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手記之武城——
環境優勢賦能高質量發展
德報全媒體記者|王賀 王志偉
在武城,總投資6億元、擁有國內行業最大的鋁型材擠壓生產線的高強度鋁型材生產項目;總投資3億元、實現“兩個國內首創”的智能醫療輸注設備生產項目;總投資3.5億元、做到“一臺電腦管全廠”的高檔數字印刷包裝項目或竣工投產或試生產,目之所及,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現。
為什么選擇武城?3家企業不約而同地提到“環境”。當地堅持硬件環境、軟件環境一起抓,生產環境、生活環境一起抓,政風環境、民風環境一起抓,成功在優化環境上建立起自己的比較優勢。
抓環境首先抓干部。我們看到,當地深入開展“正風肅紀、抓早抓小”活動,以省委巡視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嚴查“裝睡的人”、治理“不要好的人”、整治“不擔當的人”,推動“共性工作爭先,個性工作創優”。
鏈條式的產業結構能為企業帶來最好的生產環境。當地大力實施產業鏈固基強基工程,圍繞空調通風產業整合發展,發起成立山東省暖通空調產業協會,與青島海爾空調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新材料(玻璃鋼)產業拓展發展加速推進,新型復合材料人防密閉門產品占全國市場的60%;汽車零部件產業合作發展取得扎實成效,上市公司騰龍集團入股水星天元公司,波圖公司與日本三井等世界500強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同時,當地要素保障更加有力,減費降稅政策全面落實,大批低效土地陸續盤活。
生活環境同步提升。比如當地大力實施城區生態水系提升工程,第二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南部水系表流濕地工程主體竣工,城區“六河七湖”全面貫通,實現了城區水系的整體貫通與活水循環。
環境就是生產力。我們相信本來就具備一定產業優勢的武城縣,只要堅持在優化環境這一路徑上持續發力,必然能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帶來新的“加速度”。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編輯|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