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7日電(記者羅沙)為推進和規范在線訴訟活動,最高人民法院17日發布《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構建在線訴訟規則體系,推動訴訟制度不斷與時俱進。
規則明確提出,在線訴訟活動與線下訴訟活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以適用在線訴訟的案件包括5類:民事、行政訴訟案件;刑事速裁程序案件,減刑、假釋案件,以及因其他特殊原因不宜線下審理的刑事案件;民事特別程序、督促程序、破產程序和非訴執行審查案件;民事、行政執行案件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執行案件;其他適宜采取在線方式審理的案件。
規則明確了在線訴訟的“合法自愿”“權利保障”等五大基本原則,明確要求人民法院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適用在線訴訟,充分保障當事人各項訴訟權利,強化提示、說明、告知義務,不得隨意減少訴訟環節和減損當事人訴訟權益。
最高法司改辦副主任劉崢說,訴訟從傳統的“面對面”變為“屏對屏”,并不會改變司法的“親歷性”原則。在線訴訟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增強訴訟便利、降低解紛成本、保障司法公正,絕不能以減損當事人訴訟權利為代價。
同時,規則明確電子化材料效力和審核規則,夯實在線審理機制基礎。明確區塊鏈存證的效力范圍,完善證據真實性審查標準。明確在線庭審適用范圍和方式,規范在線庭審秩序。明確非同步審理機制,合理限定適用范圍和條件。
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法院的互聯網司法不斷發展。自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全國法院在線調解總次數651.3萬次,在線開庭128.8萬次。在線訴訟規則逐步成熟定型,網絡空間司法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許多發達國家的技術條件已經具備,但受制于司法理念、制度環境和法官習慣等原因,互聯網司法推進相對保守。”最高法國際合作局副局長何帆表示,中國互聯網司法的發展已經從“跟跑”走向“領跑”,同時也存在不均衡、不統一等問題,還有不少努力的空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