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好人廣場弘揚道德新風尚、傳遞向上正能量(資料圖)。記者 郭慶萍 攝
□本報記者 王志強 王秀青 唐曉穎 董建新
女孩高雅因病離世,她的母親簽署了器官捐獻意愿書,使高雅的生命在4名受捐者身上延續;兒媳去世,齊河村民馬玉蘭照顧患病親家母焦凡美多年;夏津公安輔警靳立彪勇救落水少年……文明之風拂動大德之城,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
德州好人頻現,離不開深厚的文化、完善的制度、全民的參與。為積極創建“大德之州 大愛之城”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品牌,7月14日,我市召開“大愛與大德同行”主題活動新聞發布會,推動全社會形成“心有大愛,行有大德”良好氛圍。
微光成炬,凡人善舉標注城市文明新高度
翻開德州的歷史畫卷,處處充滿大德大愛,德州好人不斷涌現,良德善行在這片熱土上習以成俗。
齊河籍舍己救人模范軍官孟祥斌2007年11月30日在金華市奮不顧身勇救落水女青年,犧牲時年僅28歲,被評為感動中國2007年度人物。
禹城市老黨員張星南矢志不渝跟黨走,30年如一日參加義務勞動,捐獻工資20多萬元。她2012年去世后又捐獻遺體,被評為山東省道德模范。
陵城區好兄弟薛長赳、薛長虎2014年在張家口市勇救落水老人,獲得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武城縣農民張榮菊在丈夫去世后帶著婆婆再婚,24年如一日精心贍養、不離不棄。現任丈夫患重病7年,她以柔弱雙肩扛起整個家,用善良書寫大愛、用堅強詮釋真情,中國好人當之無愧。
同樣被評為中國好人的齊河縣拉面店店主劉希輝,撤店不撤誠信,為1.4萬余會員退款32萬元。“店關了,誠信不能丟!”他的話語引人共鳴。
于千萬平凡人中,總有許多彰顯大情懷的好人難以忘卻:7年義務為無家可歸者尋親、幫助300個家庭團圓的普通村民譚英換,不顧自身安危、寒冬跳水救人的企業職工王波、張一博,熱衷公益、資助百名貧困大學生的企業經理楊新軍,焚膏繼晷、青春盡獻新聞事業的記者任立松,推陳出新、接力弘揚非遺文化的傳承人陳煥濱……這一束束微光匯聚成愛的火炬,傳播溫暖與力量。這一個個暖心故事,標注出城市文明新高度。
“好人榜單”不斷拉長延伸。據市文明辦統計,截至目前,我市涌現中國好人32人、山東好人418人、德州好人之星700人、市級以上道德模范462人,90人獲評“感動德州年度人物”。德州好人、德州好榜樣的人數逐年增加。
厚德載物,大德之州孕育向上向善正能量
德州好人輩出、暖流涌動,這些看似下意識的凡人善舉背后,其實是“習慣成自然”的沉淀,是“四德”建設春風化雨、久久為功的必然結果。
“好人頻現源于歷久彌新的‘德’文化,源于始終弘揚的‘德’精神,源于全方位的選樹體系、有力的典型引導、健全的獎勵機制共同培育出的‘好人土壤’。”市委宣傳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張志芳說。
德州之“德”源遠流長,得名于德水,而德水為古黃河別名。九達天衢的地域歷史和悠久厚重的黃河、運河文化,涵育了德州人溫和、淳樸、厚重、誠實、包容的氣質稟賦。德州的文化得黃河文化、運河文化浸潤,汲齊魯文化、燕趙文化之長。從董仲舒的“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到東方朔的“潔其道而穢其跡,清其質而濁其文”;從桃園結義到四女孝親等故事隨著大運河流芳百世;從顏真卿在平原郡(今陵城區)抗擊叛軍的英勇不屈到冀魯邊區抗日軍民的大愛為國。古往今來,一代代德州人以德為先,營造了厚德家園、踐行著厚德精神。
文明根植沃土,美德傳承不休。建設富強活力幸福美麗的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進程中,德州把道德建設作為重要內容和著力點,將道德模范、德州好人、文明家庭等各類典型推選納入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全方位培育德州好榜樣群體。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選樹機制,成立了領導小組,組成了以主管單位、新聞媒體、專家學者等為成員的評審委員會,暢通了屬地推薦、媒體發現、群眾自薦3個渠道,逐級公布了推薦電話和郵箱。
我市各級也積極開展多種類型的選樹活動,從村級的“善行義舉四德榜”“好婆婆、好媳婦、好兒女”“星級文明戶”,到鎮街、縣直部門單位的“身邊好人”“最美家庭”“好軍嫂”“兵媽媽”,再到縣級“最美人物”等,全市每月推薦好人典型超千人,厚植了學先進、當好人的土壤。
陵城區好人廣場上各類榜樣登上光榮榜:34年間先后細心伺候夫家5位老人、精心撫養侄女的省道德模范朱鳳華,用25年打磨“毫厘之功”、創新成果達20多項的德州工匠呂柱國……
武城縣升平廣場上集中展示了128名道德模范事跡。耳濡目染下,該縣環衛工人李艷軍撿到3000元現金后,盡管家里缺錢,但絲毫沒有猶豫及時歸還失主。她說:“看到身邊那么多典型、那么多好人,俺也想當典型、想當好人。”
德州新時代好少年、德州最美教師……在各類頒獎典禮上,好人們披紅掛彩登上主席臺,有面子、享榮光、獲贊譽、得獎勵。
如今,好人效應持續發酵,行善舉、作奉獻、互助友愛蔚然成風。全市已擁有志愿者團隊2.4萬余支、志愿者176萬人,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時長超過2612萬小時,先后涌現出4個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和156個省級典型。
“心有大愛,行有大德”成為德州人的精神追求、行動自覺,全市上下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大德之州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久久為功,擦亮“大德之州 大愛之城”品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
打造“大德之州大愛之城”品牌,德州將繼續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升美德德州、文明德州、誠信德州建設水平,大力弘揚真善美,引領道德風尚。
我市在“大愛與大德同行”主題活動中,注重做好結合文章,將主題活動與全省工作安排結合起來,與市縣兩級現有活動結合起來,切實在全省、全國打響德州城市名片。
“各級各部門結合職能,開展‘情滿德州’暖心故事和‘愛在德州’線索征集、發現‘德州溫暖推薦官’、啟動德州市‘微光工程’、開展‘尋找德州人的100個愛的瞬間’等12項系列活動,傳遞城市文明風尚,弘揚社會正能量,營造人人有大愛、人人明大德的良好社會氛圍。”張志芳介紹。
在德州,文明之風勁吹。未來,德州將重點發力面廣量多的農村。
德州將進一步強化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統籌協調文明實踐、文明培育、文明創建,深化移風易俗和文化惠民,大力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突出縣域特色,推動區域協同聯動,深化鄉村文化振興“一核三翼”示范區,培育文明鄉風,厚植鄉村振興文化根基,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提供強大精神文化力量和道德支撐。
品牌建設,需要久久為功,也需要完善制度。
德州市完善體制機制,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組長的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印發《關于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實施方案》,組建德州志愿服務工作協調小組,建立健全文明實踐領導和工作體制機制、激勵嘉許等制度。堅持“激活、打通、下沉、共享、聯動、融通”六步工作法,統籌整合各類資源,做到統一調配、一體使用、協同運作、共建共享。
隨著這些舉措的推出,今天的德州,正在書寫大德大愛之城的新答卷。
向著未來,以奮斗姿態——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