境相接,半則散寄于各州縣運河一帶,衛屯綿亙二三百里”。這時候的德州城內,基本為軍戶。
滿族駐防兵。清代,清政府“裁去德州衛城軍,設滿兵守門”。至清嘉慶十一年(1806),德州滿州營有官兵及其家屬2700人。乾隆二十六年(1751),將明代德州衛所守城、治城、管河的各項權力全部收回。德州衛“所治者,惟軍屯錢糧及運船旗丁而已”??滴醵吣辏?688),德州左衛裁撤,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德州正衛裁撤,運軍亦裁,其土地、人員即轉州縣管理。
明初,大量山西移民及各地客商也成為德州市民的主要來源之一。如德城區黃河涯鎮的店一村、店二村、王家淺村、西屯村,二屯鎮的楊莊村,紀家店村等,其村民大多為山西移民后代。
第一次城市功能規劃
明朝初年,德州衛城是軍事重鎮、漕運碼頭、儲存漕糧的基地,缺少完整的城市功能。永樂九年(1411),會通河全線貫通,大運河漕運高歌猛進。處在交通樞紐地位的德州渴望擁有完善的城市功能,以適應其地位,滿足南來北往人群的需要。這一年,偏居一隅的德州知州署搬進了城里,拉開了德州“城”與“市”融合的序幕。這一年,德州出臺了“招集四方商旅分城而治”的政策。《德縣志》載:永樂九年,南北商旅被安置在城廂并設市:南關為民市,為大市;西關為軍市,為小市;馬市角南為馬市,北為羊市,東為米市,又東為柴市,西為鍋市,又西為綢緞市。中心角以北為舊線市,南門外以西為新線市……小西關軍市貨物皆自南關撥去,故市名類以小字別之。后因每歲冬間運糧于北廠,故又以北市為名。萬歷四十年(1612)御河西移,浮橋口立大小竹竿巷,每遇漕船帶貨發賣,遂成市場。
可以說,我們今天古城區位置的框架,依舊保留著當年的印記。
□本報特約撰稿人 王德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