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云78所學校師生共舞“八極風”。記者王志偉攝
.開展“童心向黨,黨的故事我來講”主題活動,組織學生參觀城市展館
利用校外研學時間,組織學生到未來學校了解機器人和人工智能
打造新英語示范區,14所中小學開展英語“雙師課堂”
新建成開學的成德中學,新竣工開園的第四、第五幼兒園,新安裝的高智能電教設備,新出臺的《尊師重教實施辦法》……9月,新的開學季,慶云學校處處充滿生機活力,老師和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慶云是一個小縣,財政基礎相對薄弱,但喊出“小縣辦大教育,弱縣辦強教育”的口號,將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教育名城”戰略,大手筆強化教育建設,傾全縣之力打造區域教育跨越發展新模式,走出一條以教育事業發展推動人才振興,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路子。
優先發展優先發展教育帶來虹吸效應教育帶來虹吸效應
9月9日,慶云縣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四大班子主要負責人參加全縣教育工作會議,擘畫教育發展藍圖,謀定教育發展舉措,這在慶云每年都是規定動作。教育在全縣工作中的分量可見一斑。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具體到慶云來說,教育優勢就是慶云發展優勢,某種程度上就是慶云發展的動力源,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弱化、退步!”德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慶云縣委書記王曉東指出,要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改革攻堅中優先推動教育改革,在財政投入中優先支持教育事業,在城市規劃中優先布局教育功能,在招才引智中優先保障教師隊伍,在安全發展中優先抓好校園安全。
重視背后是真金白銀的投入和人力、物力的傾斜,翻看慶云近5年來的數據——
全縣完成教育投入23.8億元,年均教育投入4.8億元,較過去增長76%;
全縣改擴建69處學校,新建成101個單體建筑,學校全部實現樓房化,順利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驗收;
全縣新聘用教師1400余名,教師健康查體、提高津貼標準、教育安居工程、鄉村教師補貼等10件暖心實事全面落實;
義務教育階段城區學校新增教學班104個,增加學位近5000個,大班額全部化解;
新建、改建城鄉公辦幼兒園40余處,公辦園入園率由2016年初的不足14%,提升到53.4%;
創新推出“三幫一”教育扶貧工作機制,籌資4300多萬元保障貧孤學生安心求學、舒心成才;
籌資3000多萬元,為學校配建錄播室、微機室和智慧教室,提升學校智慧教育信息化水平;
……
今年9月,《慶云縣尊師重教實施辦法》正式實行,包含了許多突破性政策和創新性舉措,比如對優秀教師和優秀校長可以給予130平方米以內的教師安居房,對高層次教育人才可以提供教師公寓;每年安排社會助學基金獎勵優秀教師,安排教育英才基金,給予課題成果補貼、外出療養補助等,再次釋放尊師重教的強烈信號。
久久為功鑄就慶云教育質的飛躍。慶云連續5年獲評全市教育質量一等獎,慶云教育教學質量朝著“全市領先”邁進。
值得關注的是,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產生強大的虹吸效應,據不完全統計,外地在慶云就讀的中小學生達到1.3萬多人,占到學生總量的22.8%;2016年以來全縣返鄉就業創業的本科以上畢業生達到2630人,是過去10年的1.7倍;過去5年,慶云縣常住人口增加2.34萬人,占全市新增常住人口的54.5%。
““三名三名””工程工程筑牢教育高質量發展根基筑牢教育高質量發展根基
今年46歲的武金蘭是慶云縣第五中學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長,雖然走上管理崗位多年,但她每年都擔任著數學教學任務。用她自己的話說:“割舍不了對教育教學事業的熱愛。”
武金蘭的另一重身份是慶云縣名師領航工作室數學學科帶頭人,2020年她牽頭成立了德州市數學武金蘭領航工作室,成員包括慶云縣渤海中學、樂陵市開元中學等學校的9名教師。他們通過線上開展研討會、專題會,線下開展培訓、聽課等,深耕數學學科領域教學。
在武金蘭的課堂上,學生永遠是主角,武金蘭稱之為“翻轉課堂”。“課堂實行分組教學,學生自主學習,班委會自主管理,形成‘雙自主’局面,老師適時點撥教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武金蘭說。
目前,慶云共有市級、縣級“名師工作室”34個,每學科培養3至5名帶頭人,各學科發展取得長足進步。近年來,慶云著力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對城鄉中小學和幼兒教師進行全員培訓,積極參與省、市“名師名校長”建設工程,培養和造就一批知名教師和校長。同時,開展青藍結對工程,加強年輕教師培養,通過以老帶新,提高青年教師業務水平。
發展高質量教育的路徑是什么?慶云把聚焦點放到培養名師名校長、建設區域名校、打造教育名城上。
“我們全面開展教育領域對標學習提升活動,教育部門要對標學習教育管理最先進的地區,各級各類學校要對標學習教育質量最好的名校,校長、教師要對標學習名校長、名師,在對標學習中找差距、補短板、強特色,推動慶云教育由好到優再到強。”慶云縣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洪義表示。
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一直是慶云努力的方向。放眼全縣,集團化辦學、就近入學、陽光分班等招生制度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校長職級制改革等穩步推進,“大思政”建設成果豐碩。目前,慶云縣初中專職思政教師配備比例達到100%,小學專職思政教師配備比例達到80%。在抓基礎教育的同時,慶云將職業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目前,慶云職專與渤海中專實現并軌運行,云天教育集團、山東慈濟醫院正在全面創建德州醫養健康職業技術學院。
快樂學習快樂學習打造高質量打造高質量““幸福教育幸福教育””
今年秋季學期是中小學全面落實“雙減”(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部署要求的第一個學期。而在慶云,“讓孩子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幸福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9月15日,周三,渤海中學的校園里非常熱鬧。這邊是足球社團在體能測試,那邊是兵乓球社團成員在訓練球技。教室里也熱鬧得很,繪畫、書法、剪紙等社團也都在忙著吸收新成員。每周三上午,渤海中學都會專門拿出一節課作為社團活動課。
在明德實驗學校,校長王振祥和老師們正忙著給學校的“勞動實踐基地”運土、添置農具。孩子們將在這里體驗到耕耘、播種、收獲等樂趣,親近自然的同時,提高動手實踐能力。
慶云整合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建起幸福教育小鎮,輻射學前到高中、中專各學段20余所學校,融合6處人文旅游景點、8處多元智能基地、5個典型特色學校,集中展現素質教育社會化、社會生活教育化、各校優勢集成化等12項幸福教育一體化成果。此外,成立慶云縣鄉村幸福教育發展共同體,成員開展集體備課、集體研討,引導全縣范圍內鄉鎮小學推進實施幸福教育。
今年高考,李偉明(化名)超常發揮,拿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距離高考還有40多天時,他卻是另一種狀態。“他什么都不說,只是哭。”慶云縣教體局心理健康教研員杜曉華,至今記著第一次見到偉明時的情景。
利用沙盤等輔助工具,杜曉華和同事們慢慢走進了偉明的內心。原來,母親對他的管教過于嚴苛,父母關系緊張,加上即將來臨的高考,他的內心幾近崩潰。那時的他嚴重失眠,甚至產生了輕生的想法。
“我們的手機保持24小時開機,保證他能隨時找到我們。分析孩子出現問題的幾個原因后,我們分別與孩子家長、老師交流,構建起對他的社會支持系統,孩子逐漸恢復正常。”杜曉華說。
近年來,校園安全事故頻發,這牽動著慶云縣教育人的心。慶云縣教體局選聘3名心理健康教研員,建成心理咨詢室,開通心理健康咨詢熱線,吸納128名志愿教師組建服務團隊,定期深入學校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健康隱患并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將數以百計的學生從心理陰影中解脫出來。
今年9月,慶云20處學校掛牌“八極拳基地”。目前,全縣78所學校均開設了八極拳相關課程,八極拳成為課間操、課外活動的重要內容。慶云是八極拳之鄉,在幸福教育理念的融匯下,習練八極拳被賦予弘揚傳統文化、強身健體等多重意義。今年6月,全縣5萬名學生同練八極拳傳為美談。
“學生不是只會學習的機器,我們倡導幸福教育就是要讓孩子的學習生活充滿樂趣、充滿幸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樣孩子才能走得更遠、更扎實,孩子的明天才能更燦爛。”慶云縣委副書記、縣長呂德山表示。
數字賦能數字賦能讓孩子享有讓孩子享有““出彩人生出彩人生””
紅外尋跡小車、太陽能小車、迷你潛水器……這些看起來科技感十足的裝置,竟然出自平均年齡只有十多歲的學生。在慶云有一處如夢似幻的所在——慶云未來學校。小至幼兒園大至高中的學生,在這里都可以成為“創客”。
去年12月,慶云未來學校揭牌。這所由慶云縣走出的北大學子紀晨曉創辦的學校,集“人工智能教育、編程教育、創客教育、VR沉浸式課堂體驗”等功能為一體。在未來學校的墻上,展示最多的就是獲獎證書: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二等獎、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一等獎二等獎……據介紹,未來學校作為校外實踐活動基地,目前已覆蓋城區所有學校,逐步向鄉村學校延伸。
慶云教育靠什么突圍?靠教育信息化推進教育現代化。除了引進德州市首家未來學校,讓人工智能、編程教學在慶云扎根。慶云還加大學校信息化建設力度,今年一次性投資3000多萬元,增建高標準錄播室、微機室等,更新高智能多功能一體機,進一步優化硬件設施,拉近了與教育發達地區的差距。
一間教室里設有9個攝像機位,“黑板”是86寸智能“大屏”,內嵌先進的Classin系統,教師的課件輕松上傳,可以在線批改展示學生作業,可以當堂做中學物理、生物、化學等學科仿真實驗,老師還能借助攝像頭對任意班級的學生提問……在渤海中學新建的錄播教室里,這些顛覆傳統課堂的設置處處存在。
據介紹,高清錄播系統和多機位的配置,能有效滿足學校精品課例錄制、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等需求,此外,還能實現直播課堂,讓學生共享優質教師資源,全校甚至全縣同上一節課成為現實。目前,這一教學系統和教學模式正在全縣逐漸推廣。
一直以來,慶云堅持開放辦學,深化與北京、上海等地企業的合作,配備過硬教育設施的同時,推廣“雙師課堂”教學模式,讓縣城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英語課堂的純英語教學。目前,“雙師課堂”模式已在全縣14處中小學取得良好效果。
“教育興則慶云興,教育強則慶云強。慶云始終把教育作為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工作來抓,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來保障,推動慶云實現教育強縣的躍升,奮力開創新時代人才強縣、教育名城建設新局面!”王曉東表示。
□ 本報記者高紅巖本報通訊員張延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