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市第十六次黨代會對我市“在建設特色體育名城上走在前”提出明確要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特色體育名城,推進國家體育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將體育產業的發展目標納入城市經濟、社會、文明發展的大布局,是我市基于城市未來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我們對表對標,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落地的生動實踐,充分彰顯了放大已有優勢、做強特色產業的決心和信心。
建設特色體育名城,我市有底氣、有優勢。底氣在于,經過多年積累,全市體育產業的空間布局已現雛形,一大批知名品牌享譽國內、走向世界。優勢在于,骨干企業實力突出,以樂陵市為中心的競技體育器材供應基地、以寧津縣為中心的商用健身器材產業基地、以慶云縣為中心的健身路徑器材生產基地,特色鮮明、漸成規模。良好的發展態勢和鮮明的產業特色,為我市體育產業從“跟跑”到“領跑”、打造特色體育名城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建設特色體育名城上走在前,既要看到基礎和優勢,也要看清短板和不足。放眼全局,當前,我市的體育產業仍存在總體規模小、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融合度不高、體育服務業滯后等問題,這是特色體育名城建設中亟需補齊的短板,也是建設特色體育名城的潛力所在。只有敢于正視發展的短板,才有機會消滅短板,哪里有薄弱點就在哪里發力,才能補出發展的增長點。
在建設特色體育名城上走在前,必須樹立系統思維,聚合發展能量。建設特色體育名城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體育產業與體育事業深度融合、體育文化和城市精神同步發展,才能稱之為真正的體育名城。因此,必須加強統籌規劃,增強“體育+”“+體育”理念,既要強“硬件”,建強基礎設施、延伸產業鏈條,又要抓“軟件”,積極承辦體育賽事、打造城市名片,還要“巧投入”,弘揚體育文化、豐富城市精神,不斷拓寬產業賽道,提升體育名城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在建設特色體育名城上走在前,必須做好“特”字文章,釋放發展優勢。特色體育名城突出“特”,就是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各地要根據自身優勢找準定位,做到產業布局“特而精”,產品研發“特而新”,以科技賦能體育產業發展,以創新思維推動體育事業發展。要充分放大骨干企業的品牌優勢、特色優勢,將其轉變為發展勝勢,推動特色體育名城建設盡快見效、出圈出彩。
隨著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舉行,新一輪的體育產業風口已經到來,建設特色體育名城機遇疊加,時不我待,只要我們搶抓機遇,緊盯目標,鉚足干勁,搶時間、拼速度,就一定能搶得先機,贏得主動。只要我們找準供給側需求,聚焦發力,就一定能突破新領域、塑造新優勢,將德州打造成名副其實的特色體育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