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我們需要仰望星空,也需要腳踏實地;我們需要技術應用的創新發展和新業態的百花齊放,也需要夯實數字文明的安全“底座”。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興起,以數據為新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為支撐的新生產生活方式快速發展,人類邁入數字經濟時代。然而,數字化的發展也給網絡安全帶來更多挑戰。我們唯有筑牢數字安全屏障,數字經濟的發展才能更好地造福人類,網絡強國建設方能行穩致遠。
互聯互通,探尋數字安全新機遇
“面對強大的對手時,‘看不見’已經成為數字安全時代最大的痛點……”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的一席話,道出了數字安全面臨的嚴峻現實。他認為,一些國家背景的APT攻擊已經成為大國對抗的主流,網絡攻擊目標、手法以及產生的破壞都突破了常規;在內外部雙重安全挑戰之下,風險已然遍布數字化的所有場景,倒逼網絡安全升級為數字安全。
新華社發/徐駿 作
如今,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的動蕩環境下,數字化發展正在與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過程全面融合,以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領域和全過程。與此同時,新場景業務開放增加了數據保護難度,新技術應用帶來了數據安全風險。
2022年11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白皮書,闡釋了構建更加緊密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中國主張。尤其在網絡空間國際治理中,中國倡導國際社會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強合作,共同制定網絡空間國際規則;愿同世界各國深化合作,共同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作為數字時代世界秩序的首要組成部分,網絡空間秩序需要攜手構建。“數字安全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一項涉及業務、管理、流程、團隊的系統工程。”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看來,在探尋數字安全國際合作的同時,須構建我國自主可控的數字安全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完整體系,從而護航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
建規立制,促進網絡空間規范發展
伴隨數字經濟給社會經濟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高效和便利,也給數據合規和數據安全帶來了空前的挑戰。尤其是針對消費者個人信息,存在隨意收集、違法獲取、過度使用、非法買賣等種種違法違規現象,嚴重侵害了公民人格權,也助長了各類違法事件的發生。
圖為2022年國家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博覽會
光明網記者 劉昊/攝
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以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為主的數據保護框架,并將進一步細化各領域各環節的具體做法,形成寬嚴有度、靈活有效的安全實踐。業界人士表示,在關鍵基礎設施保護領域,將逐漸出臺詳細的數據分類標準,針對關鍵數據制定出特別的保護辦法;在數據立法的總體框架下,積極探索基于人工智能與算法對數據的濫用問題,有效緩解國家政治安全風險,走出一條有特色的中國數據安全治理模式。
尤其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我國不斷完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制度,著力解決個人信息被過度收集、違法獲取、非法買賣等突出問題。加強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行為的治理,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活動,保護公民個人隱私安全。
聚智謀方,健全數字時代安全保障體系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履險如夷、化危為機需要我們主動應變、奮力攻堅。我國作為新興數字大國,勢必要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部署了“筑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重大任務以及“切實維護網絡安全”“增強數據安全保障能力”重點工作,為新時代數字安全能力建設指明新方向、提出新目標、謀劃新藍圖。業界人士分析認為,我國將加強統籌謀劃,強化政策落實與實施推進;將夯實技術底座,構建安全高效的保障體系;將強化供給服務,增強數字安全產業發展韌性。
數字時代,與“尼”相約。由世界互聯網大會主辦,山東省人民政府承辦,山東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濟寧市人民政府協辦的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將于6月25日至27日在山東濟寧曲阜舉行。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成立后首次舉辦的專題性活動,將以“人工智能時代:構建交流、互鑒、包容的數字世界”為主題。主論壇將聚焦“構建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人工智能時代人類文明向何處去”等議題,深入探討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在傳統與新興的相遇中,引領數字世界的未來發展。
聚互聯網界之智,謀數字文明之治。我們也期待,在這場觀點交鋒、思維碰撞中,探尋數字安全保障體系的“中國路徑”,攜手推動網絡空間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平有序的方向發展。(光明網記者 劉昊、雷渺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