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受臺風“杜蘇芮”影響,京津冀地區出現持續強降雨。由于極端強降雨天氣和上游河道行洪等因素,河北省涿州市內澇風險加劇,防汛形勢十分嚴峻。7月31日22時,濟南市東風應急救援隊接到河北省涿州市應急管理局邀請,迅速集結7臺車26人,裝載8艘沖鋒艇、連用給養單元、發電設備、通信設備等,從濟南出發連夜馳援涿州,展開了為期四天的緊急救援。8月4日下午,東風救援隊踏上返濟歸途。
救援任務連續不斷
7月31日離濟時,東風救援隊是第一個前往災區救援的濟南救援隊,他們接到的第一個救援任務是前往保定市淶水縣對當地村莊展開救援。“水深沒過了腰部,水下的雜草、鐵網很多,存在一定的搜救難度。”市中區東風應急救援公益服務中心團支部書記、總指揮張金泉告訴記者。
8月1日22時,剛剛結束淶水縣救援行動的東風救援隊抵達涿州市,隊員們意識到,接下來的救援將是一場“硬仗”。“我們到涿州時還在下雨,一陣陣的。現場水深最深有9米,我們所在的西丁小學周邊平均水深也有3-4米。”張金泉說。
由于不熟悉環境,救援人員每一次搜救都面臨未知的危險,然而為了爭取寶貴的救援時間,他們仍然不顧自身安危,沖在第一線。濟南市東風應急救援公益服務中心支部委員會書記張象柱告訴記者,“現場每秒鐘泄洪3000立方,水流湍急,船只難以行進。在沖鋒艇無法通過的地方,搜救隊員們只能采用繩索方式固定兩岸,趟水行進。”
現場搜救難度大的同時,指揮部傳來的救援任務不斷。“時間緊迫,必須爭分奪秒,救下更多人才行。”東風救援隊的26名隊員夜以繼日奔波在救援現場,每天只在凌晨休息四個小時。“有的隊員顧不上吃飯,有的已經累到連飯也不想吃了。”張金泉說。
由于水流湍急,洪水水位較深,在此次救災行動中,行動不便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是救災中的重點關照對象。在淶水縣時,東風救援隊接到當地指揮部通知,一名90歲的老人被困家中,急需救援。“去老人家的路上有一條小胡同,比較狹窄而且水下環境復雜,鐵絲網、雜草較多,沖鋒艇難以通過。”張金泉說。
當機立斷,前去搜救的6名隊員全部棄船下水,在沒過腰深的洪水中徒步800米抵達老人住處,最終用床板成功將老人合力抬到安全區域。“幸虧有你們在!”被救老人和家屬眼含熱淚,向搜救隊員表示感謝。
東風救援隊的隊員們顧不上衣服上混雜的汗水和泥水,一趟又一趟往返于被困群眾中,為他們帶去希望,繼續與洪水抗爭著。
能多救一個就多救一個
東風救援隊2022年成立團支部,一直積極參與團區委防溺水宣講、困境青少年救助、防疫值守等志愿服務活動。在市中區團區委領導下,東風救援隊還成立了青年突擊隊,張金泉就是其中一個。“我沒問題,能多救一個就多救一個!”張金泉說。
在涿州市,因河道環境復雜、水下環境不確定,東風救援隊必須使用硬底沖鋒舟穿越河道進行救援。但硬底沖鋒舟操作難度大,只有張金泉可以順利駕駛和操作。
然而,連日來的搶險救災,張金泉已經體力不支。在一天的救援任務結束以后,張金泉倒在了沖鋒艇上頭暈不起,隊員上前一摸,發現他發起了高燒。“其實在第二趟進入災區以后就高燒不退,但救人要緊,輕傷不下火線。”張金泉說。
濟南市東風應急救援公益服務中心支部委員會書記張象柱告訴記者,“這次的救援小隊里有3名黨員,12名團員,為了方便統一指揮調度,隊員們在行進途中成立了臨時黨支部。”他說,“26名隊員平常家里也都有老人、小孩兒,但是接到救援邀請都第一時間到位,舍小家顧大家,義無反顧,從來沒喊過累。”
自成立以來,東風救援隊曾參與 2019 年章丘抗擊臺風“利奇馬”救災行動、2020年安徽特大暴雨救災行動、2021年河南鄭州、新鄉特大暴雨救災行動等重大救援行動。如今,這支以退役軍人為主體的救援隊,已經從幾個戰友飯桌上的一拍即合,發展成擁有正式隊員295人的隊伍。8月4日下午返濟時,東風救援隊已營救出受困群眾累計4000余人,他們帶來的8艘沖鋒艇,已有3艘損壞無法正常使用。
“作為代表濟南的一支救援隊伍,能夠圓滿完成搶險救災任務,讓每一個隊員平安回來,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未來,我們會繼續投身全國各地的救援行動,將濟南這座城市的溫暖送達到每一個角落。”張象柱說。(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飛躍 通訊員 王湲棵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