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社廳調研組到倫鎮勞動就業服務中心調研
客商在祺源生態農業產業園育苗大棚現場訂蔬菜苗
倫鎮創新創業園
倫鎮萬頭奶牛牧場
□本報記者 宋延濤 本報通訊員 邵麗琦 張洪海
鄉鎮名片
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國家農村創新創業園、2021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山東省旅游強鄉鎮、山東省干事創業好班子、山東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山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
9月14日下午,在禹城市倫鎮的山東祺源生態農業產業園,年產8000萬株種苗繁育基地里,人來人往,熱鬧非凡。鋼結構蔬菜苗培育大棚內,農民們正在有序地往外搬運成盤的西紅柿、黃瓜菜苗;棚外廣場上,5輛集裝箱運苗車正組織裝苗,這些菜苗將運往內蒙古、河北等地。放眼整個園區,沃野生金,處處都是忙碌的景象。
該企業是集果品種植、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蔬菜新品研發培育、綠化苗木生產銷售以及休閑采摘、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生態農業產業企業。這里五月采櫻桃、六月摘桃子、七八九月有葡萄、八到十月有獼猴桃,冬春季節還有草莓可品嘗,要環境有環境,要美味有美味,富有情趣和農耕文化內涵,是城鄉游客觀光旅游的好去處,帶動農民就業300多人,這也是倫鎮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縮影。
聚焦“五大振興”,倫鎮黨委、政府提高政治站位,扛起“三個走在前”使命擔當,立足全產業一體融合發展,以精細農業為抓手,以產業富民為己任,求實創新、鋪路建功,精準施策、勇往直前。2021年完成各項稅收14100.14萬元、財政收入7772.53萬元,同比分別增長67.86%、54.54 %,全面奏響創新發展最強音,譜寫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倫鎮答卷”。
堅持“書記抓糧”建好“噸半糧”示范區
無農不穩,無糧則亂。倫鎮黨委、政府立足農業大鎮,堅持“書記抓糧”“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突出“三個抓好”,沖鋒舉旗,當好樣板,主動扛起國家糧食安全、大豆振興政治責任,全力打造“噸半糧”高產創建樣板。
堅持“書記抓糧”干部帶頭,突出示范帶動,抓實指揮部工作法。組織打擂比武,村級抓樣板田、鎮級抓示范田。按照書記示范田標準抓高產創建,壓實鎮、管區、村三級書記責任,突出即時考核、跟進督導,指揮部對糧食面積落實、播種、打藥、管理、收獲各環節跟進檢查,專項考核,倒逼高效推進,攻堅克難,打造樣板,創造“建得好、可復制、能推廣”的倫鎮“噸半糧”經驗。
堅持黨建引領,突出規劃先行,落實地塊,抓牢創建基礎。將引黃干渠西的5.2萬畝作為“噸半糧”創建核心區,劃定2.8萬畝輻射區、2萬畝帶動區。動員全轄8個管區區域黨建共同體、61個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和10個種糧大戶,落實“四二式”模式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14146畝。念好“實、唱、快、全、督”五字經,確保種好、管好、收好,破解耕地資源制約,推動玉米大豆兼容發展,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高質量完成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促進農民增產增收。計劃奮戰三年,將全鎮10萬畝耕地打造成整建制“噸半糧”生產基地。突出黨建引領,5.2萬畝“噸半糧”創建核心區的土地都是通過區域黨建共同體、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種糧大戶整合土地取得,實現規模經營,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與合作社的經濟優勢、產業優勢轉化為“噸半糧”高產創建優勢。
堅持主動對接搞服務,突出科技賦能,促進增產增效。圍繞機械服務,突出降本增效,落實機械到人到地塊機制,保障耕播收。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實施農資談判,以規模促降價減支出,滿足生產需求。堅持工業思維經營糧食生產,成立專家服務隊,巡回指導,解疑答惑,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落實創建措施。今年小麥單產平均680公斤,創歷史最高;預計“噸半糧”核心區內秋糧畝產高于小麥單產25%,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長勢喜人,“玉米不減產、大豆屬白撿”已成定局,實現“噸半糧”穩操勝券。
堅持產業發展奏響鄉村振興“富民曲”
在燧禾現代農業產業園上班的倫鎮趙莊村村民馬家清與妻子張新花,每天按時上下班。企業就在家門口,上班很方便。“現在兩個閨女都已出嫁,我們兩口子打工一年最少能賺8萬多元,土地流轉費用加上自家承包地的產出又增加純收入1萬多元,土地入股合作社還得分紅,‘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企業+農戶+扶貧’模式,讓俺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馬家清說。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倫鎮堅持以產業振興為出發點,立足實際,著力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搭建創新創業平臺,促進農民充分就業,實現“富民興業”,加快鄉村振興。今年4月,被評為山東省第三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創建示范鎮。
做大一產,搭建現代農業產業創業就業平臺促振興。圍繞禹城國家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組建鎮級區域黨建共同體,整合6395戶農戶的土地4.85萬畝,支持產業園區建設,促進土地集約高效利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以創建精細農業特色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為目標,突出“一鎮一品三產融合”,把乳品作為主導產業,打造生態循環全產業鏈條。實施品牌戰略工程。整合萬頭奶牛牧場、祺源生態農業等10個農業招商項目,大力發展有機品牌產品和倫鎮地標產品,建設奧旭食品、厚德京城高端醫藥產業基地等“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項目,推進三產融合、三化共進、綠色發展,打造農民剩余勞動力就業創業平臺。讓原來從事種植業的1500多名55歲以上的勞動力在園區打工,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做強二產,培育工業創新創業平臺促振興。突出“一園一業機床小鎮”,用好“國家農村創新創業園”金字招牌,搞好創新創業園規范提升、二次創業。以現有園區提升為抓手促規范,以培育規模以上優質項目為抓手強整頓,以推進產業倍增為抓手逼提升,把著力點放在培育10億級以上優質產業等實體經濟上,打造全省縣域規模最大、標準最高、效益最好的鄉鎮工業園。目前,入園企業100余家,總投資65億元,現投產72家。引進數控機床產業鏈企業48家,年生產數控機床10萬臺,相當于中型汽車生產基地規模,打造“機床小鎮”。園區內投產企業安置就業4300多人,全部投產后,可安置就業上萬人,每人年均工資6萬元。面對疫情防控重大考驗,鎮政府主動為企業解決用工運輸等難題,確保農民穩定就業,企業健康運營。
做活三產,培育新型業態平臺促振興。依托中心鎮建設,利用“三城疊加”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和民俗文化,把倫鎮建設成為城市的后花園,成為城市居民旅游觀光休閑、退休養老的地方。搶占綠色發展新賽道,建設投資3.5億元的德百物流園項目。緊跟“產業+消費”雙重升級的時代風口,在倫鎮農村科技創新創業孵化器設立1家鎮級電商直播平臺,在轄內企業建立17家直播電商產業基地,發展27家電商直播帶貨網點,采用本土“網紅”流量直播帶貨和政府代言人“正能量”直播帶貨等方式,做大做活“互聯網+”文章,構建產業提升、企業提質與消費者得利“三贏”的發展格局,打造直播電商新高地。計劃年底孵化網紅品牌100個以上,培育直播帶貨主播300名以上,年交易額超億元,帶動更多農民家門口創業,實現共同富裕。
堅持民生為本按下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每天晚上7點多,郎屯村的兩個文化休閑健身廣場上歌聲、笑聲、廣場舞的音樂聲此起彼伏。這是倫鎮黨委、政府始終把“滿足老百姓美好生活的愿望,讓人民生活幸福美滿”作為義不容辭的職責,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在實處的具體體現,以優異成績踐行“讓莊嚴黨旗更鮮艷、讓倫鎮人民更幸福”的莊嚴承諾,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聚焦疫情防控,堅持生命至上,打贏全民抗疫阻擊戰。倫鎮全體黨員干部聞令而動、沖鋒在前,以守護者的身份、沖鋒者的姿態奮戰在疫情防控的各個戰場,頑強拼搏、晝夜鏖戰,取得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聚焦民生實事,堅持舍得投入,打好“組合拳”。投資1000余萬元,做好轄內9.6公里的安莒路樹木遷占、綠化帶整平、調土等工作,完成轄內55處平交路口減速帶交通標志安裝、308國道趙莊段至齊河縣界132盞太陽能路燈亮化;搞好公共衛生和人民滿意教育、社會養老、黨群服務中心及農村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健全“五級網格”,構建起橫到邊、縱到沿、網到底,權責清晰、無縫覆蓋的責任體系,讓黨的工作覆蓋到每一個角落,用小網格托起民生大服務,實現服務“零距離”。
聚焦底線工作,堅持系統觀念,打好風險防控攻堅戰。強化風險防控,堅決守牢政治安全底線、社會穩定底線、公共安全底線、生態環保底線,堅決打贏安保維穩攻堅戰。
聚焦宜居宜業宜游,堅持“八清零一提升”,打造幸福美麗家園。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當成改善民生、增進群眾福祉、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舉措,三明確一完善,合力攻堅,全力推進。累計清理“三堆”3萬余噸,拆除殘垣斷壁735處,收回廢棄宅基地618畝,清理坑塘168個,評選培育美麗庭院示范戶3000余戶,新修或改造休閑文體廣場38處,新增綠化1300余畝,帶動村集體增收380余萬元,讓環境整治點上出彩、線上成景。
“東風浩蕩征帆滿,豪情滿懷譜新篇。倫鎮黨委、政府決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瞄準‘三翻番’奮斗目標,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過硬的作風,勇擔新使命、再創新佳績,獻禮黨的二十大。”倫鎮黨委書記宋義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