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探索有效路徑 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李干杰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兩個大局”、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握發展主動權的戰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對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山東作為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必須主動擔當作為,搶抓機遇、銳意創新,積極探索有效路徑,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作出應有貢獻。
一、明確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方向定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有條件的地區可以率先探索有利于促進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2021年10月,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強調“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這是賦予山東的光榮使命,也是必須扛牢的政治責任。我們必須堅決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深刻把握國內外環境形勢變化,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積極探索、示范先行。
在順應發展大勢中明確方向。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發展戰略路徑的深刻調整。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博大精深,科學系統、邏輯嚴謹,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我們要注重從全局高度深刻認識,準確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意義、科學內涵、實踐要求,謀劃構筑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拓展對內聯結、對外開放的發展空間。
在把握戰略位勢中找準定位。準確把握山東在全國大局中的位置,著眼國家所需、山東所能,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對內,山東處在我國由南向北擴大開放、由東向西梯度發展的戰略節點,北接京津冀,南連長三角,東臨黃渤海,向西輻射黃河流域腹地,是南北均衡發展、東西陸海統籌的“紐帶”。對外,山東毗鄰日韓,處于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中心地帶,是黃河流域唯一出海口,具備構建東聯日韓、西接“一帶一路”的東西互聯互通大通道的先決條件。特別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等重大平臺加快建設,戰略疊加優勢凸顯。山東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打造形成以東帶西、承南啟北的新增長極和動力源,為全國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在發揮比較優勢中彰顯作為。經過多年接續奮斗,山東發展的比較優勢日益凸顯,突出體現在九個方面:三次產業可以齊頭并進,供需兩端可以協同發力,新老動能可以相得益彰,各類企業可以比翼齊飛,陸海資源可以統籌開發,交通運輸可以四通八達,城鄉區域可以均衡發展,對外開放可以提擋升級,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這些都是我們的特色稟賦和厚實家底,為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礎、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們要進一步鞏固拓展這些優勢,推動迭代更新,探尋轉化路徑,讓優勢更優、長板更長,努力把比較優勢變成發展勝勢,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搶占先機。
二、積極探索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勇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山東作為東部沿海經濟大省,深耕“藍色國土”,加快布局“海上糧倉”,大力發展深遠海大型智能化養殖漁場。圖為黃海冷水團深遠海智能化生態網箱(漁場)“深藍1號”。山東省委宣傳部供圖
強化創新驅動,爭當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作為科教大省,山東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以建設創新型省份為引領,著力深化科技研發、人才引育等“十大創新”,省財政科技投入每年增長10%,區域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突出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加快建設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積極參與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構建“1313”四級實驗室體系,一批大科學裝置納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突出“卡脖子”技術攻關,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推行“軍令狀”、“揭榜掛帥”等機制,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技術。突出創新企業培育,深入實施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2萬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超過48%。突出創新人才引育,深入實施領軍人才“筑峰計劃”,推行頂尖人才“一事一議”,全省人才資源總量超過1500萬,國家級領軍人才超過1500名,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加快動能轉換,著力打造安全穩定產業生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和自主可控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山東產業門類齊全,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近年來,我們圍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著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輕工紡織等“十強”現代優勢產業,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堅定不移加快數字賦能,滾動實施“萬項技改、萬企轉型”,推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數字化改造,提速布局“數字基建”,更好發揮數字技術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建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堅定不移培育新興動能,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約化發展工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2021年全省“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達到31.7%。堅定不移突出綠色低碳,加快淘汰落后動能,嚴格落實產能、能耗、煤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五個減量或等量替代”,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堅定不移推進集群發展,集中做強先進制造業,實施標志性產業鏈突破工程,每條產業鏈精準繪制“1張產業鏈圖譜”,配套制定產業鏈龍頭企業、關鍵產業技術攻關等“N張清單”,精準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全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安全性和競爭力。
促進供需協同,推動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實現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關鍵要提振需求、優化供給。山東是全國唯一的常住人口、戶籍人口“雙過億”省份,擁有龐大市場規模和巨大消費潛力。我們堅持供需兩端協同發力,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聚焦需求側持續發力,著力實施“十大擴需求行動”。一方面,著力強化有效投資支撐。深入實施基礎設施“七網”、新型城鎮化建設、綠色低碳轉型、工業技改提級、數字賦能增效、公共安全提升等行動,加大基礎設施、產業和民生等領域投入,適當超前布局“兩新一重”項目,充分發揮投資關鍵性作用。2022年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5%,高于全國1.4個百分點。另一方面,著力推動消費擴容提質。順應新的消費趨勢,深入實施傳統消費升級、新興消費擴容、養老托育拓展等行動,加快城市商圈智慧化改造,建設一批地方特色街區,布局一批電商供應鏈基地,促進醫療、康養、文旅、體育等服務消費線上線下融合發展。2022年上半年,山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萬億元。
暢通經濟循環,打通高質量發展“任督二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于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我們堅持運用改革思維和改革辦法,加快暢通產業循環、物流循環和城鄉循環,促進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順暢銜接。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以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為契機,著力優化綜合立體交通網,打造“四橫五縱沿黃達海”大通道,構建“鐵公水空”綜合運輸大網絡,力爭到2025年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雙高速”。推進陸海統籌聯動,整合組建山東省港口集團,2022年上半年全省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9.4億噸,躍居全國第一位。加快物流港、貿易港、金融港、國際中轉港“四港一體”,推動海河陸空“四港聯動”,努力將山東港口打造成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構建現代流通體系,大力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和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培育區域性物流中心,加快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打通交通物流大動脈,暢通微循環。抓好中歐班列擴能提升,積極發展多式聯運等先進運輸方式,做大做強現代物流。
持續擴大開放,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必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我們著眼國內國際雙循環,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并重,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優化全方位開放格局,深度對接國際標準規則,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鞏固傳統市場,拓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成員國、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創建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推進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建設高能級開放平臺,發揮自貿試驗區、上合示范區等優勢,精心組織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儒商大會、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對話山東等活動,高質量開展“雙招雙引”,開放層次和水平不斷提升。2022年上半年,全省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7%,高于全國7.6個百分點;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4.6%。
山東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強黃河三角洲濕地的保護與修復,退耕還濕、退養還灘,取得了“一次修復、自然演替、長期穩定”的良好效果,原先的光板地、鹽堿灘,變成了水草豐茂、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大美濕地。圖為黃河三角洲濕地。山東省委宣傳部供圖 趙文昌/攝
嚴守安全底線,筑牢新發展格局安全屏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題中應有之義”。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實踐中,我們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把安全發展貫穿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和全過程,以政治安全為根本,堅決守好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金融安全、生產安全、生態環境安全、食品藥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意識形態和網絡安全、社會穩定等“一排底線”。2022年上半年,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5.9%、34.1%;重復信訪事項數量同比下降13.2%。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我們將其作為“一穩皆穩、一失皆失”的大事要事,堅持總策略、總方針不動搖,采取“立足于有、關口前移、多重屏障、兩手結合”的基本方法,落實“點上要控住、面上要深挖、源頭要嚴防、資源要保障、責任要落實、工作要統籌”的“5+1”工作部署,管好控好境外來人、冷鏈物品、非冷鏈普通物品、省外入返人員“4個源頭”,做強擦亮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藥店、納入定期檢測的重點人群、其他社會面人群愿檢盡檢和不定期檢測“3個探頭”,科學果斷處置局部突發疫情,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有序。
三、強化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支撐保障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個動態演進的過程,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提升能力本領,凝聚工作合力,確保取得實效。
著力提高領導能力。進入新發展階段,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專業化能力,努力成為領導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家里手。我們堅持服務大局、精準施訓,不斷提高各級干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準確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點、目標任務,教育引導各級干部善于觀大勢、謀大事,科學把握規律,注重策略方法,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提高統籌“兩個大局”能力,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推動“兩個循環”協同運行。提高改革創新能力,充分發揮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聚焦重點難點問題,持續深化九大改革攻堅行動,在問題中找癥結,在發展中尋思路,用改革的辦法解決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的難題。
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構建新發展格局,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尤為重要,必須有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保障。我們深入實施創新提升行動,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建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持續開展不公平市場待遇清理,建立隱性壁壘發現、清理、評估機制,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堅決糾治中介組織壟斷經營、強制服務,依法查處平臺經濟等領域壟斷行為。建設充分開放的法治環境,加快推動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有序流動,擴大優質要素開放。出臺《山東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堅決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暢通國內大循環。建設高效規范的政務環境,系統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入開展“雙全雙百”工程,加快“無證明之省”建設,推動“證照分離”全覆蓋,以優質政務服務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著力強化要素保障。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對于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我們注重強化政策協同性,以新思路新舉措打破要素“天花板”,換來發展新空間。更加注重市場化交易,打破市場分割和制度壁壘,完善全省統一的資源要素交易標準體系和規則,推動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等市場化交易,最大限度讓市場配置資源。更加注重差異化配置,加強供需銜接,完善“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創新“要素引著項目來”機制,在省級以上開發區開展“標準地”改革,集聚投放資源要素,推行“拿地即開工”。更加注重內生性挖潛,加大落后產能壓減淘汰力度,創新關停和破產企業不動產處置機制,強化“畝產效益”評價激勵約束作用,推動要素向高產區域、高端產業、優質企業聚集,有力破解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要素制約難題。
位于匈牙利的中國匈牙利寶思德經貿合作區,是由萬華化學集團主導開發的以化工、輕工、機械制造、物流等為核心產業的加工制造基地。該園區前身為匈牙利寶思德化學公司工業園,2011年萬華全面收購寶思德化學公司,后改為中國匈牙利寶思德經貿合作區,經營業績持續改善。目前,園區擁有工業用地4.2平方公里,入駐15家企業,其中中資企業11家,外資企業4家。圖為中國匈牙利寶思德經貿合作區。山東省委宣傳部供圖
著力完善落實機制。建立科學有效的制度機制,創新工作方法,確保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任務部署落實落地。我們深入開展“四進”攻堅,從省直部門單位和市、縣抽調精干力量,組成152個工作組,進企業、進項目、進鄉村、進社區,切實把情況搞真實、把工作抓落實、把作風練扎實。堅持“督幫”并舉,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真督實查、問責問效。在督導過程中,既善于“找刺”,又幫著“拔刺”,對一些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基層自身無法解決的事項,提級辦理、統籌協調,問題不除、決不收兵。實行“差異”考核,統籌考慮各地區、各單位的差異性,加大工作考核力度,既考核總體情況,也考核結構變化、改善情況,真正考出精氣神、考出競爭力、考出執行力,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勇挑重擔、勇擔重責,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