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山東聚焦聚力“五大振興”,統籌謀劃、科學推進,奮力打造“齊魯樣板”。近日,閃電新聞記者深入一線,開展“蹲點”報道,展現山東鄉村新變化。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0日訊 生產線上的胡蘿卜,通過智能化分揀機器人360°鏡面掃描,可快速按照國際標準對果蔬的大小、果形、顏色、缺陷進行自動品質分級。顏值高的胡籮卜裝箱出口銷售,顏值低的可以進行再加工……日前,閃電新聞記者來到位于青島萊西市店埠鎮的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看到了這樣一臺給胡蘿卜“照CT”的智能化分揀機器人。機器人的創始人就是31歲的小伙子耿琪超。“一名工人一天頂多可以撿2噸胡蘿卜,而一臺機器人一天可以分揀60噸胡蘿卜,能頂上30名工人的工作量。”耿琪超告訴記者。
圖為耿琪超在當地現代物聯網玻璃溫室中育苗
農業的未來在于智能化,只有不斷地科技創新才能創造出更大效益。萊西市“海歸”青年耿琪超,將國外先進農業技術帶回家鄉,讓農業插上了智慧的翅膀。1989年出生的耿琪超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萊西人,2013畢業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專業,在留學期間,耿琪超接觸到了國外先進的農業技術,親身經歷了美國農莊從播種到收貨的自動化與機械化后,他覺得有必要將這種先進的農業形式帶回自己的家鄉。
圖為位于萊西市店埠鎮的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示范園區
耿琪超學成歸國后,回到了家鄉,在農業領域進行創業,成為一名“新農人”。創建了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從事農產品保鮮速凍加工出口、農業智能裝備研發。
圖為育苗技術人員查看種苗
他成功申請了青島市農業智能軟件專家工作站,吸引了數位教授與博士入駐,先后研發出胡蘿卜智能分選機和洋蔥智能無損剝皮機,大大提高了農產品加工效率。其中,測土配方專家、物聯網智能溫室、農產品安全追溯、病蟲害診斷等系統也在農業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記者在其園區現代物聯網玻璃溫室大棚和種苗繁育中心看到,這里培育出的白菜苗,郁郁蔥蔥,長勢喜人。
現代化噴灌節約了用水和人力成本
2019年該公司出口額達到3億元以上。公司品牌“店埠胡蘿卜”2010年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認證,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11年獲得綠色食品認證,連續三屆入選 “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公司帶動周邊農戶2000余戶,種植5萬余畝的胡蘿卜,社會、經濟效益顯著,有效促進了農業現代化,助推鄉村振興。
圖為耿琪超團隊試驗第三代智能分揀機
針對人工分選胡蘿卜效率低、質量差,無法滿足外貿行業對胡蘿卜的分選要求等問題,耿琪超帶領團隊歷時五年研發出基于機器視覺的農產品智能化分揀機器人系列生產線。項目產品經專家鑒定,整體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單條分選線節省人工30-40人,每個采摘季單線節省勞務費用上百萬元。
圖為智能分揀機圖紙
幾年間,耿琪超共帶領著他的團隊先后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20多項,公開10多項。與此同時,這些產品技術的應用,也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增收增產,并為數十名大學畢業生提供了一線研發實踐崗位,帶動周邊農民,大學生及失業者就業200多人。
圖為現代物聯網玻璃溫室頂部
科技技術為農業插上了智慧的翅膀,疫情防控期間,耿琪超和他的隊員僅用2名工作人員就繁育了500萬株蔬菜苗。2014年起,耿琪超領導公司在萊西市店埠鎮牽頭建設了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園區內累計建立了4萬余平米的現代物聯網玻璃溫室、園區技術中心和種苗繁育中心。現代化種苗繁育示范中心的建立不僅能保證蔬菜周年供應,搶占外地市場季節差價,更好地覆蓋和服務周邊萬畝蔬菜基地,而且使全市蔬菜生產逐步走上外向型大規模的產業化之路,不斷提高在外地的市場競爭力。
耿琪超向閃電新聞記者介紹,未來,他與團隊也會進一步在種子研推,現代化種苗繁育,現代化組織培養,研發更加高效的先進的智能化設備。他的夢想是能夠真正實現農業生產無人化,創造更有科技含量的,可復制的鄉村振興新模式。
閃電新聞記者 白少光 通訊員 解俊 通訊員 蘇力波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