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的一項重大任務。山東把推進現代水網建設列為基礎設施“七網”行動的重中之重,加快實施。依托國家水網,山東現代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怎么謀劃?各級水網如何銜接?各種功能怎么融合?本臺今起推出系列報道《現代水網潤齊魯》,今天播出第一集《構建現代水網“大動脈”》。
《山東現代水網建設規劃》剛剛印發。續建膠東輸水干線,是這次規劃的重中之重。這幾天,省里組織的專家團隊正忙著對調水線路勘察細化,優化方案。
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工程規劃院院長張立國說:“我們這次方案,對引黃濟青工程新增流量50立方米每秒,過了宋莊分水閘,一路向青島供水,另一路沿膠東半島中部開辟一條新的輸水線路,連通天然河道和大型水庫,向煙臺威海實現雙線供水,提升抗風險能力。”
膠東半島地區對外調水依賴程度高,青島主城區個別年份達到95%。山東先后實施了膠東調水工程和引黃濟青改擴建工程,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缺口依然在加大。2014年到2018年,膠東地區遭遇持續干旱,調水工程連續運行了800多天。
山東省調水中心黨委成員、副主任谷峪說:“我們2015年10月份,向濰坊的峽山水庫調水,當時調水的時候,水庫蓄水大約有4900萬方,調到2017年7月份的時候,水庫水量只剩了大約2200多萬方。水不增反降,說明我們入庫水量比出庫水量要小,反映出工程調水規模達不到需求。”
不僅缺水,在雨季,山東還面臨防汛壓力。解決這個難題,山東借助國家南水北調工程實施契機,規劃建設“一軸三環、七縱九橫、兩湖多庫”的省級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實現長江水、黃河水和當地水資源的聯合調度。在此基礎上,再通過水網工程,實現雨洪水資源豐蓄枯用。
據記者了解,東湖水庫入庫閘,目前蓄水量是4300萬立方米,其中有400萬方是去年汛期東平湖排澇,通過南水北調濟平干渠、濟東明渠到達這里的,這有力保障了濟南東部工業和生活用水。
南水北調山東干線公司調度運行與信息化部副主任田瑩說:“南水北調工程相當于給山東的防洪安全又增加了一層保障。原來我們的洪水只有一條路可走,現在通過南水北調工程又增加了一條新的通道,去年汛期,我們為泰安、聊城、棗莊和濟南泄洪4.61億立方米。這些雨洪水,變成了我們寶貴的水資源。”
加快建設省級水網大動脈的同時,山東還同步推進市級、縣級水網建設,推動區域河湖水系連通并向末端延伸。“十四五”期間,山東將實施重點水利項目1088個,完成投資2100億元,以黃河為軸,依托南水北調、引黃濟青和膠東調水等工程,形成三個環形調水格局,全面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和水旱災害防御能力。
山東省水利廳廳長劉中會說:“作為‘七網行動’的重中之重,我們將勇挑重擔,掛圖作戰,堅持全省一體、三級聯動,強化關鍵要素保障,全力推進現代水網規劃落地實施,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