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菊查看鴿子的生長情況。記者石秀秀攝
10月12日凌晨5點,天色尚暗,武城縣李家戶鎮石官屯村的李永菊已在鴿棚內忙碌起來,給300對種鴿喂食、打掃鴿籠、照看幼鴿。“這茬種鴿快孵出小鴿子了,最近天氣涼影響成活率,得勤看著,過幾天安上暖氣就好了。 ”說起養鴿子,李永菊滔滔不絕,更讓她夸不停的是,通過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實現了自我“造血”。
今年49歲的李永菊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2003年丈夫被確診為肝硬化晚期,需長期吃藥治療,加上供兩個孩子念書,花光家中積蓄不說,還四處借債,生活過得十分拮據。 2016年,李永菊的丈夫病逝,她家也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靠種地、打零工和鎮上發的光伏項目分紅,李永菊這幾年勉強撐著這個家。由于過度操勞,她患上了椎管狹窄,常常腿疼,無法再干重體力活兒。“各種扶貧政策讓我們一家實現脫貧,但我畢竟還年輕,想靠自己的能力多掙點錢。 ”李永菊的這一想法,得到了鎮幫扶責任人王蘭軍的支持。今年3月份,經過多次考察、分析,王蘭軍認為肉食鴿養殖適合這個家庭。“李大姐有飼養禽類的經驗,她侄子經營一家肉食鴿養殖場,技術和銷路不用愁,而且這個工作相對勞動強度小、風險也較低。 ”王蘭軍說。
項目有了,建鴿棚、買種鴿的錢在哪兒?
李永菊從王蘭軍那里了解到扶貧小額信貸政策,決定貸款買鴿建棚。“我一次貸了5萬元,不需要向銀行提供抵押或擔保,還能享受財政全額貼息,讓我沒了后顧之憂。幫扶人員負責任,幫著跑手續辦業務,銀行審批也快,2天就給批了貸款。 ”今年4月上旬,李永菊利用貸款作為創業啟動資金,購買了首批300對種鴿,并在鎮村扶貧干部的幫助下建起了鴿棚。經過悉心飼養,不到2個月就賣出了第一批430只小鴿子,收益了4000多元。“現在基本上每月賣300只鴿子,能賺3000元,再加上賣鴿蛋、幼鴿,預計到年底還能增收1.8萬元。 ”李永菊告訴記者,她用貸款剩下的資金,在院子里又搭建了80多平方米的鴿棚,打算明年春天再買400對種鴿,擴大養殖規模。
為解決貧困戶缺資金、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武城縣深入推進金融扶貧,積極落實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加大投放力度,為信用良好、有貸款意愿、有就業創業潛質和技能素質、有一定還款能力的貧困戶辦理貸款,幫他們發展種植養殖等特色產業、經營項目等,提供資金保障支持。“我們對全縣貧困戶全覆蓋宣傳動員,支持和幫助能吃苦、舍得干、有信心有項目的貧困戶用好用活扶貧小額信貸資金,幫助他們走上脫貧增收的道路。 ”武城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扶貧辦主任董君說。
受益于這一政策,李家戶鎮劉官屯村的貧困戶宮風明也逐漸走上了致富路。宮風明一直在村里經營一家農資超市,后因治病導致資金周轉不開,超市險些關門。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如及時雨,送來了金融支持,他從2017年至2019年每年貸款5萬元,用于進購農資。“還清貸款每年還能增收2萬多元。 ”宮風明說,明年打算再貸款用于擴大經營。
自2016年以來,武城縣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34.94萬元,惠及貧困戶54戶次。“讓貧困戶脫貧,更要讓他們富起來。 ”董君表示,武城縣將繼續加強扶貧小額信貸對產業項目發展的引導和指導作用,提升貧困戶發展產業的水平,實現“貸”動增收、“貸”出致富路。
□本報記者石秀秀本報通訊員吳華伏勝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