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武器的更新迭代,人才培養是更艱巨的戰爭準備。
如何加速鍛造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東部戰區聯合作戰指揮員俞樹明獨家講述,六年前,戰區剛成立時,“面對復雜嚴峻的斗爭形勢,強烈的本領恐慌感和緊迫感,壓得我有點喘不過氣來。”
隨著聯演聯訓的增多,“我們多次在海上方向與對手過招,在軍事斗爭準備的一線感受軍事斗爭,在與對手真刀真槍的交鋒當中厚實了勝戰底氣。”
為了培養更多的新型作戰力量人才,為航母插上戰斗力的翅膀,“飛鯊勇士”王勇轉身幕后,成為一名艦載機飛行教官。
王勇說,短短10年,我見證了中國艦載機飛行人才從“0”到“1”、從“1”到“多”的巨大飛躍,70后領銜,80后跟進,90后奮起,三代人才梯隊時刻準備著。
有這樣一支團隊,戰斗在無形戰場,守衛祖國領空的安全。他們在每秒千萬級的數據流中,捕捉每一個可疑信號。
通過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一批軍中“最強大腦”正在成長。無論是藏匿于云端的“鷹”,還是潛藏在遠海的“魚”,都難逃他們的火眼金睛。
在林俊德學生眼中,老師始終有一個信念,“為我們國家打造一張足以應對任何威懾、任何訛詐的王牌,把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領域打造成國家創新人才的高地。”
國防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黎湘表示,這十年,一大批原創性顛覆性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一茬茬領軍性拔尖性創新人才盡顯其能,高端人才與創新工程有機結合,為科技強軍注入了不竭的動力。
國防大學某學院教授孟祥青說,軍隊能不能打仗、打勝仗,管理往往起著關鍵作用,近年來,我軍通過遞進式培養和多崗位歷練,不斷提升高水平戰略管理人才的能力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