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鄭少波
隨著我國仲裁體系日益健全,仲裁公信力提升明顯,仲裁機構受理的案件數量持續快速增長,為繁榮我國市場經濟、促進改革開放、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貢獻了仲裁力量。
近年來,德州仲裁委員會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仲裁為民,多方面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提高案件質量,改進服務水平,贏得了越來越廣泛的認可和信賴,社會公信力顯著提升。
01錨定“四個領域”,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德州仲裁委員會以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為“大切入點”,與物業、訴裁對接、道路交通、金融等四個重點領域糾紛化解“小切口”相結合,做好“公共法律服務大文章”。
深入推進仲裁化解物業糾紛,營造和諧物業關系。依托物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開展25場物業座談會、仲裁法講座、仲裁開放日等系列宣傳活動,指導物業企業規范物業服務合同,提高物業服務水平,共計300余家企業、500余人次參與活動。在寧津縣成立我省首家縣級“物業糾紛仲裁調解中心”,為完善公共法律服務共建共享共治大格局打開新的局面。今年以來,共受理物業糾紛咨詢案件500余件,同比增長45%。
強化訴裁對接機制,與人民法院形成多元化解糾紛合力。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多元化解糾紛促進條例》要求,建立仲裁、訴訟有機銜接、協調聯動、高效便捷的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聯合德城區法院、樂陵市法院、天衢新區法院制定《民商事糾紛訴裁對接實施辦法》,遴選30名經驗豐富的仲裁員,具體承擔訴裁對接案件調解工作。今年以來,法院推送案件224件,調解成功65件。
優化仲裁化解道交糾紛工作機制,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進一步優化案件辦理流程,以服務和口碑為抓手,選派精干力量入駐交警辦公場所,讓仲裁員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今年以來,受理案件185件,全部案件均化解在第一線,調解和解率、自愿履行率均達到100%,有力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完善金融糾紛仲裁調解,助力金融行業風險防范。建立金融糾紛“快速響應、快審快結”制度,指定專人擔任“金融糾紛仲裁管家”,凡涉及金融糾紛,由專人負責溝通協調,靠上服務,實行全流程閉環管理,進一步提高辦案效率。今年以來,共審查合同文本50余次,開展仲裁制度宣講6次,受理金融糾紛案件25件,仲裁在化解不良貸款方面的作用得到初步顯現。
02夯實“四項基礎”,推動自身提質增效
德州仲裁委員會把夯實案件質量、組織保障、宣傳擴源、法治政府建設四項基礎作為推動仲裁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抓手,激發內生動力,賦能仲裁機構自身建設提質增效。
夯實案件質量發展基礎,提高仲裁公信力。組織新一屆仲裁員和增聘仲裁員進行3次廉政、業務培訓,開展優秀仲裁員、優秀仲裁文書、仲裁秘書業務“大比武”活動。將當事人滿意度和調解率納入仲裁員和仲裁秘書考核,建立四重調解機制、五級文書核閱機制,大幅提升案件辦理質量。今年以來,結案489件,無一案件被法院裁定撤銷仲裁裁決或不予執行。
夯實組織保障基礎,打造“嚴真細實快”干部隊伍。加強“五型”機關和干部隊伍建設,全力打造“嚴真細實快”干部隊伍,為干事創業打好組織基礎。制定《加強“嚴真細實快”作風建設打造“五型”機關和干部隊伍的實施方案》《“五型”機關和干部隊伍責任清單》,將工作任務分配到科室、具體到人,實行臺賬化管理,形成人人心中有責任、身上有擔子、大家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工作氛圍。
夯實宣傳擴源基礎,提升仲裁社會認知度。與《德州晚報》合作,設立“仲裁專欄”,通過以案說法向人民群眾普及仲裁知識。持續開展“仲裁進企業、進協會”“仲裁開放日”等活動,上門為企業開展“法律健康體檢”,精準拓展仲裁案源。今年以來,共走訪、接待企業220余家。
夯實法治政府建設基礎,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加快推進仲裁分支機構建設,完善仲裁服務網絡體系,推動市縣仲裁法律服務均等化,為仲裁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優化營商環境搭建平臺。建立“一次辦好”工作機制,優化工作流程,升級便民惠企措施,開通網上預立案平臺、實施郵寄立案,當事人可以通過網上提交或郵寄立案材料,減輕當事人立案成本。
03堅持“仲裁為民”,服務基層社會治理
為推動我市運用仲裁方式融入社會治理,德州仲裁委員會大力開展普法宣傳,創新形式載體,加強宣傳陣地建設,結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宣傳特點,設計制作可讀性強、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欄目,在擴大社會面宣傳基礎上,及時將法律制度特點和優勢利用“融媒體+”方式向人民群眾精準推送,著力提高法律制度宣傳實效。
堅持黨建引領仲裁、指導仲裁、與仲裁融合發展。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推動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細。嚴格落實基層黨建責任制,大力開展“黨旗紅樣樣行”黨建聚合力行動,促進機關黨建和仲裁各項工作融合發展。夯實組織保障基礎,打造“嚴真細實快”干部隊伍。優化流程、縮短審限,提高辦案效率。從嚴控制案件審理期限,嚴格審限延長的報批程序。優化完善內部管理流程,簡案快審,繁案精審,讓仲裁簡便、高效、靈活的制度優勢充分發揮。
切實落實好疫情期間各項惠民惠企政策,助力人民群眾和企業解難紓困。針對訴裁對接、道交、物業、小額金融等調解案件仲裁費,研究制定費用減免措施,進一步減輕人民群眾和企業負擔,建立涉企糾紛仲裁綠色通道,主動上門進行法律體檢,了解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痛點、難點,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積極踐行“仲裁為民”服務理念,不斷創新便民利民措施,大力推行非工作日立案、庭審機制,實現非工作時間、節假日時間立案、開庭等服務預約即享。加強送達工作,探索公證送達、電子送達、委托第三方送達等方式,切實提升送達效率,縮短辦案期限。
積極推動仲裁工作向基層和一線延伸。進駐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完善仲裁分支機構,健全仲裁工作網絡,將仲裁機構的觸角向基層延伸,使仲裁真正“沉入”基層,貼近群眾。
建立健全我市法治實踐體系,不斷提高現行法律制度實踐能力,進一步提升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自覺性,提升我市法治實踐體系建設水平。
下一步,德州仲裁委員會將不斷提升案件辦理質效和仲裁公信力,強化以仲裁方式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緊緊抓住新時代新征程賦予的重大歷史契機,強化責任擔當,砥礪奮進前行,全力為德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輸出仲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