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點點星光”中外學生聯合實踐支隊在德州窯紅綠彩博物館參觀
省級非遺項目——跑驢表演
□方志勇 劉健
德城區全力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讓大運河“活”起來,成為真正的“文化之河”“生態之河”“好運之河”,煥發出新的生機。
保護運河原生態之美
原生態美才是真正的美,保持河流的原生態是德城區在大運河保護中遵循的一項重要原則。
為保持大運河的原生態面貌,德城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在大運河兩岸設立“不開發區”,并不斷加大投入,高標準實施生態修復,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規劃建成的大運河生態林場,占地3100畝,種植了刺槐、國槐等49個樹種,成為魯冀邊界生態涵養區,消解對沖了工業企業對大運河生態環境的影響。大運河西岸的東八里濕地,更是把近千畝廢棄地變身為森林公園。隨著大運河兩岸生態環境的不斷修復,布谷鳥、伯勞鳥、杓鷸等稀有鳥類陸續在大運河畔棲息。
德城區還將大運河劃分為三段,設立河長、巡河護河員,在大運河沿岸實施全天候看護,對影響生態環境的行為及時制止。同時,大力改善大運河的自然環境,清理垃圾,種草植樹。大運河的原真性風貌得以保持,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的贊許。在大運河二屯鎮豐樂屯村段,至今還保留著“九龍十八彎”的原生古河道形態,現在已成為熱門網紅打卡地。
為進一步宣傳大運河文化,提升河畔景觀品質,增加市民休閑娛樂場所,每到金秋時節,德城區在運河西岸規劃出花海景區,種植擺放向日葵、百日草、地被菊、一串紅等花卉,面積達2.2萬平方米,吸引周邊游客前來打卡。
展現文化自信之美
德城區不斷挖掘大運河文旅資源,通過書籍和展館集中展示,激發群眾的文化自信心、自豪感,讓大運河繼續潤澤沿岸經濟和文化。
該區以大運河德州段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規劃為契機,依托“北廠漕倉遺址”“哨馬營減河遺址”“三彎抵一閘”等運河文化遺產資源,深度挖掘大運河文化,做好文旅資源沉淀。二屯鎮專門成立了大運河文化調研室,搜集、梳理全鎮大運河沿岸18個村居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先后整理出囊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戲劇、傳統技藝、民俗等5大門類15項非遺項目,并加大申遺保護力度,其中《河神劫皇糧的傳說》《索莊村與索額圖的傳說》成功入選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真正做到將大運河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在做好文化申遺工作的同時,投資建成德州市首個運河漕倉文化展館,展館由運河漕倉歷史變遷、民俗展覽館、名人紀念館等五部分組成,館內藏有宋金紅綠彩胡人俑、元代磁州窯大供盆、清代漕運石碑等文物50余件,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和展現運河文化的無限魅力。目前,該館已接待游客近萬人次,開展各類文化宣傳近百場。
規劃建設的德之韻運河博物館群目前已開工,預計2025年3月竣工。建成后,將成為大運河文化經濟帶的地標建筑和傳承大運河非遺文化的重要名片。博物館群以運河文化為魂,以新的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藝演繹傳統建筑群落的空間場景體驗,通過對傳統坡屋頂形式的轉譯,形成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坡屋頂建筑群,將城市歷史、發展、未來、文化融入建筑與人文景觀,打造獨具魅力的城市會客廳。博物館群整體呈現“一河兩軸,一塔一館群”的空間結構,南北文化軸由中心廣場連接主館與副館群,依托運河走向,向北延展,與運河博物館、九龍灣公園、運河手造館遙相呼應,于方寸之間,展現“九達天衢”的歷史滄桑與時代巨變。
傳承運河文化之魂
古老的大運河是一個文化富礦,為現代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德城區積極整合跑驢、高蹺、紅綠彩、黑陶、剪紙等各類文化資源,積極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好傳承文章。
德州黑陶選用京杭大運河兩岸特有的紅膠泥作原料,燒制出來的陶器黑中透瑩,給人以“烏金墨玉”之感。近年來,該區大力挖掘黑陶文化底蘊,精心打造了集研制、生產、銷售、體驗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黑陶產業平臺——梁子黑陶產業園。德州黑陶制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山東手造”推進工程為契機,做好“大運河+山東手造”結合文章,建立了“山東手造·德城好手藝”項目庫,入選市級庫項目39個,設立非遺工坊8處、展銷專區10余處、“山東手造”展示體驗中心1處。該區梁子黑陶、德州紅綠彩2家企業成功入選“山東手造·優選100”,木人堂公司獲得“山東手造·優選100”提名。
積極開展非遺文化傳承宣講培訓和展演活動,讓非遺文化進社區、進學校。2月16日,首期“山東手造”——“建志剪紙”非遺特色職業培訓班開班。這是該區首次舉辦的非遺傳承特色職業技能培訓,旨在推廣特色培訓,提升就業創業服務,培養一批德州非遺傳承技術工匠。
“今后,我們要經常組織非遺文化展演培訓,培養非遺文化傳承人,把大運河文化不斷發揚光大?!钡鲁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高玉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