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晉江考察及參加上海體博會的啟示和思考(上)
為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的部署要求,推動我市體育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市體育產業鏈鏈長辦公室組織成員單位,于9月26日至29日先后赴福建晉江考察體育產業、組織參加上海體博會。經過4天的學習考察、招商推介,開拓了視野、拓展了思路、激發了干勁。
2019年,晉江市體育制造業實現規上產值2152.75億元,增長9.1%,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9.2%。其中,制鞋板塊規上產值1209.76億元,運動服裝板塊927.13億元,合計全國市場占有率達20%以上,全球市場占有率達8%以上。從全國縣域來看,晉江體育產業有八個第一:第一個成功申辦世界綜合性運動會(2017年成功申辦第十八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第一個設立CBA俱樂部(2002年設立潯興俱樂部)、第一個體育產業規模突破千億(2013年)、贊助體育賽事金額位居全國第一(2008年以來,贊助金額超百億元)、贊助國家運動隊總量位居全國第一(2008年以來,超過42支隊伍)、體育產業上市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一(22家)、國家級體育用品品牌總數位居全國第一(42家)、體育產業企業總數位居全國第一(1.5萬家)。
啟示之一:體育產業發展必須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抓
2007年11月28日,晉江成為繼深圳、成都之后的全國第三個國家體育產業基地。 12年來,晉江市始終把體育產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加以扶持培育,努力讓體育城市成為晉江最亮的“城市名片”。晉江體育產業由小到大、由大做強,由早期的質次價低到后期的“質量立市”,每年獎勵體育產業品牌、質量、上市的2億資金,到將體育產業納入“三大新產業”之一,連續三年(2016年至2019年)寫入晉江市政府工作報告,再到機構改革中組建福建省唯一一家縣級體育局,組建晉江國家體育城市股份有限公司,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推動體育產業發展,都離不開晉江市委、市政府一以貫之的政策引導和持續推動的發展信心。我市體育產業經過近20年的成長,現已初具規模,在全國、全省有了相當的影響,成為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在當前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的關鍵階段,特別需要黨委政府不斷強化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抓的定力和決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科學規劃、一抓到底、久久為功。
啟示之二:體育產業發展必須強化品牌帶動,以美譽度贏取市場
體育產業關系全民健康大計,消費者對品牌的美譽度要求越來越鮮明。作為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窗口城市,晉江培育了運動鞋服品牌安踏、特步、鴻星爾克、361°,足球運動品牌卡爾美,健身設備品牌舒華,泳裝品牌浩沙等知名企業,擁有國家級名牌產品42個。但其品牌化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1998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晉江體育企業的海外訂單驟減,企業家們開始意識到貼牌的局限性,認識到“品牌”的重要價值。晉江通過品牌質量、明星效應、資本并購、賽事推動,培育出眾多知名品牌,推動晉江體育產業一浪高過一浪,成為中國體育制造的“品牌之都”,帶動1萬多家體育用品企業持續保持了旺盛的生機和活力。晉江的市場經驗表明,消費體育品牌的內涵已遠遠超出了產品本身,消費者更多的是體驗一種運動理念和健康文化。我市體育產業正處于品牌引領與品牌提升的重要“窗口期”,既有泰山、邁寶赫、領先、美凱、好家庭等一批知名品牌,更有眾多亟待提升的中小企業品牌,要想真正建好走活品牌化之路,須借鑒晉江經驗,通過政策引導、政府支持、企業主導,堅定實施好產品標準化認證、知識產權保護、優勢品牌運營、品牌傳播等專項行動,努力提升我市體育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真正靠品牌美譽度贏取市場。
啟示之三:體育產業發展必須走市場化、開放性的路子
晉江體育產業發展自制鞋開始,便走的是市場化、開放性的路子。發展至今,市場化、開放性不斷邁上新的臺階。以安踏、361°等規模體育企業為龍頭,帶動體育鞋服產業向全鏈條延伸,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日益增強。通過資本并購以及贊助重大賽事,品牌企業逐漸完成全球市場布局,成為體育鞋服產業的制高點。安踏集團近年來通過“走出去”,收購亞瑪芬、斐樂、迪桑特等知名品牌,全球市場份額達到5%至10%,通過贊助中國奧委會、冬奧會、NBA等賽事,成為國際賽事頂級服務商。361°贊助里約奧運會,卡爾美持續多年與國際足球、中國足球聯賽合作等等,都極大激發了品牌活力,拉動了企業做大做強。通過每年舉辦中國(晉江)國際鞋業博覽會暨國際體育產業博覽會,做精展銷平臺,打造匯集體育用品、體育營銷資源、體育文化與服務、科技創新的綜合性體育產業貿易交流盛會。通過建設晉江國際鞋紡城,全方位優化體育鞋服生產鏈、供應鏈、價值鏈,打造亞太地區最大鞋紡專業市場、生產性服務貿易重點基地、鞋紡產銷鏈集成服務平臺。通過連續多年、年年舉辦承辦國內國際大型賽事,最大限度地強化產業帶動效應,打造現代化、專業化、國際化的運營服務標準。
晉江的實踐告訴我們,體育產業作為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高度融合的功能性產業,只有全方位解放思想,堅定不移走市場化、開放性的發展道路,才能持續不斷地開辟出全新的產業空間,激發出不竭動力。因此,我市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需要大力強化市場思維、開放思維,以發展為主題、以效益為中心,持續創新體育產業的管理和運營模式,努力推動體育產業從二產為主向一二三產融合轉變、從小眾運動向大眾健康轉變、從“粗老笨重”向“專精高新”轉變、從“+體育”向“體育+”轉變。
啟示之四:體育產業發展必須充分體現公益性,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晉江通過大力發展體育產業,帶動全民健身事業快速發展。大力完善全民運動設施,建設全民健身中心等公益性休閑場所,在小區周邊、村莊布局免費休閑健身運動設施,打造10分鐘體育生活圈;借助重大賽事籌辦契機,大力建設高標準運動場館,作為一個縣級市,擁有兩處體育中心,其中新建的第二體育中心為福建省最大、全國第六;大力營造民間體育氛圍,注冊成立體育社團113個,引導基層及社團辦賽積極性,每年舉辦民間體育賽事超2000場。幾年來,晉江相繼培育了CBA男籃俱樂部(福建潯興俱樂部)、WCBA女籃隊(恒安心相印),每年舉辦全國健美健身總決賽、世界沙灘排球巡回賽(國際A級賽事)、國際馬拉松等專業競技賽事以及世界拳擊聯賽全球總決賽晉江站、卡爾美2019亞洲大體聯足球世界杯等十余項國際、全國性賽事。按照“以賽興城、以賽促產、以賽惠民”以及“辦賽事就是辦城市”的理念,在辦好賽事的同時,爭取最大限度釋放賽事效應,提升城市品質。晉江在大力發展體育產業的同時帶動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做法,尤為值得我市借鑒。
晉江的實踐證明,體育服務業與體育制造業對體育產業來講,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缺一不可。就我市來看,當前迫切需要在運動場館建設上加大力度,為體育服務業發展提供平臺和支撐。可充分利用現有城市公園加大中心城區及各縣市區體育場館、體育健身公園、“城市體育會客廳”等公共設施的規劃、建設、整合、提升力度,確保領先全國同類城市。同時,積極與國家有關部委和協會對接,策劃組織一批水平高、影響力大的高水平體育賽事和全民健身活動,激發全民健身熱情,真正叫響“運動之城、活力德州”的城市品牌,以體育產業振興帶動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執筆:馮勇猛)
□市體育產業鏈鏈長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