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社會大救助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湯錦瑤通訊員蘇峰劉飛翔攝影高家輝
我市探索建立的社會大救助體系,針對困難群體主動發現,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全力解決救助誰、怎么救、救多少、救什么等痛點、難點問題,構建起了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德州市民政局局長李淑華表示:“目前,社會大救助體系正向‘共富型’深化發展。最終實現社會大救助在體制機制上由兜底型向品質型轉變,由解困型向發展型轉變,由供給型向需求型轉變,探索建立共同富裕的民生保障動態監測機制,開創德州共同富裕的民生保障實踐?!?/p>
社會大救助
為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托底
“要不是民政局‘大救助’,俺們這一家真不知道怎么生活了……”近日,家住邊臨鎮幸福城城區的侯俊帥緊緊握住協理員侯建勇的手,表達著感激之情。
2021年中秋節期間,作為社區協理員的侯建勇在主動走訪中發現了侯俊帥的情況:當年4月,侯俊帥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在治療中,敗血癥、膿毒性休克、繼發性貧血等多種并發癥隨之而來。為治病家中花光了所有積蓄,欠下數萬元外債。于是,侯建勇在“德救助”微信小程序中幫其提交了救助申請。接到申請后,邊臨鎮民政所和社會救助站工作人員及時入戶調查,認定侯俊帥同時符合最低生活保障和臨時救助兩個救助事項,經過審核后,他每月都可以領到425元的低保和一次性2900元的救助資金。
社會大救助,是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托底性制度。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建立以“救助領航、送愛到家”為主旨,以構建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為目標的社會大救助體系。梳理15個部門的42項救助政策,集中打包,匯集到社會大救助綜合服務平臺,形成“一口進、一口出,各口獨立運行又協同聯動”的“蓮藕式”救助模式。利用平臺中的智能研判、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困難居民數據庫,依托12345市民熱線建立的呼叫平臺和社會救助綜合信息網,鋪設市縣鄉村四級社會大救助服務網絡,24小時順暢運轉,群眾申請救助觸手可及、受助及時有效。
據了解,德州市社會大救助工作不僅入選2020年度全省民政領域優秀創新案例,還被評為2020年度山東省改革品牌、2021年度社會救助領域創新實踐案例,成為全國民生工作品牌。
2021年6月17日,民政部在吉林市舉辦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機制建設培訓班,特約德州市民政局局長李淑華作了《創新大救助體系,構建困難群體常態化監測救助幫扶機制》的典型經驗報告。
救助申請“全域通”
“救助顧問”在身邊
“異地辦理真是太方便、太貼心了?!比涨?,在位于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德州市社會大救助綜合服務中心,樂陵籍市民李先生順利完成低保申請后,為社會大救助“全域通辦”點贊。
市社會大救助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馮雪介紹,中心是綜合性救助網點,可以實現全市所有救助業務一窗受理,各縣市區也實現了各自范圍內的“全域通辦”。此外,還可以隨時進行掌上辦、網上辦。
德州探索社會救助體系改革始于2018年,時任民政部部長黃樹賢在臨邑縣蹲點調研,對社會救助體系完善作出指導。德州以臨邑為試點,對分散到各個部門的救助資源進行整合,打造了社會大救助體系的1.0版本。
2020年6月30日,德州市社會大救助綜合服務平臺上線,“德救助”微信小程序、12345呼叫平臺同步上線,困難群眾申請救助可“網上辦”“掌上辦”“指尖辦”“電話辦”“口述辦”,實現了“全域申請、居家辦理”,社會大救助體系升級為2.0版本。
同年9月29日,德州市社會大救助體系建成運行啟動儀式舉行,相對貧困人口主動發現機制、政府和社會力量相結合的救助保障機制、適應相對貧困人口多層次需要的動力提升機制“三大機制”初步建成,社會大救助體系3.0版本正式建成。
除線上申請,村(居)設立大救助服務站、鄉鎮(街道)設立大救助工作站、市縣設立社會大救助中心,四級救助網點統一標識,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申請救助。
困難群眾身邊還有救助“顧問”,即活躍在全市各個村(居)的7500余名專職村級民政協理員。他們第一時間發現應救助人員,通過“德救助”小程序錄入困難群眾信息,推送至相關部門,及時救助的同時,也解決了重復救助、救助遺漏等問題。
創新主動發現機制
“政策找人”讓救助更溫暖
2021年9月份,武城縣社會大救助中心工作人員通過德州市社會大救助體系服務平臺低收入人口實時動態監測功能,發現四女寺鎮油坊村孟慶水家庭支出達到27萬元,其家庭可能發生變故,存在困難。
縣社會大救助中心快速介入,對其情況進行了解,并通知村級協理員核實其家庭支出情況,村里召開村民代表會進行評議,對家庭經濟狀況進行核對,最終確認符合低保政策,對其辦理了低保。原來,當年5月份,孟慶水因患高血壓綜合征到北京醫院就醫,經過手術治療10月份返回家中。孟慶水療養階段,家人要對其照顧,無法外出務工,造成家庭經濟收入降低?!暗捅Qa貼能夠解決俺幾口的生活問題,特別感謝這項政策。現在就盼著他調養好了一家人生活好起來?!泵蠎c水的母親何冬菊說。
自2021年起,德州市民政部門著力推進以“構建困難群體全生命周期基本生活保障體系”為目標的德州大救助4.0版本建設,建立了以大數據為基礎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機制,匯集德州市所有戶籍人口的醫保部門住院信息、社保數據等22個部門46項2100余萬條數據,把低保、特困人員和建檔立卡享受政策的貧困戶納入低收入人口庫。把居民家庭困難救助指數排名前5%和家庭收入低于2倍低保標準的居民家庭通過系統自動推送給工作人員,進行審核確認,做到線上預警和線下核處高效銜接,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
德州市社會救助服務中心主任焦焱介紹,2021年主動發現預警信息9905條,其中8896人納入動態監測范圍;2021年德州市通過平臺辦理各類救助24155件,其中基本生活救助類救助9540件,專項類救助14615件,發放資金3.98億元。
通過“大數據+鐵腳板”,德州市立足群眾需求,精準做實民生保障,讓數據和工作人員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
全類型社會救助應助盡助
共富路上一個都不掉隊
目前,社會大救助體系正向“共富型”深化發展。探索“資金+物質+服務”的綜合救助模式,加強政府、市場、社會等救助幫扶資源的統籌聯動,進一步提升救助幫扶的整體效能,打造以“促進低收入者擺脫困境走向共同富?!睘槟繕说纳鐣缶戎?.0版本——聚焦低收入者,統籌整合政府保障資源,創建共同富裕基本社會服務綜合信息平臺,提高低收入者發展能力,最終實現社會大救助在體制機制上由兜底型向品質型轉變,由解困型向發展型轉變,由供給型向需求型轉變,探索建立共同富裕的民生保障動態監測機制,開創德州共同富裕的民生保障實踐。
據了解,目前德州社會大救助工作成效明顯,各有特色。如,德城區探索出了以“大救助”為載體、“微慈善”為支撐、“微心愿”為切入的社區救助模式;齊河縣的“數智救助云計算”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在平臺智能化方面為全市做了有益探索;臨邑縣社會救助工作開展較早,打造了“全科式”協理員隊伍;夏津縣探索了“社會力量+社會保險”以社會大救助體系力促共同富裕的救助新模式;慶云縣以黨建引領,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大救助工作,探索建立了共同富裕示范區的“縣域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