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馬芳 符東東)“多虧了你們給俺調解,俺才能這么快把錢要到手里,解了心里的疙瘩。 ”日前,寧津縣的盧女士把一面印有“人民好信訪,一心解民難”的錦旗送到了縣信訪局工作人員手中。今年6月,盧女士到寧津縣信訪局反映工資拖欠問題。了解情況后,縣信訪局第一時間啟動“訪調對接”聯動機制,通過多方調解,幫盧女士要回了工資。
這是寧津縣打造“訪調對接”新模式、構建大信訪多元調解格局的縮影。寧津堅持和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涵蓋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和信訪協調解決的調處網絡,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信訪多元調解格局,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標,開創了基層社會治理新局面。
寧津縣創新“信訪矛盾1345大調解”工作機制,多元化解信訪矛盾?!?”即以縣信訪工作聯席會議為依托,由縣級分管領導任總協調人,充分發揮其在全縣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的總協調指揮優勢?!?”即健全完善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信訪事項人民調解組織。“4”即充分發揮縣鄉司法、信訪、綜治、公安派出所協調聯動機制,打造“四位一體”工作模式,實現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參與信訪事項調處?!?”即建立勞動爭議、消費權益、信訪事項、交通事故、家事糾紛等五個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集中專業力量,發揮專業效用。
部門協同,三級聯動,實現矛盾糾紛“全鏈條解決”。對于疑難復雜信訪矛盾,該縣依托縣綜治中心整合調解資源,為信訪群眾提供政策咨詢、人民調解、法律援助“一站式”服務。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開設“綠色通道”,優先受理、調處群眾通過信訪渠道反映的矛盾糾紛。在縣、鄉鎮(街道)設立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在村(社區)建立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室。對產生的矛盾糾紛,首先由所在村(社區)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室進行調解,調解無效則及時推送至鄉鎮(街道)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如果矛盾雙方仍然無法達成和解或調解協議,則由縣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依據糾紛情況,委派專業人員進行再次調解或將信訪事項進行轉交。經過三級調解后仍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導入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或其他法定途徑解決。
法律跟進,專業人才“坐診”,為“訪調對接”提供服務保障。該縣依托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平臺和“一鄉鎮(街道)一團隊,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機制,建立由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離退休法官、檢察官組成的專業人才庫,為依法依規開展信訪調解活動提供堅實的法律服務保障“寧津縣信訪工作立足抓早抓小抓苗頭,完善縣、鄉、村三級矛盾調解機制,用最低的行政成本實現了信訪群眾‘事心雙解’。 ”寧津縣信訪局局長徐顯法介紹說,截至目前,全縣各級信訪事項人民調解機構共調解信訪矛盾415起,其中大部分矛盾在鄉、村兩級得到了化解,信訪矛盾發現在基層、矛盾隱患調解在萌芽狀態、信訪問題不上行的良好態勢已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