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2日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近年來,壽光依托壽光蔬菜全產業鏈的的優勢,推動“壽光模式”提質升級,不僅走出了一條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新路子,而且在幫助全國各地鄉村振興發展的新征程上,又邁出了新步伐。
新年伊始,記者跟隨雄安鄉村振興壽光專班走進雄安新區,前往500公里外的雄安新區看看大棚建設情況。雄安鄉村振興壽光工作專班成員燕黎明告訴記者,這次返回雄安,主要是看一下村聯建大棚建設的進度。幾天不跟進,心里就總在掛念著,感覺心里總有個事。
自2022年7月,壽光與雄安新區分別篩選出四個村,通過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一對一”結對共建,并專門成立雄安鄉村振興壽光工作專班,從園區建設、種植管理、蔬菜銷售等全鏈條進行合作。
燕黎明向記者介紹說,此次專班來到雄安主要目的就是把壽光先進的農業建設經驗和蔬菜生產經驗來帶到雄安,讓蔬菜產業成為當地老百姓發家致富的一個新興的產業,實現共同的富裕。
半年多的時間里,燕黎明和同事往返雄安新區十幾趟,對于這里的人,從一開始的陌生,到熟悉,如今更多了一份想念。眼下,關城村規劃的1400畝的高品質蔬菜園區一期項目土地平整工作已經完成,就等著開工,但是大棚怎么建,當地一直拿不定主意,就等著專班人員給出個主意。一番討論,終于有了結果。
雄安鄉村振興壽光工作專班成員孫明向記者介紹說,關城村靠近白洋淀,地下水位較高,與壽光紀臺的情況十分相似。所以在前期設計棚型的時候,就計劃用紀臺的棚型進行建設,這種棚下挖比較淺,有利于蔬菜的種植。但是考慮到河北這個地方比山東更要往北,氣溫可能會更低,所以建議當地后面加土墻增加它的保溫蓄熱性。
對于專班給出的建議,雄安新區安新縣端村鎮關城村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海明十分贊同。他表示之前沒有考慮到惡劣天氣,這次一定會重視起來。
工作專班對項目跟蹤指導、溝通協調,打通項目建設的“最后一公里”。實際上,為保障雄安新區蔬菜產業少走彎路,專班人員在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從建棚到育苗,從種植到銷售全產業鏈,都是按照壽光標準在推進。
在雄安新區賈光鄉橙子村高標準大棚里,33000株口感西紅柿長勢旺盛。此次定植的西紅柿品種是壽光從10多個口感好、銷量高的西紅柿品種中,精心挑選出來的。
孫明向記者介紹說,前期在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的氣候模擬室,通過把雄安的溫度、濕度、土壤等整個氣候進行了蔬菜種植模擬,來確保這些品種能夠成功在雄安種植。
從2022年9月底動工到現在,橙子村僅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建成了首批高標準大棚。從過去的大田作物到如今的高標準設施蔬菜,看著滿棚的西紅柿,最開心的莫過于這里的村民。
雄安新區容城縣賈光鄉城子村村民劉冬明告訴記者,比起之前種植大田作物,現在的種植經濟效益高,村民很認同種植設施農業,積極性很高。
雄安新區安新縣端村鎮黨委書記張雷剛表示,想象不到同樣一畝地產生的價值差距這么大。這個差距不是一倍兩倍,而是10倍甚至20倍。
截止到目前,壽光已經向全國26個省區市提供了蔬菜問題集成解決方案,全國新建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壽光元素。
壽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欒宇騰表示,壽光與雄安新區開展跨區域黨建,以黨組織結對共建為抓手,合作建設高品質蔬菜園區,既促進了雄安蔬菜產業發展,服務了國家重大戰略,又推動了壽光模式走出去。下一步將培訓培育更多的農業技術人才,助力了全國鄉村振興。
閃電新聞記者 劉蓓 壽光融媒體中心 付德華 趙紅偉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