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王莊鎮舉辦“百企幫百村”對接懇談會
鎮領導慰問貧困老人(資料圖)
幫扶責任人走訪貧困戶(資料圖)
游客采摘葡萄
冬蜜桃喜獲豐收(資料圖)
徽王莊鎮以經濟發展為中心,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民營經濟兩大工程。2003年步入德州市一類鄉鎮行列。現有玫瑰香葡萄觀光旅游園1處,黑提葡萄科技示范園1處,果品交易專業市場1處,綜合農貿市場6處。近年來建設的徽王民營工業園,已有德州環亞公路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山東華奧塑業有限公司耐磨材料生產項目、旭東制粉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糧食深加工項目等10余家企業、項目入駐,其中華奧塑業連續2年被列入“市級重點項目”。
該鎮連續榮獲“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省級文明鎮”“全市信訪三無鄉鎮”“全縣綜合考評先進單位”“招商引資先進鄉鎮”等稱號。
“我們圍繞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這一目標,堅持不懈加強產業、就業幫扶舉措,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產業興帶動群眾奔小康。”8月17日,陵城區徽王莊鎮黨委書記鄭憲亮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底氣。這幾年,徽王莊鎮在產業扶貧的帶動下,建檔立卡貧困戶278戶585人全部實現脫貧,村民錢袋子鼓了,幸福感增強了,“產業列車”正載著老百姓奔馳在小康路上。徽王莊鎮黨委、政府從自身地理位置、資源條件、產業基礎等實際出發,結合農業合作社、美麗鄉村建設、特色種養殖等,因村施策,圍繞產業結構調整、農村社會穩定和基層組織建設等中心任務,勵精圖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促進了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真正實現“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瞄準特色產業
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助農增收
8月17日,記者走進徽王鎮郭莊村玫瑰香葡萄種植大棚,紅得發紫的葡萄掩映在繁密的葉子中,處處彌漫著甜甜的果香,沁人心脾。
眼下正是葡萄上市的時節,郭莊村大棚種植戶馬振西臉上掛著豐收的喜悅。馬振西種植葡萄30多年了,以前都是露天種植,遇到雨季,葡萄容易爛在地里。 3年前他種植了4畝大棚葡萄。“今年產量可以,價格也行,1公斤最高能賣到16元錢,頭茬能賺四五萬元錢。 ”馬振西美滋滋地說。
徽王莊鎮是遠近聞名的“林果之鄉”,區域內種植著葡萄、蘋果、冬蜜桃、太陽杏等多種水果。按照“做大、做強、做優”的原則,采取“一村一品”“一片一業”的產業發展思路,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特色林果種植業。目前,郭莊村、南邢村、薛莊村等發展成為葡萄種植專業村,種植面積1000余畝,年產量1.2萬噸。薛莊村借助村內現有的樹齡300年以上的180余棵古桑樹和500余畝玫瑰香葡萄基地,規劃實施以廣闊田野與綠色村莊為基礎,以葡萄及桑葚采摘為依托的“林果之鄉·多彩薛莊”美麗休閑鄉村游項目。
徽王莊鎮實施品牌戰略和綠色果品標準化生產,聘請技術人員從栽培管理技術做起,統一施肥、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技術管理。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的發展模式助農增收。為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發展質效,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該鎮引導種植戶成立葡萄銷售合作社,通過集中收購、統一篩檢、統一包裝的方式與城市大型商超、批發市場相對接,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提升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經持續推動,目前,該鎮葡萄、冬蜜桃、蘋果、桑葚、杏等經濟類作物種植面積達5000余畝,高標準冬暖式大棚等新業態不斷涌現,形成了三四月份“賞櫻花”、五六月份“采桑葚”、七八月份“摘葡萄”、十月“品冬桃”的鄉村旅游特色。
徽王莊鎮最大化發揮項目帶動脫貧作用,確保了扶貧產業項目分紅到戶,長期穩定幫助群眾增加收入。孫士官村一期已建成12個高標準冬暖式大棚,今年計劃新建50個,其中12個大棚正在建設中。他們與山東美瑞農業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公司化管理模式,由美瑞農業有限公司負責棚體搭建、技術指導、產品銷售等全程服務,建立起“公司+合作社+農戶”三位一體蔬菜安全生產保障體系。美瑞農業有限公司與北京、上海等客商建立合作,按照客商需求實行訂單種植,解決了農產品的銷售難題。
鞏固脫貧成果
建扶貧車間,貧困群眾家門口就業、顧家兩不誤
“決戰脫貧攻堅,不能止步于‘摘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困難群眾有崗有為,主動作為,扶貧事業才能得到良性循環,鞏固脫貧已經取得的成果,確保脫貧成效可持續。 ”鄭憲亮說。
徽王莊鎮支持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提升帶貧能力,利用公益崗位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確保貧困群眾工資性收入基本穩定。“兩不愁三保障”是檢驗脫貧的硬指標,現在該鎮貧困人口“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問題基本解決,但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該鎮圍繞“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堅持不懈加強產業、就業等幫扶,拓寬增收渠道,完善基本公共服務,解除貧困群眾后顧之憂。“能在老家的廠里上班,既能照顧家里,每個月還有固定收入,比外出打工強多了。 ”徽王莊鎮官道孫村村民孫吉全說,他妻子常年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在打工的同時他可以騰出時間照顧家里。
2017年以來,徽王莊鎮黨委、政府積極落實扶貧政策,在王淮庵村沃達家庭農場和官道孫村佳音禾電子廠建立起專門的扶貧車間,將符合條件的貧困戶與企業進行雙向對接,企業每安置1名貧困群眾,可獲得5萬元扶貧信貸資金。經鎮政府牽線搭橋,沃達家庭農場雇用貧困人員6名,獲得30萬元扶貧信貸資金,用于購置大型農機具,擴大生產經營規模;佳音禾電子廠雇用3名貧困人員,獲得15萬元扶貧信貸資金擴大生產規模。“我們優先支持貧困群眾務工就業,鼓勵企業更多招用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人員,竭盡全力讓貧困群眾端穩就業‘飯碗’。 ”徽王莊鎮鎮長穆秀智介紹說。 2018年5月,沃達家庭農場、佳音禾電子廠扶貧車間被評為市級扶貧車間。“一定要結合我們公司的實際,盡最大努力,給貧困戶以最大支持。 ”今年5月7日,在徽王莊鎮召開的“百企幫百村”對接懇談會上,陵城區鴻源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申青太說。
今年徽王莊鎮結合實際,群策群力,推出“百企幫百村”企地合力助推脫貧攻堅行動,激發企業參與脫貧工作的積極性,增強幫扶村自我發展能力,實現村民可持續增收。截至目前,已有13家民營企業結對幫扶13個村莊。
強化機制保障
構建防止返貧長效機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我家原來住的房子刮風下雨時漏雨,你看現在的環境多好,屋里亮亮堂堂的,院子也寬敞,刮風下雨也不怕了。現在村里環境也好了,門口就是硬化路,環境干凈,風景也好。 ”受益于危房改造政策,西王奇村的徐萬治一家住進了新房,他高興地對記者說。“今年6月,我們村通過危房改造,實現了全村沒有危房、沒有破舊圈舍的目標。現在每家每戶門前都是硬化路面,村民對居住環境和村容村貌很滿意。 ”西王奇村黨支部書記徐正榮介紹說。
從全力沖刺脫貧,到鞏固提高不返貧,徽王莊鎮廣大干部群眾聚焦“兩不愁三保障”,一鼓作氣、精準施策,不讓一個人在全面奔小康路上掉隊。該鎮高標準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一方面狠抓工程進度,倒排工期、爭分奪秒、強力推進;另一方面狠抓工程質量,嚴控建設標準,切實按照施工一戶、驗收一戶、合格一戶的要求,嚴格確定危改對象和危房等級。截至目前,已完成脫貧不享受政策48戶危房改造、脫貧享受政策136戶危房改造。
徽王莊鎮著眼于培育內生動力,通過發展生產和促進就業等方式,建立健全防止返貧長效機制,確保各項扶貧舉措落地、落實,實現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對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采用開發式扶貧方式,實施扶貧產業提升工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打造特色品牌,確保產業扶貧的穩定性和長期性。同時與保障性扶貧相結合,通過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兜底解決貧困問題。
冬季過冬的棉衣棉被、疫情期間的防控物資、雨季的住房安全……在幫扶責任人的筆記本上都清晰地記錄著。一村一聯絡、一戶一本賬,村“兩委”與幫扶責任人積極開展對接,建立微信群對貧困戶進行動態管理,幫扶責任人人手1本幫扶手冊,專門記錄貧困戶基本家庭情況、致貧原因、每個家庭成員的身體狀況等。開展“潔凈扶貧”工作,鎮村干部深入貧困戶家中,按照“三有三凈”的標準進行清理提升。保潔員定期上門對生活無法自理及年邁的貧困人員打掃衛生;開展人居環境提升行動,為貧困戶粉刷墻面,購買家具、被褥等。同時向貧困戶宣講健康知識,引導大家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為推進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徽王莊鎮黨委、政府聚焦貧困人口動態監測與調整,開展“查問題、找不足、補短板”自查與評估,每月至少舉辦1次脫貧攻堅座談會,壓實工作責任,幫扶干部不搞花架子,不玩數字游戲,以務實作風凝聚脫貧致富的強大力量。多次組織教育、民政、殘聯等部門召開政策落地督導會,強化部門協同,確保行業扶貧工作順利推進。落實城鎮居民醫療保障制度,確保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繳納醫療保險,建檔立卡享受政策的585名貧困群眾的補貼全部按時按標準下發;推進評殘下鄉上門行動,幫助建檔立卡貧困群眾80人完成“家門口”評定殘疾標準。
□本報記者王露本報通訊員蘇曉楠單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