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第十六次黨代會提出,全力建設區域科創高地。德州高新區作為全市唯一的國家高新區,2021年入選“中國高新區創新能力百強”第29位,是全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堅持創新驅動,打造區域科創高地,德州高新區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德州高新區姓“科”,始于科技、成于創新,時刻牢牢把握“高”和“新”的發展定位,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動搖,實施高新區科創新區建設、科技型企業培育、“一企一平臺”推進、“人才興禹”、科技成果轉化等五大工程,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全力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爭創區域科創高地的先行區。
實施科創新區建設工程,提升創新服務功能。科技服務是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為提升創新服務能力的德州高新區科創新區,總面積6.2平方公里,近年來已累計完成投資165億元,核心區包括“兩園一院五中心”八個板塊。“兩園”是四海匯人才服務產業園、裝配式建筑及智能家居產業園,“一院”是我市與上海交大聯合創辦的現代產業學院,“五中心”是雙創中心、金融中心、商務中心、職教中心、醫療中心。同時,規劃建設了漯川花雨景區、督楊實驗學校、科創新區小學等項目,進一步完善科創新區的服務能力。其中,投資15.7億元建設的四海匯人才服務產業園,人才購房最高補助80萬元,人才足不出“園”即可享受各種優質服務;同時,我們在園區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縣級人才發展集團,突出“人才獵頭、創業孵化、服務外包、人才安居、培訓評價”五大板塊,為產才融合發展提供全要素全周期高品質服務。
實施科技型企業培育工程,強化創新主體動能。科技型企業是科技工作的核心。我們為企業定制個性化創新發展圖譜,形成梯次培育機制。2021年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0家,同比增長62.16%。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0家,其中,通裕、保齡寶2家企業入選了山東省科技型領軍型企業。同時,我們不斷強化瞪羚企業培育,目前,區內已有百龍創園、邁特力重機、福航環保、君君乳酪等4家企業入選瞪羚企業名單,并且連續4年每年都有企業入選。2021年,保齡寶入選國家級單項冠軍示范企業,通裕重工風力發電機主軸入選國家級單項冠軍產品,禹王、福田、保齡寶入選省級單項冠軍企業。
實施“一企一平臺”推進工程,構建創新發展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為提升企業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我們大力實施一企一平臺推進計劃,切實夯實企業研發基礎。截至目前,高新區建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74家,其中國家級29家,企業累計承擔國家、省重點科研項目33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科技獎4項。特別是建成了山東省功能糖提取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大豆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級平臺,為核心支柱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研支撐。像保齡寶公司與中科院、江南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院所的產學研合作,牢牢占據了功能糖制造技術制高點,帶動禹城醫養健康產業轉型升級;通裕重工聯合燕山大學、天津天鍛公司共同攻關全球首套具備擠壓+模鍛雙功能的“700MN模鍛擠壓多功能重型液壓機”,投入使用后,使材料利用率提高30%以上,鍛造效率可提高40%以上。
實施“人才興禹”工程,筑牢創新驅動根基。創新驅動的實質是人才驅動,誰掌握了頂尖人才、創新性人才,誰就掌握了科技發展的未來與希望。近年來,我們搶抓人才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機遇,以“人才興禹”計劃為引領,實施人才回流計劃,在全省首設縣級“科技人才日”,建立起涵蓋創新創業全過程的招引、獎勵、補助政策保障體系,連續7年召開科技人才工作大會,累計發放科技人才財政補助1.8億元;推廣“人才貸”,累計發放創業貸款3000多萬元;以“四不像”模式成立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院、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究院,解決6名研究院高層級人才編制問題。禹王公司省級大豆技術創新中心柔性引進中國農業大學郭順堂等10余名人才,榮獲2021年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被農業農村部唐仁健部長譽為“中國豆王”。目前全市已累計引育高層次人才430余人,其中自主申報國家重點人才工程1人、泰山系列人才14人,2021年入選省聘任院士、德州“假日專家”等市級以上人才工程65人,先后6次被評為“全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成功舉辦兩屆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遴選26名領軍人才重點扶持。
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工程,釋放創新成果效能。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是釋放創新驅動效能的關鍵一步。2021年,德州高新區獲批山東省專利技術轉移轉化項目試點,是德州市唯一。借此契機,高新區全面啟動科技成果轉化工程,推進試點工作開展。修訂完善《德州高新區專利技術轉移轉化項目試點獎勵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合理使用獎勵資金,引導鼓勵企業申報發明專利,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合理兌現獎勵資金。推進保齡寶、百龍創園省級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建設,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速度。強化各專業園區和鎮街產業園科技成果轉化承接功能,不斷完善園區配套。積極摸排區內企業專利需求和與大中院校合作情況,組織校企合作對接會議,搭建院校與企業、企業與企業的互動對接平臺。2021年新增發明專利121項,企業專利總數超過1200項,其中發明專利達到560多項。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編輯 | 秦超
審核 | 馮光華 終審 | 尹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