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五屆九次全會精神解讀④
建設富強活力幸福美麗新德州
狠抓發展不放松
●以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精氣神,牢牢抓住經濟發展這個牛鼻子,快速擴大總量、提高質量,打贏經濟發展這個“硬核”仗
千方百計增活力
●城市活力作為一個城市持續健康發展的綜合體現,是對城市各方面發展潛力的綜合評價,要通過創新、改革攻堅和擴大開放增強活力
做實民生工程
●不斷提高教育、醫療、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切實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做好生態保護工作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完善生態環境系統治理,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的需要
立足新實際、新潛能、新方位,全面開啟新時代現代化新德州建設新征程,在回答什么是新德州、“新”什么、怎么“新”的問題上,《中共德州市委關于制定德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建設富強新德州、建設活力新德州、建設幸福新德州、建設美麗新德州,這既是市委把握國內外大勢作出的精準判斷,也是順應全市人民新期待的新謀劃。
我市廣大干部群眾普遍認為,“四個新德州”的目標立足德州基礎條件、潛在優勢和機遇挑戰,符合德州在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把德州的優勢、特色勾勒得更為明確,為高質量發展起到了指路引航的作用。
樹立“高”的追求、“強”的目標,在更多領域、更多方面建成強市
“新時代現代化新德州首先是富裕的新德州。”市委黨校教授楊明文認為,從時間軸上縱向看,“十三五”期間,我市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但是從現實軸的橫向看,相對東部發達地市,我市仍然是發展中地區,要完成2035年與全省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任務,仍需要以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精氣神,牢牢抓住經濟發展這個牛鼻子,快速擴大總量、提高質量,打贏經濟發展這個“硬核”仗。“富強的涵義,就是人民富裕、財政充盈、發展強勁,構建具有地方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構建具有地方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要筑強新的發展平臺,圍繞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物流、科教、文化、健康、數字、體育等優勢產業,做好補鏈強鏈延鏈文章,為項目落地打造優質載體平臺。
構建具有地方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始終堅持“雙招雙引”第一戰場。“雙招雙引”是做好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是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的重大舉措,更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要抓住用好機遇,發揮比較優勢,立足特色產業引進高端項目,以高質量項目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不僅僅是零打碎敲地招幾個項目,要深入細致研究京津產業規劃布局,做好產業配套;同時對我市產業進行細分研究,健全產業細分領域招商目錄,圍繞建鏈、補鏈、強鏈精準招商。要始終堅持“抓人才就是抓發展”的理念,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人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持續壯大人才總量、提升人才質量、激發人才活力,打造區域性人才聚集高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
構建具有地方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現代化經濟體系,要以新舊動能轉換為引擎,聚焦聚力“以四新促四化”這個中心任務,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加快傳統產業提質效、新興產業提規模、跨界融合提潛能、品牌高端提價值,實現農業由大變強、工業由散到強、現代服務業由弱到強,在更多領域、更多方面發力沖刺、建成強市。
建設富強新德州,是推動發展的鮮明主題。在德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禹城市委書記滕海強看來,只有樹立“高”的追求、“強”的目標,才能跳起腳來摘桃子,高舉高打、走在前列。“結合禹城工作,我感覺把準了主動脈、找準了突破口,印證了我們建設智造禹城、興旺禹城、數字禹城的路徑走對了。禹城將堅持頭雁方位、堅定前列定位,唯旗是奪、率先突破,在建設富強新德州中打頭陣、當標兵,努力站穩全省第一方陣,力爭實現全國‘雙百強’。”滕海強表示。
創新增活力、改革攻堅激活力、擴大開放添活力,讓德州城市的“時尚氣質”和“活力指數”更高
城市活力作為一個城市持續健康發展的綜合體現,是對這個城市各個方面發展所具有的潛力的綜合評價,也是充分激發德州后發優勢、比較優勢、潛在優勢的強力引擎。
楊明文認為,活力表現在城市開放自信、具有競爭力,能不斷吸引新的要素資源涌入并且在各層面自由流淌;活力表現在社會公平、平等,有效、充分的競爭使各類要素得到合理報酬;活力表現在市場機制運行良好,能夠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讓投資創業者能夠獲得預期穩定的回報。
要用創新增添活力。要在理念、科技、管理、體制、文化、服務等方面全面創新,讓創新的血液流淌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促進科技創新與其他創新的全面融合,調動一切生產要素的活力,激發更多發展潛能。
要用改革攻堅激發活力。直面發展質量不高、效益不優、競爭力不強的現實,直擊干部思想觀念、工作作風上的痛點,知重負重、盡銳出戰,鼓足敢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精氣神,凝聚起全市上下推進改革攻堅的強大合力,及早破除一切妨礙活力奔涌的體制機制障礙,才能激發新優勢、推動新發展、開創新局面。
要用擴大開放添活力。打開窗戶,陽光才能進來。壓力和風險越大,越需要擴大對外開放、擁抱變化,要在開放的系統中尋求促進產業集聚、人才集聚、技術集聚,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要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德州特色,立足港澳臺和東盟,提升日韓、拓展歐美、深耕中東非洲,不斷深化區域合作、完善開放平臺,在構建新體制、發展新模式上走在全省前列,打造新時代全方位、寬領域、高層次的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
滕海強認為,建設活力新德州,是改革創優的關鍵路徑。進入新發展階段,只有堅定不移打“創新牌”、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才能充分發揮后發優勢、比較優勢、潛在優勢。
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體系兜底,民生工程暖心,讓廣大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從根本上說是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幸福新德州的實現,既要靠經濟發展,讓城鄉群眾“錢袋子”更充盈,也要靠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兜底,讓全市群眾都擁有穩穩的預期。要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不斷提高教育、醫療、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切實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讓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市衛健委主任常樹風表示,《建議》提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衛生健康體系不斷完善,實現病有所醫,為未來5年全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期間,市衛生健康委將堅持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健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體制機制,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牢牢抓住“防、治、管、引”四個關鍵,推動全市衛生健康事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全面建成專業化、現代化的疾病預防控制網絡。落實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責任,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壓實常態化院感防控要求。健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體系,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 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提升診療服務能力,優化中心城區醫療資源配置,積極推進重點醫療衛生項目建設。開展新一輪醫療能力“攀登計劃”,建立“以人為本”的縣域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積極推進醫聯體建設,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實現同質化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加快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分工明確、科學高效的醫療衛生綜合監管制度。大力引進高端醫養產業,對接高端創新創業團隊、國家院所、行業龍頭企業,招引大項目、好項目,吸引科研項目在我市產業化,形成產業鏈條完整的德州醫養產業集群。積極融入京津冀,與北京優質醫療機構對接,在人才培養、人才引進、學科建設等多方面開展交流合作,建立一批名醫名家工作室。
市教體局局長張書鵬表示,將堅持問題導向,補齊教育工作短板,落實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促進城鄉、校際、師資隊伍的均衡,推動教育事業整體向優質均衡發展邁進。嚴格執行市政府出臺的居住小區配建幼兒園政策,緩解“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問題;著眼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全面提升義務教育質量,建立解決大班額長效機制;擴充優質普通高中學位總量,滿足社會群眾多元、優質教育需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徹底解決好學生午餐配餐、冬季取暖、廁所革命問題,讓群眾的現實利益更好更快地得到解決;深化“縣管校聘”和評價分配制度改革,解決師資配置不均衡問題;深化校長職級制改革,充分放權減負,實現專家辦學、按規律辦學;深入推進教學管理模式改革,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教學,加強智慧校園建設;開展集團辦學改革,促進名校辦分校、強校帶弱校、城市校帶農村校、引進優質教育機構;促進家校共育,形成教育發展合力,努力提升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
讓自然生態、政治生態、政務生態、經濟生態、創新創業生態、社會生態相映生輝
“建設美麗新德州,是城鄉共進的重要契機。《建議》聚焦自然生態、政治生態、政務生態等,全方位著墨布局,讓我們看到了市委的高點謀劃、高位布局,必將擦亮生態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的響亮名片。”滕海強說。
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完善生態環境系統治理,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的需要。
《建議》明確要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建成京津南部、黃河中下游重要生態功能區。“這為做好全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指明方向,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準確把握建設美麗新德州的重大意義、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堅決抓好貫徹落實。”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趙華表示,將深入打好“升級版”污染防治攻堅戰,更加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更加注重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等;要加快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完善生態委組織體系,完善系統治污思路,堅持完善精準依法科學治污路徑;堅持全方位立體監管體系;堅持完善量化考核體系;堅持完善環境宣教社會化體系,營造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的社會氛圍。
讓德州處處彰顯美,還要在打造藍天碧水、綠意盎然的自然生態基礎上,持之以恒正風肅紀、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以“一次辦好”改革為統領,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打造精簡高效的政務生態;要以新型工業化強市為目標,積極建設新時代“活力德州、智造名城”,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經濟生態;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創新資源充分涌流,打造富有生機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打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生態。
研讀《建議》,我市廣大干部群眾表示,“四個新德州”對德州“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進行了細致分解,是市委市政府對新時代現代化新德州建設的精心部署和謀劃,既集中又鮮明,明確了發展的主旋律和總抓手,具有很強的引領性和導向性,將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凝心聚力再出發,在德州發展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實現新突破、奮力新作為。
□本報記者任立松本報通訊員王法成王亞南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