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受疫情影響,心理波動較大。他們中有人一改往日早睡早起的作息,每天守在電視機前反復觀看疫情新聞;有人開始瘋狂囤積各種食品、藥品、防疫物資。不僅影響個人身體健康,還出現了許多心理問題。
本期心理求助者趙女士介紹,她的父母均已年過七旬,身體雖然都有些基礎“老年病”,但還算硬朗。近日來,基本上每天都會給趙女士打電話稱自己生病了,女兒勸他們去醫院檢查,老人卻又推脫說“出門太危險”,甚至自己在家悄悄“配藥”,由此引起家庭矛盾不斷。
老人懷疑自己生病,不就醫卻吃自配藥
“你們近期別回來了,我嗓子疼得厲害,體溫也升高了,這次可能是真被感染了”“咱們這棟樓有幾個鄰居居家觀察了,我這也不舒服了”“今天去買菜,一個人沒戴口罩,還打噴嚏,我回來就覺得心臟不舒服”……父母打來的電話中多是類似內容,趙女士每天都能接到三四通,一開始還會為父母緊張,但時間一長,趙女士也感覺到莫名的煩躁。
趙女士的父母均已年過七旬,兩人都有高血壓、高血糖。“父母年輕時不容易,從窮日子過來,把我們姐妹拉扯大,又幫我們把孩子看大。”趙女士說,她父母三年前才開始“清閑”,正趕上疫情暴發,從那時起,老人就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比如經常給女兒打電話“普及防疫知識”“防疫小偏方”,或者要求女兒帶著他們去批量囤菜、囤肉。
“父母天天說自己生病了,這次說的和真的一樣,但我們趕回家,其實什么事也沒有。”趙女士說,“讓父母去醫院檢查,他們卻又說出門怕被感染,竟自己在家‘配中藥’。”
前幾天,趙女士剛一進父母家,就聞到了濃濃的中藥味,趙女士一氣之下連藥帶砂鍋一起扔進樓下的垃圾桶。父母也動了氣,將趙女士推出門不允許她再回來。
過度緊張焦慮,易引起“疑病”心理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春菊分析,一般老年人身體素質較差,對于疾病更加恐懼,他們又是疫情中被重點保護人群,這也加劇了他們的恐懼心理。
“很多老年人年輕時曾有過疾病、貧窮經歷,一旦現實生活中又出現了類似不安元素,就可能觸動他們的創傷記憶。”張春菊進一步說,“這種記憶會讓老人啟動過度緊張、敏感的自衛模式,比如囤菜、囤肉、囤藥,他們可以從這些行為中獲得安全感。”
特別是不與兒女居住的老年人,他們空虛、孤獨的時間更長,會通過不斷地關注疫情信息、搜集“小道消息”排解空閑時間,而過度關注會加重緊張、焦慮。“老人會把這些感覺投射在自己身上,一旦身體出現小狀況,他們就會對號入座,認為自己生病了。隨著焦慮情緒加重,疑病心理也越來越嚴重。”張春菊說。
“疑病癥患者自身一般有孤僻、敏感、過分關注自身的特點,容易出現在更年期,因為在這些時期,人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更不穩定,不穩定的身體或精神更容易給人一種身體不適的錯覺,從而誘發疑病癥。”張春菊說。
張春菊提醒,在疫情環境下,更容易引起老人對于疑病的懷疑和猜測。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對于處于疑病狀態下的群體來說,他們并非只是想引起關注,而是要獲得更多周圍人的理解與關懷。
及時轉移注意力,穩定情緒是關鍵
如何幫助老人緩解焦慮、緊張?“最重要的是幫助老人穩定情緒。”張春菊說,“恐懼來自未知,消除恐懼就是要做到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心中有數。”
首先,幫助老人學會理性分析,通過體溫特征、咽喉情況,仔細觀察身體狀況,判斷是日常的不舒服,還是新冠肺炎癥狀。如果比較符合新冠肺炎癥狀,就要進一步觀察、記錄身體一兩天內的變化,還可以通過抗原自測做進一步診斷,從而獲得一個確定結果,消除恐懼心理并積極治療。
其次,要主動改變行為,有疑病心理的老年人中,有部分老人明知自己健康沒問題,只是控住不住去擔心,他們的不舒服來源于對身體的擔心。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及時轉移注意力,找件事讓他們長時間投入去做,通過這些方式來改變過于恐懼的心理。
而對家人的勸解完全聽不進去,甚至去醫院反復就診的老人,張春菊建議,“務必重視老人的心理變化,他很可能出現一些不理智行為,這種情況就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消除不良應激反應。”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俞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