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17部門協同整治生態環境——合力守護碧水藍天凈土
工作人員正在對涉VOCs排放重點監管企業廢氣排放情況進行監測
□本報記者蘆瑞瑞 本報通訊員王中浩陳洪博
7月4日,武城鎮尚莊村黑臭水體整治工程驗收合格,標志著由武城縣生態環境協同治理辦公室組織實施的全縣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全面完成。
今年1月,武城縣被市生態環境局選定為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工作試點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以縣長任主任,分管副縣長任副主任,生態環境局、住建局、行政執法局、交通運輸局等17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生態環境協同治理領導小組,下設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委員會辦公室,并在經濟開發區、老城鎮、魯權屯鎮、四女寺鎮設立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巡查辦公室,負責轄區環境協同治理。
1至5月,該縣NO2、PM10、PM2.5 、O.平均濃度分別為30、101、53、14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率分別提高6.2%、7.3%、18.5%、9.1%。其中,NO2
同比改善率全市第一。地表水考核斷面全部達到四類及以上,水環境質量改善居全市第一。大屯水庫代表德州市參加國家、省排名水質改善貢獻率62%,全市貢獻率排名第一。
整治垃圾亂倒、污水亂排農村環境更干凈
“協同治理工作開始后,我們立即組織相關單位調研,通過調閱‘12345’市民熱線和群眾信訪案件記錄,發現反映最多的是鄉村垃圾亂倒及農村生活污水亂排問題,問題多發區為魯權屯鎮和老城鎮。”協同治理辦公室主任張龍介紹。
協同治理辦公室隨即調度,各成員單位派人專題走訪調查,發現魯權屯鎮13個村莊和老城鎮8個村莊存在上述問題。協同治理辦公室責成兩個鎮開展專項整頓,壓實屬地鎮街、村莊管理責任和城鄉環衛一體化第三方公司主體責任,確保村莊垃圾清掃無縫覆蓋和所產垃圾日清日結。自協同治理工作開展以來,共督促清理清運各類垃圾2.3萬立方米。
協同治理過程中,協同治理辦公室工作人員發現多數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建成后,由于受資金等條件制約,存在監管盲區,致使普遍不能正常運行和產生黑臭水體情況發生。對于這一問題,他們向各屬地鎮街發出督辦函,并向縣政府常務會議作出專題匯報,對每個污水處理站把脈問診,拿出整改方案。
此外,養殖異味和糞便處理也是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生態環境協同治理辦公室組織縣自然資源局、行政執法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畜牧漁業中心及屬地鎮政府組成了80余人的隊伍,深入21個村莊開展調查,累計走訪群眾3000余人次、5300個點位。根據村民和養殖戶各自的意見,協同治理辦公室給出綜合治理方案:畜牧漁業中心結合養殖戶實際情況制定糞污處置辦法,進行無害化處理;自然資源局和屬地鎮街村引導養殖戶盡可能選擇離村民居住地較遠的區域布設養殖場。通過一系列措施,困擾養殖戶的場址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治理揚塵和黑臭水體鎮域環境更整潔
揚塵治理和黑臭水體整治是協同治理辦公室關注的焦點。
4月中旬,針對建筑工地揚塵問題,協同治理辦公室協調住建、綜合行政執法、生態環境等部門對城區建筑工地揚塵問題檢查督導,并對揚塵治理措施落實不力的10個工地進行行政處罰。
“我們以為只要把項目交給建筑方管理就行了,沒有切實履行監管責任,今后一定全面加強施工工地揚塵管控。”受到行政處罰的武城縣三八路北首貝州府小區項目負責人何管峰承諾。
針對黑臭水體整治,協同治理辦公室協調全縣網格員,采取地毯式摸排的方式形成問題清單,并將督促整改任務落實到人。今年以來,通過巡查,武城縣共摸排黑臭水體26處,現已全部整治完畢。
蔡村溝治理就是典型案例,起初老百姓舉報河水有臭味,治理涉及多個管理部門和屬地鎮政府、村委會等,因協調不到位,問題沒能及時解決。協同治理辦公室了解相關情況后,立即啟動聯勤聯動機制,召集關聯部門和鎮政府召開現場會,明確職責,制定整改方案和完成時限。生活污水排放企業加班加點改造管網和污水儲存設施,及時清運污染水體,最終,蔡村溝又清澈明亮起來。
治危廢強生態規范整治只為企業更好發展
在全縣開展的危廢環境安全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中,德州億通機械有限公司危廢間存在無照明設施和觀察窗口、危廢標識不規范、未連接治污設施等問題。經工作人員耐心講解和熱心幫扶,該企業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按照標準和時限要求認真完成了整改,成為危廢間管理標桿企業。老城鎮危廢貯存場所規范整治現場觀摩會幾次在該企業召開。
武城縣擁有以中央空調配件加工和汽車零部件生產為主的產業集群。這兩個產業既是該縣的支柱產業,所涉及的企業也是涉VOCs(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及危廢重點監管企業,如何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共贏的目標,是社會各界和企業共同關注的問題。
今年5月,協同治理辦公室積極協調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公安、衛健及鎮街政府,開展危險廢棄物、輻射安全生產隱患專項排查治理工作。對全縣15家Ⅱ類、Ⅲ類射線裝置使用單位進行檢查,發現安全隱患60余項,規范整治涉危廢企業378家,整改各類安全隱患1441項。督導督促378家危險廢棄物產生單位建立臺賬、制定應急預案、組織開展生產安全應急演練。幫扶指導113家涉危廢企業納入省固體廢物和危險化學品信息化智慧監管系統。
協同治理辦公室先后分行業、分類別組織召開了4次VOCs治理整改提升現場會,5次危廢貯存場所規范整治現場觀摩會,解決了全縣企業VOCs治理和危廢貯存場所不規范的問題,有效化解了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