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道、知榮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張立欣同志以孝道為榮,以奉獻為榮,二十幾年如一日將自己的愛心,一點一滴的傾注在照顧丈夫家中生病的父親、幼小失聰的侄女和失聰的哥嫂。
張立欣,女,46歲,大學文化。1995年參加工作,現任德州市德城區(qū)行政審批服務局四級主任科員。在工作中,她愛崗敬業(yè),任勞任怨;在生活中,她用自已的實際行動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張立欣的大伯哥和妯娌都是聾啞人。結婚后,為了和哥哥妯娌交流她學起了手語,還幫助哥嫂開起了網店。
2011年6月,公公因糖尿病并發(fā)癥突患腦梗塞導致半身不遂,而她也剛剛做完婦科手術出院不到十天。為了分擔丈夫的重擔,在公公住院的兩個月里,她拖著浮腫的身體,每天都守在公公身邊,幫公公翻身擦身、按摩、洗頭洗臉、喂水喂飯,洗洗涮涮。公公出院后,她和丈夫商量買來輪椅推著公公外出散心,并利用假期帶公婆和侄女一起出門旅游。這樣的日子一晃就是十一年。
在妯娌懷孕待產期間,張立欣帶著她跑醫(yī)院做定期檢查,測胎動、量血壓、準備小被子等物品。2012年12月,侄女崔婷婷出生了,她白天工作,晚上去醫(yī)院照顧嫂子。嫂子出院了,她還是和在醫(yī)院一樣,每天晚上在婆婆家照顧婷婷。晚上她和孩子睡在一間屋里,換尿布、喂奶粉,一連幾個月。
孩子一歲了可是卻不會說話,張立欣和愛人冒著風雪,抱著孩子跑濟南、奔北京,在北京的專家給出一個會診后的結果:孩子耳朵發(fā)育不全,屬于先天性耳聾,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下降,直至完全喪失聽力。辦法只有等孩子兩歲后做人工耳蝸。回家后,她把孩子抱回了自己家。利用孩子殘存的聽力,一遍一遍的和她大聲說話,讓孩子摸著自己的喉嚨、把孩子的小手放在他嘴邊,讓孩子感覺到喉嚨的變化和氣流,因為要大聲說話,她的喉嚨充血了,終于一天晚上,立欣大聲的說著“媽媽”,婷婷回答了一聲輕微的“媽媽”,雖然聲音不十分清楚,但是也讓她激動不已,漸漸的孩子可以說很多兩個字的詞了。
婷婷兩歲時做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術后的五年多里,孩子要在北京做后期的恢復訓練。張立欣和愛人每月去北京看孩子。她還買了磁帶請求老師在做語訓時錄音,回家后仔細聽,學習老師的語訓技巧。春節(jié)放假,孩子回家后她每天堅持給孩子做語訓,每天寫語訓日記。孩子因此沒有耽誤一天的語訓,終于提前半年結束了語訓期,能和正常人對話了。如今侄女已經20歲了,并于2021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西安美術學院。
從小婷婷就一直稱呼張立欣“媽媽”。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到高中的每一天,她都像一位真正的母親一樣陪伴在孩子的成長中,讓她在正常的學校里過著一個正常孩子的幸福生活。
事實上,這些年來,為了更好地照顧婷婷,張立欣夫婦一直將他們做父母的愿望一次次延期,年近40歲才生了兒子。“看現在婷婷開朗樂觀,跟正常孩子一樣,我覺得付出再多也值了。”張立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