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大了電話小了,感覺越來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來越好……”10月25日,在慶云縣渤海路街道楊習武村廣場上,由縣文化和旅游局組織的文化下鄉演出熱鬧上演。其中,村文化隊自編自演的廣場舞《越來越好》,贏得大家陣陣喝彩。“現在送文化下鄉不僅有專業隊伍的表演,還要有我們自己編排的節目。”楊習武村文化隊隊長徐英說,為了能給村民們帶來一場精彩演出,楊習武村文化隊從招募參演群眾、編排節目、排練到演出,足足用了1個月的時間。剛參加完表演的村民喬玉珍說:“平時跳舞都是自娛自樂,沒想到還有機會登上舞臺表演,希望以后這樣的演出機會可以多一些。 ”
文化活動讓村民參與“唱主角”,正是慶云縣以人民群眾為主體,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縣整合文化資源,立足鄉村實際、為群眾搭舞臺,送出“接地氣”的文化服務。在送文化下鄉工作中,承接演出的191個村全部增加村民互動環節,每個村至少提供兩個村民自導自演的節目,充分展現了村民風采,激發了群眾參與動力。僅國慶長假期間,全縣9個鄉鎮(街道)文化站共舉辦了22場文化活動,2200余名村民自編自導自演,形式涵蓋歌舞、相聲、朗誦、書畫等多種形式,激活了鄉村文化振興的“一池春水”。
為推動文化活動規范化和基層文藝人才素質專業化,慶云充分發揮各級各類文藝骨干作用,組織專業文藝工作者、群眾文藝骨干、文藝愛好者深入基層傳幫帶,培養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骨干、鄉土文化能人,組建文化藝術隊伍,群眾參與意愿高漲。
常家鎮東柳行村66歲的馬同信,熱愛文藝,退休后經常教本村村民敲鑼鼓扭秧歌,在周圍村莊小有名氣,不少村子慕名請他去教授。在鎮文化站的支持下,他帶頭成立了常家鎮同信文藝鑼鼓秧歌廣場舞隊,除了教跳舞敲鑼鼓,還經常帶隊在鎮上演出。“今年送文化下鄉活動中,我們隊一共為周邊村子演出了6場。 ”馬同信說。
慶云縣還利用送文化下鄉這一契機,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反對鋪張浪費、推進移風易俗”等宣傳活動月,以及“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增強了群眾的主人翁意識,鄉風文明不斷深入人心。今年以來,慶云縣文化下鄉活動已完成191場演出,受益群眾達3萬余人“這種用‘身邊人演繹身邊事兒’的形式,更能講好慶云故事,傳承鄉村文化,在群眾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種子。 ”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張荷英說。目前,慶云縣9個鄉鎮(街道)全部高標準建成綜合文化站,其中5個綜合文化站的面積超過800平方米,為群眾參加文化活動提供了陣地。在全縣151個社區(村)、70個貧困村全面建成文化服務中心,實現了文化服務網絡全覆蓋,多元化、多層次保障村民的公共文化權益,夯實了農村文化陣地。
□王潔令柳蕾劉如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