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對于奔馳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齊魯號”,創新的關鍵作用不言而喻。
今年以來,“創新”儼然是齊魯大地的“第一熱詞”。省政府工作報告將“堅定不移強化科技創新”作為今年重點工作之一、山東“開年大會”上“創新”高頻出現、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圍繞“創新”提出“加快推動科技自立自強”……
目光聚焦到省會濟南,三大國家戰略在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交匯疊加,厚重的文化底蘊之下,創新活力涌動迸發。“強省會”戰略賦予濟南機遇與責任,省會城市責無旁貸地擔起勇當“三個走在前”排頭兵的重任,吹響了奮力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局面的沖鋒號。
創新是“走在前”的核心動力和最大勢能。人才總量超過248萬,中科院科創城、齊魯科創大走廊等創新載體連線成片,15家“中科系”科研院所先后落地,綜合科技創新指數穩居全省首位……大河之畔,這座歷久彌新的千年古城在創新之路上高歌而行,為“走在前、開新局”釋放澎湃動力。
廣招賢才,誠意滿滿打造“人才磁場”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居中,為發展和創新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智力驅動。
回顧濟南的歷史長卷,可謂眾星璀璨。馬踏黃河兩岸的秦瓊、沉醉不知歸路的李清照、醉里挑燈看劍的辛棄疾……“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正是最好的注腳。
如今,新時代的濟南同樣人才濟濟。全市人才資源總量突破248萬,人才吸引力指數在全國100個城市中居第8位,2021年濟南人才吸引指數為12.98%,持續領跑全省……亮眼成績的背后是濟南與人才的“雙向奔赴”——城市滿懷誠意,人才政策筑巢引鳳;人才看中城市活力,渴望共創未來。
2022屆濟南大學生畢業典禮
6月17日,濟南以城市之名為2022屆濟南大學生舉行畢業典禮,這也是濟南連續兩年為大學生舉行畢業典禮。在這場城市“最高規格”的畢業典禮上,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劉強向畢業生發出“選擇濟南,共創未來”的誠摯邀約。泉城對招攬人才的真誠與熱情在這場盛會上釋放得淋漓盡致。
魚無定止,淵深則歸;鳥無定棲,林茂則赴。奔跑的濟南散發著令人矚目的魅力,一條條惠才政策交織出招引鳳凰的“梧桐樹”。為符合要求的人才發放泉城人才服務“金卡”,在創業投資、子女入學、醫療保健、交通社保、出入境、戶政等方面提供及時高效專項服務;享受不超過購房金額的50%,分別為最高100萬元、70萬元、40萬元的購房補貼;對符合要求的“海右翹楚”頂尖人才,給予1000萬元-1億元的綜合資助……
一系列“政策紅利”既是濟南為廣大人才精心準備的“大禮包”,也是泉城發出的誠摯“邀請函”,彰顯著濟南尊才、愛才、留才、用才的真情實意和加快打造黃河流域人才集聚高地和創新高地的信心決心。
平臺聚能,高能級研發機構“賦能”產業升級
人才濟濟,施展才能的舞臺不可或缺。
近年來,濟南下大力氣打造新型研發機構和重大創新載體,搶占創新發展先機。“山東產研院、超算中心、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山東大學”四大創新圈聯動創新格局正在形成,15家“中科系”院所和電磁驅動等大科學裝置落地發力。齊魯科創大走廊、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國際醫學科學中心、超算科技園等一批高能級創新載體加快建設。
中科新經濟科創園
黃河穿城而過,向海奔流不息。眺望北岸,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正崛起成勢。這座未來之城是濟南從“大明湖時代”躍入“黃河時代”的重要空間載體。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現代服務業,一批高端優質園區、項目簽約落地。其中,中科新經濟科創園正著力建設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國家級研發中心和雙創示范基地,打造產城融合、智慧互聯、宜居宜業的未來產業社區,園區首期引入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濟南中科泛在智能計算研究院和濟南中科核技術研究院等中科院三大院所及徐建中院士工作站。
在中科新經濟科創園運營中心,一臺20兆瓦燃氣輪機模型正在緩緩運行。“去年,國內首臺20兆瓦燃氣輪機發生器在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點火成功并完成首臺(套)訂單,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它的應用場景主要包括,‘冷熱電氣’四聯供、西氣東輸加壓、海油平臺動力、大型船艦動力等。”濟南先投園區運營公司中科園區負責人郭馨介紹說。
山東新松工業軟件研究院研發的產品
高端高質高效的現代產業體系是實現“三個走在前”的信心之源、底氣所在。濟南提出,到2026年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先進制造業達到萬億級規模,建設基礎穩固、動能強勁的工業強市。山東新松工業軟件研究院正是一家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賦能”的高能級新型研發機構。“研究院構成了由院士、教授、博士牽頭200余人的核心創新團隊。面向行業‘卡脖子’技術,累計申請各類核心知識產權近300項。聚焦智能制造、高端數控、化工制藥等行業,累計對接300余家重點企業、推進100余個重點項目,輻射帶動千億級產業轉型與提質增效。”山東新松工業軟件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一恒介紹說。
“泉”心服務,營商環境厚植創新沃土
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的必備條件,更是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肥沃土壤。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力、競爭力,更是驅動力。
如今,濟南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47萬。面對如此龐大的“服務群體”,營商環境好不好,納稅人最有發言權。濟南在國家發改委營商環境評價中列全國第9位,在中國納稅人滿意度調查中列省會和副省級城市第1位,獲評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
成績和認可是“真抓實干”的結果。在優化營商環境這條道路上,濟南已然“走在前”。一系列創新舉措讓濟南營商環境的“天空”愈發清澈湛藍
“泉惠企”平臺二維碼登上核酸檢測小貼紙
“拿地即開工”、成立全國省會城市首個市級企業服務中心等創新舉措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涉企服務“一口辦理”、“鏈上自貿”等改革成果在全國推廣。“泉惠企·濟企通”平臺構建起了政企聯通的“高速路”,實現了由“企業找政策”變為“政策找企業”的巨大轉變,使得惠企政策“精準推送”。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今年3月1日,《濟南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干預,并作出多處禁止性規定以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推行涉企優惠政策“免申即享”、在全省率先創建“無證明城市”、高水平打造全國信用建設示范區等內容也明確寫入條例,用立法為優化營商環境保駕護航。
新時代的濟南,正昂首闊步踏上新征程。趵突泉的三股水騰空噴涌,泉城的創新動能宛如一泓清泉源水,托舉著城市發展勇立潮頭,奔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