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聚力推動產業高端化、集群化、鏈條化——
禹城:產業思維激揚澎湃動能
本報記者 任立松 本報 通訊員 李麗峰 趙帥
一臺4兆瓦的風電整機,重量可達105噸,其中主軸占了近6成的分量。過去,生產風電主軸的通裕重工卻拿不到一臺整機產值的2成。長期處于產業鏈、價值鏈的低端,一度是制約禹城制造業的瓶頸。
眼下,隨著通裕重工聯姻東方電氣組建了東方電氣(山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攜手打造東方電氣北方總裝基地,整機“禹城造”的根基更加堅實,這一“卡脖子”問題迎刃而解。
通裕重工從產業鏈、價值鏈低端向高端的攀升,正是禹城圍繞打造高端制造業新城,強勢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的縮影。
在禹城市委書記,德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滕海強看來,抓工業也必須有“整機”意識,要跳出單個項目抓招商,跳出單個企業抓產業,頂層設計、持續發力,延伸產業鏈條,培植壯大主導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
刀片要薄、針尖要尖始終保持聚焦主導產業的定力
工業強市戰略航向錨定,禹城上下摩拳擦掌謀發展,禹城市委、市政府鮮明提出:爭做“活力德州、智造名城”建設的排頭兵、先行者。
山東省規劃了“十強”產業、德州市確定了“541”產業體系,落實戰略布局,全線出擊還是重點突破?
禹城決策層認識清醒:必須整合要素資源,朝著可以形成配套、形成集聚的優勢主導產業集中發力,構筑規模化特色產業集群。
刀片要薄、針尖要尖。對比“541”產業體系,禹城將此前確定的“6+5”主導產業再濃縮,確定了“4+X”產業體系,“4”即高端裝備、醫養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X”即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潛力產業。
主攻點確定之后,禹城再聚焦、再深挖,向產業鏈高端要效益。
在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主攻整車和整機。走進松果新能源汽車項目建設現場,高大氣派、占地5.9萬平方米的1號總裝車間已經交付使用,旁邊特種車總裝車間、商用車總裝車間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壓力,松果新能源汽車依然步伐鏗鏘:三電系統特別是與三星SDI合作、全球能量密度最高的電池包產品下線,與意大利合作的超級跑車項目造型設計已鎖定數據;5月19日,松果成為巴基斯坦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合作者,6月18日,與韓國雙龍汽車等企業舉行戰略合作網上簽約,采用松果標準、松果品牌開展產能合作。不久的將來,一個集聚上下游60余家企業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條將在這里形成,新能源汽車整車“禹城造”將走向世界。
在醫養健康產業將主攻終端和品牌。一個占地僅有1畝、成立僅8年的功能糖產業“小個頭”——禹城恒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深耕終端和品牌,已經展現出勃勃生機。“我們研發的無糖砂糖,與普通砂糖的口感接近度達到95%。”禹城恒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峰告訴記者,他們的產品主要面向蛋糕烘焙等終端市場,推出的“匠溢”牌無糖砂糖在天貓同類產品排行榜上穩居第一。去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5000萬元,成為禹城市規上企業的一匹黑馬。
在新材料領域主攻尖端和前沿。在禹城市占地800畝的城投柒零新材料產業園內,分布著鈦合金園、硬質合金園、連續纖維園3個專業園區,可入駐項目30個以上。一家家企業雖然規模不大,卻全部瞄準行業尖端科技、國內空白領域。由陳立泉院士領銜的北京中科海鈉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高性能鈉離子電池,在儲能和低速電動車市場空間無限;北京微銘科技有限公司航天熱控產品、衛星熱控服務占據著國內80%的商業航天熱控市場;北京金宇順達科技公司生產的新型鈦合金材料,在優于同類型產品基礎上,成本降低了25%;北京馳宇空天技術發展公司的新型復合材料填補國內空白。
頂層設計、照圖施工構建產業沿鏈聚合的落地體系
在禹城,記者聽到了一個頗為形象的比喻:如果把產業看作一棟大廈,項目就是一塊塊磚石,禹城招商干部不是簡單地“搬磚”招商,而是心中有一張清晰的大廈圖紙,頂層設計、照圖施工,自然結果不同。而這張圖紙,就是禹城市圍繞主導產業建鏈、補鏈、強鏈后形成的產業鏈集群。
確保方向不變、焦點不散、靶心不偏,禹城市全力構建了務實高效的項目推進體系。
挑選項目有策劃。禹城市制定了項目謀劃策劃會議制度,一個項目能否落地,先交給職能部門、專業招商團隊、企業家、專業招商機構集體論證,不能與主導產業形成鏈條的,一概否決。
產業鏈上設“鏈長”。德州市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啟動以后,禹城市結合主導產業第一時間與德州市各產業鏈“鏈長”深度對接,由各產業招商辦牽頭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重點產業鏈“鏈長”,圍繞鏈條圖紙,精準施工。
單個項目有“經理”。禹城市在推進項目建設中發現,一個產業點多面廣,一個“鏈長”很難面面俱到,于是,禹城創新建立“項目經理”負責制,指定一名干部全程盯靠、督導、服務,制定考核辦法、完善正向激勵,在項目一線培養懂經濟、會經營、善管理的干部人才隊伍。與此同時,將列入項目經理制的項目從洽談到竣工分解為21道“工序”,每完成一道“工序”標紅旗示意,所有項目一張圖表、上墻排名,倒逼干部動起來、跑起來。今年,禹城市實施“項目經理”責任項目49個,總投資483.14億元,9個項目完工超70%。
沿鏈聚合項目,要素供給是關鍵。將項目落地的各項因素握指成拳、優化整合,禹城市在原有園區基礎上,規劃新建了新材料、醫藥、食品、交通裝備等4個產業園區,新項目優先進專業園區,加速產業鏈條集聚、抱團。
一個健康的經濟體,既離不開引領發展的“高大上”,也離不開富民強農的“小而美”。
驅車行駛在倫鎮創新創業園,恍惚間如同走入江浙地區的工業園區。一排排高標準廠房高高聳立、園區道路四通八達。
過去,倫鎮最大的一家企業,是一個瀕臨破產的磚窯廠,年納稅不足10萬元。在禹城市各項排名中,倫鎮一直排在末尾。但是,自從啟動鄉鎮產業園建設以后,倫鎮利用短短2年時間,就成為禹城市鄉鎮的排頭兵。
倫鎮搶抓禹城市被列為全國33個農村土地改革試點縣市的機遇,全力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利用宅基地改革政策收回的閑散地和廢棄宅基地置換土地指標,推進僵尸企業和閑置沉睡資源盤活,整合土地1000多畝。
瞅準濟南雕刻機產業外遷的時機,倫鎮積極靠上、精準對接,以“工業地產”模式,高標準建設廠房,項目方“拎包入住”,企業搬遷的“空檔期”可壓縮到1個月。目前,已引入28家數控機械設備企業,形成從零部件生產到數控雕刻機整機組裝的全產業鏈條,從精密機床零部件加工到整機出廠全部在園區完成。眼下,倫鎮已啟動二期工程建設,項目全部達產,年可實現產值15.48億元。
在倫鎮黨委書記周蕾看來,鄉鎮產業園既是專業園區的補充,也是禹城經濟發展的二級梯隊。“既壯大了鄉鎮的財源,也解決了群眾就近工作的問題。 ”周蕾告訴記者,倫鎮創新創業園已吸納周邊2000余名群眾就近就業,月平均工資可達4000元,其中,三成以上是首次就業人員,收入水平大幅提升,是實打實的富民之舉。
截至目前,禹城已建設鄉鎮產業園10處,可吸納萬余名群眾就近就業。數據顯示,禹城市近3年居民儲蓄增長幅度高達55%。
要素跟著產業走,服務圍著產業轉打造高質量的產業發展生態圈
市場主體新增數量的多少,是觀察一個地方經濟活躍度的重要指標。禹城市的數據令人眼前一亮:自2018年至2020年6月底,禹城新增注冊企業4610家,其中,工業企業達483家,僅今年上半年,就增加了125家。看成色,質地優良——機械制造、紡織服裝、食品加工、木制品加工、新能源等行業達367家,占比76%。
經濟活力奔涌,離不開禹城市高質量的產業發展生態圈。禹城市明確提出“要素跟著產業走,服務圍著產業轉”的理念,優化資源要素供給,全面升級產業生態。
要素供給誠意滿滿。出臺《招商引資項目土地供應實施意見》,創新“國企+園區”模式,圍繞產業發展,規劃專業園區,以國有企業為主體,提供標準地、標準房,由“項目等地、等廠房”變為“地、廠房等項目”,大幅壓減項目建設周期;加大金融投放特別是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投放力度,規范實施困難企業破產重整、債務重組,以更大力度破圈斷鏈,不良貸款率下降至2.2%,實現了銀行企業“雙減負”。
營商環境便捷高效。深入推進“流程再造”“一次辦好”改革,在禹城市公開市長電話、市長信箱,在行政審批局設立投訴箱,在服務窗口設置評價器,全方位接受市場主體和群眾監督。項目審批全過程推行“三清四辦五心”服務,“三清”即咨詢服務一口清、材料發放一手清、受理審核一次清,“四辦”即材料齊全馬上辦、材料不齊指導辦、重大項目跟蹤辦、緊急事項加班辦,“五心”即靜心、熱心、細心、耐心、專心,提升審批服務專業化、規范化、標準化和便利化程度。全面推行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制度,能豁免環評手續的豁免,能當場批復的當場批復。將水資源論證報告表評審有原來的現場會議變成專家函審,讓企業少跑腿。
久久為功,勝果初顯。今年以來,禹城市備案項目88個,新開工項目54個,到位資金26.29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長10.92%、營業收入增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