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山東60萬灘區群眾喜圓“安居夢”。圖為鄄城縣六合社區。
春回大地,暖意融融。
2月14日,隨著一筆2000萬元的穩崗擴崗專項貸款到位,山東鉑克新材料有限公司相關工作負責人鞏乃濱表示,“對未來發展的底氣更足了”。今年以來,山東累計發放穩崗擴崗專項貸款10.88億元,為勞動者飯碗注入了“穩”力量。
就在同一天,全國首例“量子遠程手術”在威海、青島兩地間實施。這場跨越260公里的手術,50分鐘便順利完成,開啟了遠程手術新時代,為偏遠地區群眾享受高質量醫療服務提供了更多選擇。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件件解民憂、暖民心的實事好事,折射出齊魯大地“幸福指數”與“經濟實線”同向上揚的穩健態勢。
“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黨,是為人民服務的黨,共產黨當家就是要為老百姓辦事,把老百姓的事情辦好。”從持續完善疫情防控機制、優化防控措施、提升防控能力,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到9類困難群體救助標準大幅提高;從新增就業連年超過120萬人,到實施居民收入、中等收入群體十年雙倍增行動……牢記總書記囑托,錨定“走在前、開新局”總遵循,山東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努力實現收入水平更高、公共服務更好、社保兜底更牢,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讓人民群眾更多感受到中國式現代化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讓老百姓更好地“富”起來
——把握發展主動,夯實民生之基
今年的“春風行動”有多火?
“招聘會信息一發出來,不到一天就報滿了。”2月2日,2023年春風行動山東省現場推進活動在淄博舉辦,200余家企業送來800多個招聘崗位,需求人數達6500余人。手里攥著好幾家餐飲企業的招聘傳單,曾做過廚師的林波臉上寫滿喜悅,“工資待遇都不錯,回歸老本行!”
當“春風行動”給全省求職者送來60萬個就業崗位時,家住東營市東營區嵩山社區電力小區的林榮華已嘗到新工作的甜頭。41歲的林榮華前些年一直在照顧家庭,去年她迎來第一份穩定工作,干上了“民生服務協助員”這一公益崗。“在小區入戶宣傳就業、養老和醫保政策,為老人上門辦理養老待遇資格認證,每月有1600塊錢收入,還有保險,很知足!”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為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條重大原則之一。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提出的明確要求。作為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農業大省,山東既有多年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也有多方面的比較優勢。努力找準創新性、突破性抓手,山東實打實把事情一件一件辦好,探索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的山東路徑。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山東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促進就業增收,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五年來,城鎮新增就業連年超過120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增長39.5%左右。作為一項促進共同富裕全局性、牽引性、標志性的重大任務,去年,山東創新實施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開發城鄉公益性崗位64.3萬個、安置在崗63萬人。持續加大崗位開發力度,今年全省將新創設城鄉公益性崗位60萬個,進一步夯實民生之基。
促進共同富裕,城鄉發展要均衡,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
膠濟鐵路橫穿三澗溪村,路北是生態客廳,路南是冷鏈物流基地和古村。村西頭,濟南市章丘區中醫院樓群拔地而起;村東頭,電商基地已經開始運行……
“總書記說,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鄉村振興產業打頭陣,讓農民腰包鼓起來。”濟南市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黨委書記高淑貞介紹,發揮毗鄰城區的優勢,村里持續匯聚人才、資金,打造新型產業平臺,有序推進田園綜合體、工業產業園和旅游、研學、康養產業,“我們這里大部分家庭,年純收入超過10萬元。”
連線成片,三澗溪村帶動周邊10個村莊聯合打造山東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片區。放眼全省,各地積極創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闖出百姓富裕之路。
“確保人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灘區群眾是總書記深深的牽掛。
在東營市墾利區董集鎮楊廟社區,居民許建峰干勁十足。“我在油田單位工作,媳婦在社區塑料編織合作社干活兒,父親干綠化養護,母親閑時在社區草編合作社和果蔬種植合作社幫忙,全家一年收入十七八萬元。”許建峰樂呵呵地說,“請總書記放心,我們現在的日子越過越好!”
成立股份經濟聯合社,11個村抱團發展;新建27座高標準設施農業大棚;實行集中供暖、天然氣入戶、污水集中處理……楊廟社區的“安居和美”新生活,是灘區群眾生活巨變的生動縮影。過去五年,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全面完成,60萬灘區群眾喜圓“安居夢”。如今,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山東正加強黃河灘區遷建后續扶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突出產業發展,讓灘區群眾實現“致富夢”,讓黃河灘變成“幸福灘”。
確保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都不掉隊,山東一手深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一手扎實推進區域均衡發展,加快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協調發展。從支持新時代沂蒙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到今年實施新一輪突破菏澤魯西崛起行動,推動總體處于欠發達狀態的魯西5市跨越發展,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山東腳步”更加堅實。
讓群眾生活品質“高”起來
——積極回應新期盼,更好滿足新需求
看山東“氣質”如何?2022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3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7.7%;優良天數比例為73.2%,同比改善2.1個百分點,“藍天白云”成為日常品。
品山東“服務”咋樣?全省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0%以上,全程可網辦率達到80%以上,持續改造提升“15分鐘社區便民生活圈”,群眾辦事更便捷、更舒心。
……
從“有”到“優”,由“優”向“強”,這背后是讓人民群眾過上更有品質生活的不懈努力。
新征程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發展起來以后”的新訴求新期待日趨復雜和多元,民生改善的難度不減。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盼,山東持續推動民生改善創新,善用改革辦法,強化市場思維,提升統籌能力,加快補齊民生事業短板,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群眾生活品質“高”起來。
2月22日中午12點,位于臨清市先鋒街道銀河社區的助老食堂準時開飯。肉燉土豆、西紅柿炒雞蛋、豆腐湯,76歲的老人汪明芝只花了6元錢,就吃上了一頓可口的飯菜。“年紀大了,買菜做飯不方便,來助老食堂能吃上熱乎乎的飯,老年人還能打折,真是好啊!”
讓老年人“食”有所依,近年來,臨清市整合養老服務資源,探索開展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助餐、養老機構助餐、愛心餐飲企業助餐、農村幸福院助餐,辦好在家門口的食堂。
山東是全國第一老年人口大省。應對銀發潮、守護夕陽紅,我省從“舌尖上的養老”問題著手,不斷加強助老食堂建設,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方式,整合多方資源,豐富運營模式,有效解決老年人的就餐難題,構建起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幸福圈”。目前,全省共建有助老食堂8000余處,日服務老年人達27萬人次。2023年,全省將繼續推進助老食堂建設,助老食堂總量將突破1萬處。
棗莊市第十五中學是一所省級規范化初中,能讓孩子到這里上學,一直是棗莊市市中區學生家長王領軍的心愿。“按照劃片招生,我們孩子去了勤為學校。正趕上勤為學校由十五中托管,學校的領導和骨干教師都是十五中派來的,孩子享受到了優質教育。”王領軍說,去年9月,孩子順利升入重點高中,一家人非常高興。
管理機制一體化,師資隊伍一體化,教育管理一體化,評價考核一體化……近年來,棗莊十五中創新探索“一體化托管”模式,托管了勤為學校、建設路中學、光明路中學等五所學校,形成了“5+1”的集團化發展格局,實現了教學教研同頻共振。
教育是民生之基。當前,義務教育發展從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人民群眾的期待從“有學上”轉為“上好學”。積極回應群眾訴求,統籌優質教育資源,我省大力實施教育強校擴優行動,以優質學校為龍頭,建立校際、城鄉間、區域間的教育集團、聯盟1926個,覆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7062所,實現集團內學校黨建、管理、教研、課程、資源、師資、評價等一體改革、共建共享,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越辦越好。
今年2月,家住濟南的郭女士因頭疼到醫院就診,被確診為葡萄膜大腦炎。一個月三四千塊錢的收入,又上有老下有小,郭女士坦言,“這次生病,壓力挺大”。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去年山東首次開展中成藥專項集中帶量采購,她所用藥物血塞通注射液大幅降價。“原來每支20.08元,一個療程下來,要花費602.4塊錢。而現在一個療程只需要79.8元,省了500多塊錢。”郭女士感慨道,“藥品集采,真真減輕了咱老百姓看病負擔。”
藥品價格降下來,民生溫度升上去。近年來,我省持續開展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腫瘤靶向藥、常見病用藥等427種藥品集采平均降價50%以上,心臟支架、人工關節等18類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平均降價70%以上,累計減輕患者負擔和醫保基金支出338億元。
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我省實施新一輪區域醫療能力“攀登計劃”,獲批3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醫療衛生機構數、衛生人員數、床位數分別達到8.57萬個、105.57萬人、67.39萬張,均居全國第二;縣(市)綜合醫院全部達到三級醫院服務水平,9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本標準,衛生健康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讓群眾臉上“笑”起來
——真心想著群眾,真情服務群眾,真誠依靠群眾
改善民生效果顯著與否,群眾的笑臉是最好的“試金石”。真心想著群眾,真情服務群眾,真誠依靠群眾,山東各級黨員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工作,讓群眾的幸福更有“質感”。
青島市李滄區上流佳苑社區居民李建民的笑容,是幸福的——
60歲的李建民,現在有了新身份——幸福街監督服務隊成員。幸福街,“十五分鐘便民生活圈”,買菜、就醫、托管等生活所需,一站式解決。社區建立居民代表巡視制度,每周五對幸福街上的幾十家商鋪和便民服務中心巡查測評,已收集反饋意見17條,均聯系相關責任人解決完成。
“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回憶起2018年6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上流佳苑社區看望群眾的一幕幕,社區黨委書記李存業仍心潮澎湃:“總書記的話我們牢記在心,居民需要什么,我們就做什么。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齊心協力建設家園。”
“切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這篇大文章”。近年來,山東不斷健全完善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深入推進社區議事協商,不斷提高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去年,全省60個村、26個社區,161個村、39個社區分別入選國家級、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社區服務中來。
濟寧市微山縣居民王超的笑容,是感激的——
“真心感謝民警同志,把我從被騙邊緣拉了回來。”前陣子,他受人誘導在某詐騙App上投資“藝術品”。接到微山縣微山島派出所預警人員提醒電話,王超仍堅信該平臺為正規平臺。得到其同意后,預警人員專門來到王超家中,向他講解詐騙手法、播放案例視頻。王超恍然大悟,趕緊卸載了這一App。
重拳出擊,嚴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針對電信詐騙方式由電話轉為網絡,濟寧提升信息化監測手段,建立涉詐線索查辦“四快”機制,創新施行涉詐人員“一人一組一策一檔”管控模式,去年破獲案件5277件、抓獲嫌疑人7019人,有力維護了群眾財產安全。
平安是老百姓解決溫飽后的第一需求,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依法嚴厲打擊養老詐騙、電信網絡詐騙等各類突出違法犯罪,在平安中國建設考評中均居全國前列;打響掃黑除惡“山東戰役”,2018年至2022年全省累計偵辦涉黑組織267個、惡勢力犯罪集團946個,查扣涉案資產271.7億元……五年來,山東深入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山東建設,讓人民群眾安全感更有保障。
山東省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生活重建訓練營學員劉祥梅的笑容,是輕松的——
“使勁,撐起!再來一下,翻過去了!”在傷友的加油鼓勁下,去年10月,脊髓損傷者劉祥梅學會了獨立起身、翻身。經過28天的生活能力培訓,她已成功解決獨立出行等生活難題,最重要的是,對生活重燃希望與信心。劉祥梅笑著說,現在也不避人了,每天都會去廣場逛一圈。
幫助傷友打開自我封閉的空間,渡過心靈困頓,是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生活重建訓練營的最終目的。省殘聯康復部主任科員秦子茹介紹,脊髓損傷者可以免費學習生活自理技能、心理建設課程,從而重獲新生、重建生活,回歸社會、服務社會。截至目前,我省及各市殘聯已舉辦生活重建訓練營近20期,幫助300余名傷友完成生活重建訓練。
一個社會的溫度,取決于“底線”的刻度。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困兒童等9類困難群體救助保障標準連續三年年均提高10%以上;建成“如康家園”1400多處,為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輔助性就業等服務……山東緊盯失業下崗、鰥寡孤獨、低保五保、殘疾人等困難群眾,不斷健全社會救助保障體系,切實兜牢民生底線,托起困難群眾“穩穩的幸福”。
春江水暖,春山可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造福億萬人民的宏偉事業,也需要億萬人民為之付出辛勞和智慧。新征程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山東將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匯聚起齊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磅礴力量,不斷書寫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