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龍
清明節將至,很多市民在清明前后選擇踏青旅游、祭祖掃墓,在欣賞春景、寄托哀思的同時,也應把文明新風牢記心間,摒棄喪葬陋習,推進移風易俗,讓文明清明成為廣大市民的自發追求和自覺行動。
做踏青文明人。出門踏青,賞的是春光,比的是素質,考驗的是自律。不文明旅游表面看是游意正濃、一時興起,實質上是頭腦里缺少文明旅游這根“弦”,在道德觀念的“根”上出了問題,才會導致肆意亂為、丑相百出。因此,市民要牢記出游是賞美景,不是毀環境、添負擔。每到一處都要自覺約束,做到心中有把“戒尺”、腦中有盞“紅燈”,把文明出游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旅途中,無論景色再美、游興再濃,都應遵守文明旅游規范,踐行文明旅游行為,以自身行動保護好生態環境和公共利益,才能不負春光不負美景。
做祭掃文明人。清明節不僅僅是一個祭掃節日,更是一次喚醒心底情感的節日,領悟節日本身的內涵遠比搞各種形式更為重要。近些年來,清明祭祀的用品越來越“高級”,甚至形成攀比風。然而,清明的真正意義,應該在于從內心深處緬懷逝者,過好自己的生活。除了緬懷,更重要的應該在于警示人們要孝道注重當下,珍惜眼前人。勤孝敬、厚贍養,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對在世老人多盡孝心,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逝去后,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相互攀比,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告慰逝者。傳承美好家風,教育引導后人,讓清明節的文化內涵更加豐富,讓社會更加風清氣正。
做就餐文明人。假期和親人相聚、朋友聚會,不可避免。吃自助餐時取多吃少,聚餐時為面子點一大桌菜,吃火鍋總要剩點菜……這些浪費食物的行為,時常出現在就餐過程中。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節儉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和道德風尚。要做就餐文明人,公筷公勺,共同享用;要按需取餐,按需點餐,文明就餐,積極踐行“光盤行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涵養傳統美德,真正讓自己成為節儉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