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新時代中國宜居宜業新鄉村平行論壇現場。記者郭慶萍攝
走在前列,全面開創,高水平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10月16日,在“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1”探尋新時代中國宜居宜業新鄉村平行論壇上,談文勝、錢文榮、郭建軍、秦占奎等專家學者,圍繞農業產業化、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人口雙向流動等方面作了精彩演講。深入淺出的政策解讀、生動詳實的案例分享,新理念、新路徑的交流碰撞,在與會人員中引起熱烈反響,現場氣氛分外活躍,論壇為探尋新時代中國宜居宜業新鄉村提供了有益探索和現實借鑒。
湖南作為精準扶貧的“首倡地”,接續鄉村振興,邁向共同富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重大突破。湖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主任談文勝向與會嘉賓描繪了鄉村振興美麗圖景的經驗做法。
談文勝認為,政府應當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優勢產業及主導產業,提高自我發展能力,推動“輸血”向“造血”轉變。在培育發展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的基礎上,通過強化就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扶持力度,創新農戶與新型經營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真正帶動一方百姓走向致富。
浙江大學中國農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錢文榮表示,建設宜居宜業新鄉村,需繼續關注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同時加強新型城鎮化的引領,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錢文榮認為,山東是農業大省,在現代農業發展方面有著良好的基礎,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何建設宜居宜業新鄉村,他提供了兩條建議:繼續關注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正確處理糧食安全與經濟結構調整間的關系。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農業經濟結構。
“為那些適合進城的農民在城市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這樣一來農村也可以更好地實現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和農業現代化,才能吸引更多懂農業、愛農村、有情懷、有能力的人下鄉返鄉。”他說。
對于“宜居宜業”,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一級巡視員郭建軍認為,宜居宜業相輔相成。山東和河南一樣都是農業大省,耕地面積廣闊,一定要堅定不移發展農業產業化,把產業鏈條拉長。這條路符合山東河南的實際,也符合中國的國情。同時要順應新時代和人民的新期待,把鄉村服務業發展好。
平原縣桃源街道的三集中模式讓貴州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二級巡視員秦占奎印象深刻。“新農村建設如今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人口流失,德州的做法很有針對性,為今后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秦占奎認為,鄉村振興要從新四化方面進行突破,第一是鄉村城鎮化,第二是人口集中化,第三是土地規模化,第四是產業經營市場化,跳出以往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生產模式,走現代化農業發展之路。
平行論壇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與會的德州代表紛紛表示,本次論壇極大地開闊了自身眼界,幾位專家學者的經驗分享具有現實引導意義。禹城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周蕾表示,鄉村振興論壇聽后受益匪淺。“浙大錢教授講到的新型城鎮化,與德州相似。禹城市目前正在進行新型城鎮化探索,需要人口雙向流動起來,包括土地規模集中經營,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鑒。”周蕾說,下一步禹城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在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土地規模經營上明確思路和方向。
□本報記者馬樂屈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