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王潔令王凡存馬俊良
藍天碧水交相輝映,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交通等配套設施相繼完善,醫療、教育、養老等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老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增強……近年來,慶云聚焦生態高質量打造、城市高水平更新、民生高標準保障,走出了一條生態宜居、活力宜業、健康宜養的發展新路徑。
自上世紀的篳路藍縷,到如今的活力新城,美麗慶云正以朝氣蓬勃之姿大步走來。
綠色生態為“底”打造宜居宜游之城
七月的慶云,綠樹蔥蔥,水韻靈動。美麗宜人的生態環境,吸引眾多市民、游客賞景游玩,這得益于慶云高標準推進城鄉生態改善、高水平打造全域旅游大景區的不懈努力。
生態興則城市興。慶云立足建設美麗宜居生態環境,全方位提升城鄉環境面貌,常態化實施“散亂污”企業專項整治活動,打造天藍、水碧、土凈、空氣清的宜人環境。
強勢推進藍天保衛戰,連續4年開展環保綠劍行動,累計清理取締散亂污企業307家,完成“氣代煤”改造4.3萬戶,“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同比增加4.5%,大氣四項綜合指數持續下降,一望無際、純凈溫暖的“慶云藍”成為品質生活新常態。
奮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慶云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長制,打造“源頭活水清、兩河四岸綠”的最美生態景觀廊道;歷時4年,完成管道長200公里、覆蓋縣域面積30平方公里的雨污分流工程,并同步啟動總投資1.046億元的“碧水繞城”工程,紫金湖生態濕地碧波蕩漾,甄家洼干溝、清水河、玉水河等河道實現自然流動,河水清澈、植被茂密、魚翔淺底,一幅水韻靈動的綠色怡人景象映入眼簾。
全力打勝凈土保衛戰,慶云實施化肥減量增效工程,加強節水灌溉和水肥一體化,減少種養殖業污染,推進村莊水體、生活污水治理等。打響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對農村生活垃圾、村內坑塘、畜禽養殖糞污等,全面進行垃圾綜合治理,徹底清理各類積存垃圾,拆除亂搭亂建臨時建筑,消滅衛生死角,村莊環境面貌明顯改善。
城鄉生態的改善,為慶云旅游業的快速成長鋪好了基石。該縣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以推進山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抓手,以全域思維深化“一軸一帶五游園”建設,景區景點“串珠成鏈”,旅游產業“跨界融合”,營造出“處處是風景,處處可旅游”的大旅游環境,構建了多業態融合發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在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自然清新的鄉村民居、微波粼粼的兩河水面、祥云繚繞的萬里碧空,成為美麗慶云的新景象。
城市更新為“肌”打造生活品質之城
漫步在慶云的街道上,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游園小景,街邊喬木、灌木、草坪、鮮花層次分明,色彩錯落,立體空間綠化使慶云顯得更加美麗宜人。近年來,慶云以城市更新行動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精心打造品質為先、宜居宜業的美麗慶云。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市常住人口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10年共增加42959人,其中慶云縣10年共增加23421人,較第六次人口普查增長7.95%,增幅位居全市前列。
以城市有機更新為重點,慶云不斷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堅持城鄉統籌,4年新建道路81條、187公里。全長31.3公里的將軍路,解決了沿途近10萬人出行難題;國道339、205繞城改線,拉開了54平方公里縣城發展框架;祥云通用機場2022年建成,推動慶云加快從“公路時代”向“航空時代”邁進。實施棚改安置、拆違治亂行動,4年拆遷棚戶區和城中村38個,拆除違建20余萬平方米;在黃金區域建設安置區12個,萬余名群眾搬入新居,實現圓安居夢、筑幸福家、走小康路。
以精細智慧化管理為支點,慶云將靈活長效的管理機制和現代化信息技術相融合。近年來,慶云不斷創新城市治理模式,積極進行服務型智慧城管的有益探索。通過不斷堅持智慧化、網格化、精細化管理,拓寬“智慧化城市管理平臺”功能,實現對城市管理問題的快速發現、高效處置、科學評價。創新黨建引領紅色物業治理模式,提升治理能力。規劃建設8000余個“共享車位”,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加快推進城市設計和景觀規劃,構建城市公園體系,加速八極運動公園、錦繡川公園等的增建和提升。
以城市文明創建為突破點,慶云完善文化設施,創新打造“小城大愛”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讓城市更新按下了快進鍵。建成縣有文化館圖書館、鄉鎮有文化中心、村有文化室的縣、鄉、村三級文化服務體系;借助文化活動打造海峽兩岸八極拳技藝交流大會、龍舟賽、消夏藝術節、民間藝術展演等金字招牌;成立慈善義工志愿者聯合會,組建479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實名注冊登記10553名志愿者,打造“愛心銀行”,激發市民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慶云的城市溫度和文明高度不斷提升,省級文明縣城的招牌越擦越亮。
人民滿意為“尺”打造群眾幸福之城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0年,慶云縣民生支出1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占比超過80%。今年1至5月,全縣民生支出6.5億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6%,資金用在補民生短板上,一大批重點民生工程、惠民舉措隨之落地生根,持續增進群眾福祉,讓發展更有溫度。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慶云不斷抓好重點民生保障,提升公共服務供給,實施“教育強縣”戰略,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投資8億元全面完成“改薄”、消除“大班額”,新建改建幼兒園41所、公辦幼兒園入園率占比超50%,改薄學校建設項目入選“2020全國民生示范工程”。著力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加快教育教學改革,實行集團化辦學,幸福教育小鎮初步建成。中高考成績穩居全市前列,環渤海教育名城創建基礎更加牢固。
不僅學有所教,病要有所醫、老要有所養。慶云扎實推進“健康慶云”戰略,全力建設健康家園,讓群眾享受高端醫療服務。將醫養健康產業定為全縣三大重點發展產業之一,投資8.7億元建成慶云縣中醫院,與臺灣慈濟醫療集團共建山東慈濟醫院,這是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在大陸合作建設運營的第一所醫院,也是省衛健委批復的除省會之外、第一家在縣級允許使用“山東”字號的醫院??h人民醫院成功晉級三級醫院,聯合山東省立醫院集團、省婦幼保健院、航空總醫院、天津腫瘤醫院等建立醫聯體,邀請中西醫專家來慶坐診,吸引十余位中醫名家在慶云設立工作室。深入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縣人民醫院聯合鄉級衛生院、村級衛生室建起緊密型醫共體,推動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醫養健康產業體系。目前,全縣11個衛生院已全部納入縣域醫療共同體。嚴格落實社會保險政策,積極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養老服務質量不斷改善。
落實好民生實事,需要準確把握時代脈動。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慶云將黨史學習教育轉化為行動實踐,圍繞制約發展的難點問題和群眾“急難愁盼”的現實問題,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共慶云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及班子成員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和堵點問題,加快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各級各部門也積極響應,辦成了一批又一批惠民實事,切實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目前,慶云縣開展聯系群眾大走訪7010余次,發現和解決問題906條,實施民生項目108項,為民辦實事4443件,制定便民服務政策219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