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楊鳴宇)2月18日,我市召開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德州)論壇記者見面會。市委副書記、宣傳部部長,市委新聞發言人苑衍剛出席并介紹德州大運河文化挖掘和保護傳承利用有關情況。
苑衍剛指出,大運河德州段是中國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德州人民創造了大量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也創造了具有渾厚內涵的“德州運河文化”。下一步,全市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遺產保護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搶抓運河發展歷史機遇,全力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德州品牌。聚焦讓古運河煥發新活力,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內涵,加強遺產保護傳承,恢復強化生態功能;聚焦打造“五湖四海興安德、四水三廊潤州城”格局,實施黃河、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貫通工程等保護利用項目;聚焦全景式展現具有德州特色的運河文化瑰寶,加快實施“一廊六片”文化景觀帶、大運河文化體驗廊道等,全面擦亮“大德之州·好運之河”城市新名片,讓人民群眾從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獲得更多幸福感。
苑衍剛表示,希望各界朋友屆時蒞臨德州,以水為媒,共同承擔起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的歷史重任,共同譜寫運河城市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明天,共同推動德州這顆“運河明珠”更加絢麗綻放。
本次論壇以“原真古貌·創新傳承”為主題,于2月18日至19日在我市舉辦。
副市長牟春雁參加活動。
揚州市政協主席、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執行副主席陳揚——彰顯大運河德州段璀璨光彩
□記者董天力
原真古貌·創新傳承—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德州)論壇召開在即。2月18日,德報記者獨家專訪揚州市政協主席、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執行副主席陳揚,暢談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利用。
“百貨通湖船入市,千家沽酒店垂簾”,運河的興旺繁榮,讓生活在兩岸的德州人民見證了商業文明和農業文明的相互交融,也留下了漕運文化等豐富的歷史資源。陳揚表示:“今天通過走訪考察,讓我感受到了德州對于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的決心與力度。無論是堅持保留原生態,還是制定的《大運河德州段保護利用總體規劃》,都彰顯了德州大運河文化的特色與優勢。一定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繼續深度挖掘蘇祿王墓、四女寺水利樞紐等獨具德州特色的歷史文化,來放大德州特有的大運河文化價值。”
大運河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同時孕育了很多文化藝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談及大運河德州手造,陳揚感觸頗深:“德州黑陶、德州紅綠彩、運河號子等,都和運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要將這些具有德州文化特色的工藝技藝,從點、線、面入手,有機地融入到大運河國家公園建設中,吸引更多游客來德州體驗大運河文化,不斷促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近年來,德州市為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資源,組織實施了多項大運河文化傳承保護活動,并編印出版了《德州運河文化叢書》。“如今,德州職業技術學院與德州市文旅局聯合設立了大運河文化研究院,研究編纂了《世界運河手造博物志》,為德州大運河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希望德州能夠發揮此次論壇和大運河文化研究院的平臺優勢,把社會各界的大運河文化愛好者組織起來,共同參與研究、闡釋、宣傳、推廣、運用等,讓這條千年水脈更好地潤澤百姓。”陳揚說。
中國散文學會運河文學專業委員會外聯部主任周傳山——打造特色運河漕運碼頭文化
□記者馬樂本報通訊員王鈺菀
內河的發達,造就了我國漕運的興旺。“大運河的開挖不僅使德州成為南北陸路交通樞紐,還成為了重要的漕運倉儲重地。”2月18日,中國散文學會運河文學專業委員會外聯部主任周傳山說,所謂的漕運碼頭文化,包含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兩個維度,在大運河文化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
“德州漕運碼頭是大運河沿線城市中唯一以原始原貌特色保留下來的景觀,一定要堅持對原真古貌的保護,點、線、面結合保護其真實性和完整性。”周傳山說。
保護的最終目的就是傳承。德州運河漕運碼頭文化的最終方向是走出去、活起來,達到吸引人、留住人的效果。作為德州推進大運河保護利用工作專家組成員,周傳山表示,近年來,德州聚焦保持大運河原貌,持續投資30多億元進行保護性生態修復,為推動大運河活態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礎。他建議,德州在發展中做好差異化功課,對現有的碼頭、漕倉等進行保護性修復,并對周邊環境開展綜合整治,使其煥發昔日風采。文旅融合賦能,在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加入現代化符號,做到“白天見人,晚間看光,多媒體見影”,以旅游帶動文化,讓文化帶動旅游,人、光、影立體打造具有德州特色的漕運碼頭文化。“例如抓好文學精品創作,打造一臺沉浸式歷史情景劇,將大運河塑造成一位老人的形象,講述其與德州的淵源,游客也可以參與到演出情景中來;發揮官方媒體和自媒體各自優勢,打造網紅景點;加強活動策劃,開展書畫展、攝影展、征文比賽等,更好地聚焦群眾目光,再現昔日繁華景象,展現古今交融的城市生態新面貌。”周傳山說。
國際工業遺產委員會委員、中國文物學會理事、清華大學博士張謹——感受創新魅力傳承文化自信
□記者 王金剛 楊鳴宇
“德州運河段日新月異,每次觀賞大運河都有不同的感受。”2月18日,國際工業遺產委員會委員、中國文物學會理事、清華大學博士張謹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運河的魅力不僅表現在文化傳承方面,從技術創新來看,也會讓人產生更多自豪感,對做好大運河的保護與發展工作至關重要。
在張謹看來,中國古代建造大運河運用的許多技術至今仍是未解之謎,古人的智慧令人不可思議。“在沒有衛星和無人機進行地形和高層測繪的千百年前,中國大運河就能實現幾千公里范圍內水量和水面高度的統一管理和規劃,這其中的技術創新令人贊嘆。”張謹說,在實現這一夢想的工程技術層面,大運河有無數的技術創新讓世界震撼——創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復閘、梯級船閘以及不用船閘的連續彎道設計,滿足了航船在不同高度河段上的升降要求;用夯土解決了就地取材、在廣大國土范圍內同期實施、快速推進工程等問題;面對水勢湍急、泥沙洶涌的河流,采用了網格沉沙式堤防、用枝條蘆葦堵住決口這樣的技術;調動大面積的水資源為運河補水,大范圍改變地貌,形成了巨大的湖泊以保障漕運。
近年來,張謹感受到社會各界對大運河關注度的不斷升溫,文化、經濟等領域的目光都匯聚在這一世界文化遺產上,許多大運河沿線城市開始醞釀規劃發掘其更多價值,而不少城市已經付諸實踐。“讓年輕人喜歡這座城市,利用好大運河文化的創新精神顯得至關重要。希望德州能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打造體驗式、沉浸式、研學式等文化旅游新業態、新產品,借助VR等科技手段,真正讓運河遺產‘動’起來、‘活’起來。”張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