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東巖 本報通訊員 袁長增
5月30日,2023年德州“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舉行,7名個人、3個集體獲評“最美科技工作者”。他們來自全市各機關、企業、科研院所、醫療機構,是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優秀代表,他們為科研攻關忘我奮斗,為科技創新竭盡所能,長期投身科研一線,為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糧食豐收是民心所盼。2022年,我市超過50%的“噸半糧”核心區平均畝產1576.3公斤,達到“噸半糧”產能,最高畝產1870.4公斤,刷新了糧食單產紀錄。“噸半糧”建設離不開科技支撐,德州市“噸半糧”產能建設技術服務隊奔波于田野鄉村,發揮人才優勢,集成先進技術,加強指導服務,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作為一名農技人,田間地頭就是主戰場。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科技服務和一線指導,挑起金扁擔,當好田保姆,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應有貢獻。”德州市“噸半糧”產能建設技術服務隊負責人、市農技推廣與種業中心主任鄭光輝說。
山東洛杰斯特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小藝率團隊在全球首創“3D貨到人多層穿梭車技術”,推動中國電商物流自動化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新穿梭車的占地面積比原來縮小了10倍,但是吞吐效率卻提高了3至5倍,貨物處理的速度、密度、精度都有很大提升。”張小藝及其團隊自主研發的技術不僅帶動了德州乃至山東的物流產業發展,產品還成功出口發達國家。“未來,我們計劃研發生產出更先進的物流機器人,應用到更多領域中,把人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張小藝表示。
星空,無比瑰麗,無比浩瀚,它向所有人展示著自己的神秘與浪漫。揭開星空的奧秘,是德州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院長唐延柯20年來一直攀登的高峰。“只靠從外部直接觀測,無法了解恒星內部的奧秘。”唐延柯拓展了星震探測方法,推廣了星震學的應用。他還表示,天體物理研究不光是要尋找類地行星,還要充分運用研究當中使用的技術,為人們的現實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德州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大一學生武會超是唐延柯的學生,“一個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老師在這個領域不斷追求卓越,更加堅定了我努力學習、深入鉆研物理學的決心,我將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爭當對社會有用的科技工作者。”武會超說。
德州市眼科學會副秘書長楊會靜表示:“很榮幸參加這個發布儀式,非常振奮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對標‘最美科技工作者’,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積極參與青少年眼健康科普宣傳,為德州市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作出自己的貢獻。”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我們舉辦發布儀式,大力宣傳科技工作者,就是要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讓人們崇尚‘最美’、學習‘最美’、爭當‘最美’,讓科技工作者成為人人學習的榜樣。”市科協副主席王立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