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領推動“一粒果”發展成“一條鏈”
夏津打造椹果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德州新聞網訊(鄧美平)每年5月中旬至6月,夏津縣的椹果成熟進入采摘期,引來眾多游客游園品果。從黃河故道森林公園的頤壽園到杏塢園,都是采椹果的村民和入園體驗的游客,裝運椹果的貨車往來穿梭在鄉間公路上。
夏津每年產出椹果14000噸,其中古桑椹年產7500噸,鮮果銷售量3000噸左右。近年來,夏津獲評“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夏津椹果獲得“國家地理標志性商標”“省級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年產值2億多元。
作為消費者信得過、輻射帶動力強的農產品品牌,夏津椹果特色亮點突出,這離不開科技引領、創新驅動。該縣與西南大學簽訂《夏津縣桑產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聯合成立夏津縣桑產業研究發展中心,建立院士工作站;與中科院、中國農業大學、齊魯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邀請院士專家前來“把脈問診”,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撐。
夏津不斷延伸椹果產業鏈條,發展起東方紫、圣源等一批椹果類加工企業,推出了果干、果酒、濃縮椹果汁、椹果醋、椹果膏等一系列特色椹果產品。他們還從制造椹果酒產生的廢料椹果渣中提取花青素……一系列高附加值產品的加持,有效推動了椹果資源向食品、飲品等領域擴展,實現了全鏈條綜合開發,大幅提升了“一粒果”的經濟效益。
從有“身份”到有“身價”,一幅幅發展圖景,呈現出“椹果之鄉”新貌。椹果經過加工增值,再通過營銷服務,衍生出一條“三產融合”的產業鏈,形成特色品牌,產生了乘數效應,使小小椹果身價倍增,椹果種植戶年均增收2萬多元。
從“一粒果”發展到集納多項專利的“一條鏈”,夏津椹果正依靠科技走出新發展之路。為做大做強椹果“一條鏈”,夏津決策者深刻剖析不足:深加工鏈條有待拉長,高端人才仍然欠缺,新型經營主體發育不完善,品牌體系建設尚需提高。“夏津正在積蓄力量,補短板強弱項,推動椹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夏津縣委書記沙淑紅表示,將全鏈條發力,以科技創新和機制創新擴總量、應變量、提增量,提升競爭力,推動建成結構合理、鏈條完整的椹果優勢特色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