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群眾生產生活,積極踐行“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把鏡頭、文字對準基層,通過擷取最鮮活的素材,發掘最真誠的故事、最美好的情感,即日起,本報開設“新春走基層”欄目,為您報道發生在德州大地上的新氣象、新風貌、新變化、新成效,用飽含深情的文字為您講述最基層、最真實的新春故事!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吳楊攝影高家輝)
“完成年前最后一筆訂單,我們就能回家過年啦!”1月27日,是山東利爾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放假的日子。作為國內最大的消毒液生產企業之一,為了確保防疫物資的及時供應,這里的員工已經兩年沒有回家過年了。為了保證員工們安心回家過年,當天,德州市生態環境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走進企業,進行春節之前的最后一次幫扶指導。
從原料倉庫到生產車間,從污水凈化設備到危廢暫存間……幫扶人員事無巨細,仔細查看驗收報告、規章制度及生產現場,和企業環保負責人進行交流,助力企業提升環境管理水平。
“除了保質保量完成年前的所有訂單,我們也額外生產了20余萬件成品,而且提前兩個月備足了可供生產半年的原料。”公司總經理王金燕介紹,為了讓員工今年能回家過年,同時作為國家級應急儲備單位,他們備好了充足的物資,確保關鍵時刻發貨生產兩不誤。
為確保安全生產,2021年以來執法人員多次對該企業進行幫扶指導。針對企業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的限產措施,該局立足實際情況,指導企業減排,確保在達到環保要求的基礎上保證企業生產線正常生產,同時對企業上游供應商也給予相應的支持,確保供應鏈的順暢。
“作為基層環保工作人員,我們要堅持做到‘執法’向‘執法與服務’轉變,‘檢查’向‘檢查與指導’轉變。”德州市生態環境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黨支部書記、二級主任科員曲安東介紹,在嚴格執法監管的同時,他們也始終注意加強對企業的幫扶力度,指導企業做好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同時,不斷優化執法方式,規范執法程序,堅決做到守法企業無事不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