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百澳德樂時代廣場
近200個特色攤位覆蓋了美食小吃、服飾鞋品、飾品百貨、超市家電等領域,短短半月時間,澳德樂大夜市就被貼上了“網紅”“潮氣兒”“溜達”“娛樂”等活力標簽,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同德百澳德樂時代廣場一樣,因更能滿足市民吃喝玩樂游購娛的綜合性消費,萬達廣場、銀座商城、德百大樓等城市商業綜合體已慢慢擺脫疫情影響,發展漸入佳境。目前,德州市在建和已投入使用的商業綜合體共計12個,其中已投入使用并納入統計的商業綜合體9個。綜合體內經營商戶數共計2074家,總營業面積約51.4萬平方米,年客流總量約6819萬人次。
一站式消費讓“逛吃”更過癮
“逛商場喜歡選擇美食店比較多的地方。 ”6月20日中午,正在平原家庭號購物中心購物的市民張琳表示,平日逛商場主要考慮吃飯是否方便,這無疑代表著當下很多人的消費習慣和觀念。
以平原家庭號購物中心為例,餐飲業確實為商業綜合體帶來了可觀的人流量。一到周末,家庭號購物中心樓上的餐飲店擠滿了人,很多餐飲店外排起長隊。記者看到,“大胃王自助餐”和“川舉人火鍋店”門口還設置了板凳,讓取號等候的消費者坐下來休息。“現在是用餐高峰,不少人都要等位。 ”店內服務員說。
同樣的場景在萬達廣場、銀座商城、德百大樓不時上演,餐飲已經成為我市商業綜合體中必備業態。“現代購物中心講究的是一站式和‘吃、玩、購’,經營項目主要集中在超市、專賣店、餐飲業、游樂等4個業態。”市商務局流通業發展科科長白福金坦言,餐飲業態做得好,能有效彌補其他業態的經營不足,為購物中心帶來充足的人氣。
以澳德樂時代廣場為例,開業以來,每日客流從平均數千人到現在三四萬人,營業收入以每年22.5%速度遞增,各種業態的商戶增速都高于我市平均水平,充分發揮了其規模效應,集聚效應顯著。
從經營模式來看,目前,我市商業綜合體均實行綜合多元經營模式,囊括服飾零售、餐飲、電影院、游藝游樂等多種業態。城市商業綜合體的開發對促進消費、調整結構、吸收就業、擴大稅收、提升城市品質形象、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深耕細作培育高黏度“粉絲”群
位于平原縣桃源北大街的平原德百綜合體,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該綜合體預計今年下半年開業。
在商業模式相似度越來越高的競爭中,企業如何“攻”與“守”?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表面上看,不少商業企業選擇的是商業綜合體的發展模式,即3種及3種以上業態功能組合在一起,建立一種相互依存、互有裨益的能動關系,從而形成多功能、復雜而統一的綜合體。但仔細分析,各家發展定位和品牌特色并非完全同質化。
以德百大樓和萬達廣場為例,前者業態以百貨為主,而后者餐飲、娛樂等體驗性、社交性消費比重更高。即便是同屬德百集團的齊河德百、夏津德百、武城德百、寧津德百,在餐飲品牌、其他娛樂品牌的引入上,亦有錯位。
澳德樂時代廣場總經理王永剛表示,在商業模式趨同的情況下,只有沿著自身定位“深耕細作”,才能培育起高黏度的“粉絲”群體。
澳德樂時代廣場在提升年輕消費者體驗感方面不遺余力,科學調整現有業態,打造差異化競爭,全方位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年輕、潮流、時尚的集散地”的理念,帶給消費者新鮮的體驗感,從而吸引更多的年輕客戶群體光顧。
正在建設中的德百奧萊廣場,將目光瞄準夜間經濟,在策劃之初就將“點亮城市夜生活”作為一項重要定位。“園區內主體建筑都進行了亮化處理,采用LED燈勾勒輪廓,用電光源進行點綴,漫步其中盡享溫馨浪漫體驗。”德百奧萊廣場總經理牛金炎介紹,這里不僅能購物、吃飯、看電影、運動,還可以觀賞大型商演與各類節目,提供了多樣性、高層級消費場景。
歸根到底,想要突破同質化競爭,商業綜合體還是要打響品牌、做出特色,在目標定位、地域競爭、品牌建設上實現差異化發展,這樣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政策引領科學布局激發行業活力
打開德州地圖,不難發現,我市的商業綜合體大多有著鮮明的特色:有的布局在城市周邊區域,對于提高區域配套水平,聚攏人氣、商氣作用顯著;有的則在成熟商業區、居民區,在業態設置上與周邊區域形成互補……
一座座特色鮮明的商業綜合體,是投資者充分調研、主動選擇的結果,也是政府規劃引導、政策引領、科學布局的結果。
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化,重點推動批發、零售、餐飲等創新商業模式,支持德百等商貿企業發展,引導消費升級,激發行業活力。“給企業吃了定心丸。我們集團正將加快對既有網點進行轉型升級,抓商品、服務、品牌引進、內部管理,不斷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王永剛說。
商業綜合體建設中,我市堅持抓前期、重引導,在項目認證環節,就積極引導項目錯位經營,要求綜合體項目明確業態組合,避免相近區域出現業態重復的項目。
目前,濟南、濰坊、淄博等地的城市商業綜合體,通過特色定位和服務差異化聚攏人氣。“借鑒這些有益經驗,引導我市商業綜合體向綜合性、多元化、個性化的新興業態轉變。”白福金建議,商業綜合體應順應新技術應用的發展潮流,運用移動支付、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互聯網技術成果,實現資源共享,增強顧客黏性,帶動實體經濟增長。
□本報記者王德鵬本報通訊員王靜張憲軍張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