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馬芳
保障和改善民生決定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氣成色。“十件民生實事”從2006年開始提出,2011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6年寧津縣專門就此召開新聞發布會。通過每年選出群眾關心關注的十件事,縣委縣政府集中攻堅突破,年年干年年成年年堅持,如今已成為寧津的品牌,群眾的福音。
2020年,寧津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將80%以上的財力用于民生和社會事業發展,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生產生活問題和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繼續推進以“教育助學、便利出行、醫療衛生、百姓安居、美麗村居”等為主要內容的民生工程,加快落實總投資30.8億元的“十件民生實事”,讓百姓在生活點滴中擁有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改“老”建“新”統籌推進,圓百姓“安居夢”
11月23日,位于寧津縣城西部的盛西家園小區內,管道、電梯基坑等基礎工程已基本完工,24部加裝電梯正在緊張安裝中。作為寧津縣2020年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項目之一,該小區改造建筑面積35953.8平方米,改造戶數290戶,計劃投資1471萬元,除對小區道路管網、綠化、暖氣管道等基礎設施改造外,6棟住宅樓將整建制加裝電梯24部。
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人居環境和老百姓幸福指數的惠民工程。按照“居民自愿、自上而下、以需定改、先急后緩、分類實施”的原則,寧津縣今年改造包括盛西家園在內的4個老舊小區,惠及923戶,總建筑面積11.9萬平方米。
為提高群眾住房保障水平,該縣還大力推動棚戶區改造,加快項目建設、回遷。新開工建設大祁、大付片區棚戶區改造安置項目,總建筑面積40.7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建設任務1980套。今年10月,潘家、仁義生片區共885套安置房實現圓滿交房回遷,超額完成2020年基本建成任務指標。
實施三大交通惠民工程,打牢發展“硬支撐”
暢通群眾出行“最后一米”。寧津縣實施農村道路硬化“戶戶通”工程,涉及全縣12個鄉鎮(街道),建設總長度約1700千米。全縣856個行政村中,目前有665個行政村已完成“戶戶通”工程,硬化總里程1660.08公里,總面積561.5萬平方米,超額完成硬化任務。
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寧津縣把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建設納入十大民生實事,新組建通達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投資6500萬元,購置新能源汽車、建設新場地,穩妥推進運營企業國有化改造。目前,90輛新能源公交車已正式投入運營,首期開通城區公交線路2條、城鄉24條,設置站點748個,實現了群眾“出門見路、抬腳上車”。
補短板,縣鄉路網大改造。實施國道339、津泉路、寧德路等路網大修工程和黃河大街、省道324、村道151等道路建設養護工程,目前均已竣工貫通,再次刷新了“寧津交通速度”。完成農村公路提檔升級53公里,養護大中修119.5公里,改造危橋6座,農村路域環境全面改善。
推進學校和醫院改擴建,教育衛生服務提質增效
實施城區部分大班額學校改擴建工程。對方圓小學、青葵小學進行改擴建,新建校舍3750平方米,新增教學班24個、學位1080人。實施學前教育優質均衡工程,推動縣域內園所均衡發展。目前,該縣已創建省級示范園18所、省級一類園23所、省級二類園60所。
穩步推進醫院擴容提質。建設縣人民醫院綜合病房樓,占地6.13公頃,建筑面積8.6萬平方米,總投資5.58億元,計劃三年時間建成,屆時可新增床位1000張。啟動老年養護院項目建設,建筑面積21250平方米,新增床位500張。社區醫院試點建設成功通過省級驗收。
織密扎牢疫情防控網。做好重點領域、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精準防控,截至10月31日,共排查境外返寧187人,疫情重點地區返寧2901人,累計醫學觀察626人,并全部進行隨訪和健康檢測。核酸檢測能力準備到位,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疾控中心核酸檢測能力達到6.4萬人/天,5天可完成全員檢測,投入1300多萬元購置醫療物資和設備,應急物資儲備充足。
強化生態保障,城鄉環境更宜居
寧津縣生態環境日益改善。PM2.5濃度同比改善1.22%,PM10濃度同比改善5.26%,SO2濃度同比改善16.17%,NO2濃度同比改善16.86%,優良天數達到181天,同比增加25.7%。寧津新河濕地成效初顯,漳衛新河老寨子橋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全程監督企業危廢轉移35次,累計轉移644.75噸,1200余家企業納入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范圍。
建設第二污水處理廠。實施陽光大街、泰山路等路段20.8公里的污水管網工程,計劃總投資7100萬元。投資1300萬元,對城區部分河道、暗渠清淤,逐步實現雨污分流,消除黑臭水體。
美麗鄉村加速推進。今年高標準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個、市級3個,縣級美麗鄉村覆蓋率達到80%。建設農村公廁34處、村文化廣場36個,新購置啟動垃圾清運車12輛,分類垃圾桶1萬個,累計完成“氣(電)代煤”5.6萬戶,危房改造131戶,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