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理員(左)入戶為村民辦低保。 記者 石少軍 攝
“感謝黨委政府,全心全意為俺們百姓辦實事。”8月24日,宣章屯鎮高橋村患有身體二級殘疾的高加光說。高加光是脫貧戶,但今年女兒考上大專,兒子念高中,家里花錢的地方多了起來,正在犯愁之際,民政協理員來到家里作調查,并利用剛研發上線的小程序計算出他家符合低保救助條件,幫其申請了低保。高加光成為我縣第一批享受到低保數智化改革紅利的人。
今年,市委辦公室和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市領導同志為民辦實事清單》,市委書記田衛東將大救助工作列為個人“為民辦實事”的內容。縣委書記孫修煒強調:“社會救助工作要做實做好,全面提升社會救助工作精準化水平,改善民生,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對此,我縣率先開展低保數智化改革,將大數據、云計算應用于低保認定中,依托市社會大救助平臺數據資源,開發完善了數智低保云計算小程序,做到了精準認定、動態監測、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完善云計算小程序改革試點變亮點
縣民政局社會救助科科長賈延盛說,以前困難群眾在申請低保時,往往需遞交各種申請表、登記表、證明材料等,表格信息也常常填寫不規范。通過數智化改革,申請人僅需提供本人身份證,在手機端簽訂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授權書,就可完成低保的申請,系統會自動獲取填報本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和贍養人的戶籍信息、殘疾信息、重病、慢性病等信息,最大限度做到了申請人少填數據、少傳資料,讓數據多跑路、群眾不跑腿。
“以前居民辦理低保需委托市里進行核對,工作人員將授權書和委托書郵寄給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中心,對方核對完再反饋給縣里,縣里再到鄉鎮去調查認證,這個過程需要7天,低保全過程從受理到辦結要37天。”縣民政局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查中心主任譙燕介紹說。而現在,救助與核對申請同步發起,核對報告從7天縮短到3分鐘便可拿到,工作人員根據即時返回的核對結果快速進行初審,并將結果當面告知困難群眾,避免了因核對不及時產生的無效工作。低保辦理流程從37天縮短到了7天,極大地縮短了辦理時限,提高了辦理效率。
我縣作為德州市社會救助改革創新數智低保云計算試點縣,在多部門數據協同共享基礎上,學習江西贛州等地的先行經驗,探索出一套運用勞動力系數指標核算困難家庭收入的辦法,將低保認定做成了一道云計算題。針對低保家庭收入認定中對無固定收入或靈活就業人員收入不好核算的問題,我縣根據申請對象的年齡段、身體狀況,合理確定相應的勞動力系數,建立低保核定模型、收入計算模型和補差計算模型,按照我市的最低工資標準乘以勞動力系數,最終計算出申請人的家庭收入,自動判斷申請人的救助類型和救助金額。
“我們結合全市社會救助數智化改革,研發完善了小程序,引入勞動力系數計算辦法,率先完成低保數智化改革試點工作,此項工作甚至走在全省前列。”譙燕說。
搭載三級聯動網絡前移兜底保障關口
“小程序交由北明成功軟件山東有限公司開發,我們配合著反復進行測試,今年7月開始在宣章屯鎮試點。小程序有導引、發現、申報等功能。群眾有住院等大額支出的,系統會自動提醒,我們進行上門服務。”縣民政局社會救助科科長賈延盛介紹。
我縣依托數智化改革,打造了困難群眾全生命周期“全景畫像”,實現了對全縣低保狀況的整體全維度分析,包括區域分布、致貧原因、勞動狀況等,全面精準掌握我縣所有低保家庭整體狀況,將家庭人口結構、健康狀況、勞動能力、致貧原因、剛性支出等作為困難家庭的動態預警計算指標,建立困難群眾動態監測平臺,進行困難指數排行,對家庭健康及經濟狀況進行實時預警。
通過建立縣、鄉、村三級聯動救助網絡,前移了兜底保障關口,提高了主動發現、應急處置和快速救助能力。加強村級民政協理員隊伍建設,全縣1016個村、15個社區均配備了民政協理員,及時落實協理員每月240元的補助,加強業務培訓和服務管理,緊盯監測對象,對重病、重殘對象每3天詢訪一次、其他對象一周巡視一次。及時發現和報告家庭基本生活存在困難、家庭成員罹患重病、老年人缺乏生活照料、兒童監護缺失、住房不安全等風險隱患,第一時間為困難群眾辦理救助申請。
縣民政部門充分發揮縣級社會救助職能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各救助職能部門各司其職,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每半月定時進行信息交叉比對,及時發現致貧返貧困難群眾,為困難群眾提供綜合性的幫扶措施。通過各社會組織團體和志愿者在廣泛開展幫扶和志愿服務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救助中心進行轉辦,形成互補確保救助到位。
“系統已基本實現上線應用的要求,但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功能,彌補在實際應用中的不足,使數智化低保申請在更加精準的同時,更加公平、更加溫情,真正解決困難群眾的問題,實現應保盡保、應救盡救。”賈延盛說。
構建多元救助模式提升效率與質量
“這個小程序真好用,方便群眾,提高工作效率,還大大減少基層干部的工作量。”宣章屯鎮前王社區前王新村黨支部書記賀省城如是評價。目前,全縣1200余名群眾使用過數智低保“云計算”小程序。
宣章屯鎮前王社區前王新村協理員張陽對這個小程序再熟悉不過,最近,她使用小程序為13名困難群眾刷卡。她說,以前困難群眾需要提供多種資料,村干部需要報送各類申請和證明,現在困難群眾只需提供身份證明,各類基礎信息和證明材料自動共享獲取,徹底改變了以往低保申請過程中出具多證、缺證補辦、多次往返等問題,在家中就能得到救助政策的覆蓋,救助工作更有速度。
我縣在做好救助改革的同時,還提升了服務質量,積極創新“物質+服務”的綜合救助方式,在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同時,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提供心理疏導和精神慰藉等非物質救助服務,構建多元社會救助服務模式,讓困難群眾擁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調動整合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的力量,發揮心理專家隊伍、專業社工隊伍作用,為困難群眾提供專業心理咨詢服務和個性化、多樣化的心理救助服務。縣心理健康互助會組建了一支心理咨詢疏導服務隊,開通了8條心理健康咨詢服務熱線,為困難群眾開展線上線下的“一對一”的免費心理健康服務。今年暑假期間,縣心理健康互助會又組織了國家心理咨詢師為困境兒童進行隨訪和心理疏導,幫助兒童疏導負面情緒,測評匯總了全縣6-18歲困境人群心理健康情況,對困境兒童開展了長期的心理輔導跟進。
縣民政局、縣婦聯聯合開展“牽手扶貧·溫潤童心”之“愛心媽媽”大手小手助力行系列活動,讓109名困境兒童有了“新媽媽”,愛心媽媽與結對兒童一起到兒童活動基地進行游玩,增進感情交流,構筑起生活關愛、精神關愛、思想關愛為一體的全方位關愛模式。
縣郵政中心在劉橋、華店、祝阿三個鄉鎮依托村級精品便民服務站點建設“郵愛驛站”,做好民政救助政策的宣導與困難群眾的對接、救助物資的配送和發放。設置愛心書架,提供書籍捐贈和無償借還服務,打造老百姓“十分鐘便民服務圈”。
□本報記者 石少軍 本報通訊員 崔志華 孔晨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