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8日訊 今年最火爆的文化現象是什么?
1月有創造多項中國電影史紀錄的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2月有一夜之間席卷而來的ChatGPT浪潮,3月有精細程度堪比超寫實藝術的AI繪圖工具Midjourney……短短時間內,幾乎每月一個熱點,每個熱點背后都是一種時代里程碑式的產品,每種產品都在重構大眾對數字技術發展的認知。眼下進入4月,2023青島數字文化應用發展大會再次將我們的視野引向數字文化領域。
4月6日至4月9日,2023青島數字文化應用發展大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這是一場全國性、前瞻性的數字文化發展盛會,在大會上,我們可以看到,從文化創意到智慧生活,從物聯網到智能制造,從數字經濟到智能駕駛,一張涵蓋全產業鏈、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未來生活藍圖呈現在世人面前。
數字化、智能化引發的社會變革,被譽為“第四次工業革命”。上世紀90年代,互聯網行業在中國萌芽,開始顛覆眾多行業。網絡社區、線上購物、自媒體等出現,將消費品從“產品本位”推向“用戶本位”,讓普通人從信息的接受者變為信息的生產者,造就了一個人人共享的數字時代。而數字技術發展的遠景在哪里?當時,美國學者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就對20年后的數字應用場景作出了預言。在1996年出版的《數字化生存》一書中,他暢想了大數據推送、數字電視、體感游戲、智能家電、全息藝術等頗具“未來感”的產品,為社會文化生活提出了種種新的可能。當尼葛洛龐帝描繪的“20年后”真正到來,也就是直到大約10年前,書中提到的部分技術已經實現,還有一些尚未出現,甚至想法已經變得老舊,但尼葛洛龐帝表示并不打算改寫這本書,因為“那種感覺就像重寫一封情書一樣”。
“重寫情書”,無論內容修正得多么完善,都無法還原書寫人在彼時彼刻的感受,而這種感受恰恰反映了技術變遷在當時的歷史性意義。與內容正確相比,尼葛洛龐帝選擇了保留他在那個歷史節點上對時代的情感。“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時間繼續撥到今天,我們可以發現,那些10年前看似沒有成功的預言,依舊在逐步成為現實。數字化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中國在當下的歷史節點上,“續寫”著這封關于時代的“情書”。
求新之“熱情”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在數字技術賦能的所有產業中,文化領域的創新應用和交互場景,更容易“破屏出圈”,形成熱門話題,拉動消費需求,并不斷豐盈時代內涵。而一件數字文化產品能廣泛引起熱議,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新”。年初,山東美術館憑借濟南國際雙年展火出了圈——跳著騎馬舞的斷臂維納斯、與鯨魚同游的沉浸式深海之旅、置身畫中感受宋代生活的鵲華一日,將沉浸式體驗齊魯文化與創新當代國際前沿藝術有機結合,讓游客直呼“新奇”“過癮”。這場雙年展在線下吸引了觀眾60余萬人次,線上網絡點擊量突破2.5億人次,被譽為美術界的“現象級”展覽,成為極具全國影響力的雙年展品牌。在剛剛結束的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上,三維展示文物原貌的數字藏品、“流浪地球”太空艙等互動項目,以及“云游齊魯”“云游青島”等智慧文旅平臺的應用,更是兼顧新型消費內容和文化體驗,呈現了文旅融合的新時代樣態,讓我們越來越切身感受到,文化的生產、傳播、消費方式,正經歷著一場蛻變。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提升數字文化服務能力,打造若干綜合性數字文化展示平臺,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作為全國首個專注于數字文化領域的綜合性大會,2023青島數字文化應用發展大會的主題即突出一個“新”字——新應用、新體驗、新消費。40場新品發布活動的內容緊扣數字文化發展前沿,涵蓋元宇宙、數字人、智慧黨建、文化大數據、企業智能化轉型、數字藏品、數字文旅、數字音樂、AI、VR、XR、動漫等二十多個數字垂類領域頭部企業的最新產品與應用;與傳統展廳相比,發布活動自身也將運用超高清和虛擬現實等技術,集中展示數字文化新產品、新消費、新模式;特別設計“國內頭部數字人空降數文會”計劃,邀請各具特色的元宇宙數字人組團亮相,打造兼具科技感和視覺沖擊力的數字文化網紅打卡地標。
“新”的不止是炫酷的視覺效果,更有務實的數字技術應用前景。可以說,每件數字化產品的“上新”,都伴隨著人們對未來展望的“更新”。這次數字文化應用發展大會集聚了全球頭部電商平臺和數字化營銷企業,青島抓住機遇,立足打造數字文化產品交易的全國性平臺,促成需求方、供給方、研發方、生產方和營銷方五方協作,通過優質項目和產品推介,推動項目合作落地;此外,大會論壇匯聚了數字文化行業眾多頂尖專家學者、頭部企業家及中國動漫集團、騰訊、喜馬拉雅、阿里巴巴等200余家行業龍頭企業,圍繞數字版權、元宇宙、文化體驗、文化消費等話題進行探討,向著數字藍海揚起開拓奮進的風帆。
攀登之“豪情”
作為大會舉辦地,青島西海岸新區就是數字產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樣本。《流浪地球》系列、《刺殺小說家》《萬里歸途》等作品在這里問世,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探索國產電影制作的“天花板”。本次大會期間,也將同步舉辦青島影視周,以“新技術·新視界·新影都”為主題,以“影視+”平臺理念,設置五大單元19項活動,助力建設國內數字文化產業發展高地。
從先進的影視制作科技,到完善的產業配套保障,再到高量級的扶持政策,青島加快“數字影都”建設,打造國際一流的影視工業化制作基地、影視文旅目的地和影視文化交流中心,預計到2026年,西海岸新區將集聚影視企業超過1300家,影視投資、制作、宣傳、發行全產業鏈頭部企業50家以上,影視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20億元。
青島是首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去年又入選國務院首批文化產業和旅游工作激勵城市。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西海岸新區正在推動城市全方位數字化轉型,一批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蓬勃發展,文化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截至目前,共有文化創意企業3000余家,從業人員7萬余人,引進和培育億元以上重點文旅項目40余個,總投資額超過700億元。
向上攀登、豪情滿懷的背后,是山東強大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自信的支撐。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與先進的城市建設理念交匯,催生出一批文化“兩創”新實踐、新成果,為“好客山東”“好品山東”持續注入源頭活水。本次數字文化應用發展大會也將發布《中國數字文化應用白皮書》《山東省文化數字化行動計劃》等系列政策性文件,發起成立山東省數字文化產業聯盟,高標定位、高點發力,促進全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數字強國、文化強國建設探索山東方案、貢獻山東力量。
立足城市特色,順應變革趨勢,山東超前布局數字化發展格局,牢牢把握各類優質資源。數字經濟時代,算力、算法、數據是核心生產力。山東正以濟南高新區為中國算谷發展核心區,以算谷科技園、產業園為新建核心載體,以浪潮集團、國家超算濟南中心和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為算力支撐,以齊魯軟件園、數字經濟產業園、量子谷等園區為依托,聚力打造全球算力產業的新高地。
深融之“真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時代,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重點領域。”抓住了這個先機,就能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
數字產業被稱為“第四產業”,它可以為全社會各領域賦能,產生巨大效益。數字產業與各領域的深度融合,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憑借勇挑經濟大梁的擔當、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真情、扎實的產業功底和優勢,山東蹚出了一條“數實融合”的特有模式。
山東擁有海爾、海信、浪潮、歌爾等一大批在數字化領域有重要影響力的企業,在工業賦能數字化,數字化賦能工業方面具備巨大優勢。2022年,山東發布《山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2-2025年)》,力爭到2025年,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125,實現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的深層次變革。
2022年,山東省財政落實資金30億元,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精準灌溉數字經濟,實現多項全國第一:“數實融合”加速崛起,產業數字化指數全國第一;入選國家級智慧健康養老示范企業20個、“數字領航”企業4個,均居全國第一;構建大數據中心山東工業云體系,開通全國首個數據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平臺;178家企業通過DCMM貫標評估,數量居全國第一;累計開展數據共享服務340億次,有效數據集數與數據容量均居全國首位;濟南、青島兩個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開通運行,山東成全國首個“雙樞紐”省份;治理服務數字化全面提速,全國首推“無證明之省”……彰顯了山東全方位打造數字強省取得的進展成效,是山東持續塑強數字經濟新引擎的生動注腳。
為民之“深情”
數字技術,“頂天立地”,一頭關系著全省乃至國家發展大局,一頭關系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如今的山東,大數據正走進千家萬戶:“一部手機暢行齊魯”成常態,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數字鄉村不斷蝶變,“網、云、端”信息基礎設施和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領域融合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數字變革創新的基礎支撐更加有力……
2020年《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指出,中國電子政務進入了“非常高”的水平,給予了國際認可。而在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發布的《2022標準化支撐政府數字化轉型評估指數及全國典型實踐50強案例》中,山東評估指數排名全國第二,共有11個案例入選50強,居全國首位。越來越多的“山東方案”走向全國,在社會各領域成為數字化賦能的新范式。目前,全省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0%以上,全程可網辦率達到80%以上,“掌上通辦”“無證通辦”“無感智辦”等服務模式,用民生溫度助推服務型政府建設。
數字技術終將引領我們走向何方?帶著歷史性的追問,在這片廣闊的藍海中,山東筑牢數字基底,借助科技的“翅膀”,全方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山東實踐”,在物質和精神層面,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正如那句在數字領域流傳甚廣的名言:“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把它創造出來。”
閃電新聞記者 李金彥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