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礎強支撐 謀改革激活力——
聚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⑤
在德州北樞紐立交,高架聳立、四通八達。記者 郭慶萍 攝
□本報記者鄧靜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上強力突破”“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上強力突破”“在提升城市功能上強力突破”“在集成化推進改革上強力突破”。
扛牢糧食安全、食品名市、城鄉融合三面大旗,我市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發展路徑,全力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
2022年,我市“噸半糧”創建首戰告捷,在核心區帶動下,全市糧食單產、總產均明顯提高,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
“我市‘噸半糧’創建仍有很大潛力可挖。”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韓立軍說,“今后要繼續壓緊壓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狠抓‘六大工程’落實落地、強力推進規模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推動糧食全產業鏈發展,實現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穩步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實施食品名市戰略,我市規劃建設占地1.1萬畝的中國(德州)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區,聚焦高品質、深加工、新業態,圍繞預制食品、功能食品、休閑食品等領域持續發力,著力打造中國(德州)國際食品谷。
布局預制菜新賽道,位于齊河的山東齊源發展集團實施了總投資3.8億元的預制菜中央廚房項目。該集團董事長翟兆波表示,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對投資1億元以上的預制菜項目,按不低于實際新增投資額1%給予獎補”,這讓他們信心大增。
鄉鎮綜合實力不強、承載能力低、輻射帶動能力弱,是制約鄉村振興的短板。補齊這一短板,我市實施“雙鎮百村”建設,制定中心鎮、特色鎮、中心村考核辦法、項目清單以及配套政策清單等,全力打造一批產業振興的引領鎮、公共服務的先行鎮、鄉村文明的樣板鎮、共同富裕的示范鎮,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如何實現“中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0萬元以上”?寧津縣杜集鎮閆莊村根據區域定位發展,編制鄉村集體經濟產業政策規劃指南,出臺農村閑置資源產權盤活方案,激活生產要素,實現資源變現。
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上強力突破,我市細化工作思路和舉措,在綜合立體交通網、現代水網、現代物流網、能源保障網、市政公用設施網、新型基礎設施網、農村基礎設施網“七網”建設中求發展、謀突破。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既能發揮改善供給作用,又具有刺激需求的功能。基礎設施實現大發展、大改善、大提升,必將對經濟社會發展形成有力支撐。”市委黨校教授楊明文說。他建議,政府部門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單位要主動對接國家和省的政策、對接上位規劃,做到超前謀劃、科學規劃、大力實施、扎實推進,讓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城市環境變化。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在提升城市功能上強力突破”。2022年,中心城區投資185億元,實施了城市安居保障、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提升、社會安全保障5大類109個城建項目,市文化科技中心、市體育公園、東部醫療中心、長河公園續建、德興路南延等一批功能性重點項目快速推進,建成后的城市“顏值”將更高、“氣質”更佳。今年,我市將繼續突出項目建設這個主抓手,聚焦45個省級新型城鎮化重點項目、中心城區100個城建項目等,持續攻堅,進一步提升城市的綜合承載力、輻射力和帶動力。
好城市是建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2021年底,德州城市大腦上線,并陸續推出信用就醫、數字防疫、文明創城、社區智治等應用場景,一場城市治理理念、治理方式變革在我市悄然發生。市大數據與智慧城市建設中心智慧城市建設科科長孫廣華說:“我們將持續加大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力度,打造統一的城市運營指揮中心,把市民最希望、社會治理最迫切的應用場景做好,打造會思考、善感知、有溫度、有活力的城市。”
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要用好“改革關鍵一招”。站在新起點,更需強調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的集成改革。
農村勞動力就業集成改革、節約用水集成改革、“縣鎮同權”集成改革等“十大”集成改革推出后,我市各級各有關部門集成發力、協同作戰,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建立了年度任務清單,探索推出一批卓有成效的改革舉措。
推動營商環境優化邁向縱深,也需要改革助力。為此,我市推出“‘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各部門提報了由“一把手”負責實施的爭先進項目和補短板項目。部門“一把手”領題突破仍是今年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一流營商環境需要‘一把手’擔當作為、以上率下,實現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級傳導壓力、一層層明確責任,我市發展環境才會越來越好。”市財政局局長王洪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