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志強 郭慶萍 孫耕
8月5日1點,高振東飛抵大連。8月4日,剛剛結束了在共青團平原縣委一個月的實習,他計劃在大連游玩5天。
家住平原縣龍門街道的他,今年19歲,就讀于青島濱海學院,暑假過后讀大二。
一天之后,他就變卦了。
8月6日2點33分,平原縣發生5.5級地震,得知消息后他坐立不安,決定趕快回到平原。
8月6日3點買機票,當天早上7點就回到了平原,向實習單位共青團平原縣委報到,主動要求參加抗震救災工作。
地震后,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情況是最需要了解掌握的,這些信息都需要排查、統計。
高振東參與到對人員和建筑摸排的工作中,負責情況統計。
高振東是急著往回趕,而在平原縣軍倉新村進行暑期實踐的大學生田嘉琪,則放棄了外出的計劃,參與到抗震救災中。
田嘉琪是濟南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學生,結束暑期實踐的她,原計劃8月6日一早到北京旅游,但當天凌晨平原發生地震,她選擇留在村中,協助村干部統計信息、分發物資。
“想出去旅游的大學生沒走,出去旅游的大學生回來了。災情面前顯擔當,這幫‘00后’的孩子,長大了,有情懷、能扛事,讓我很感動。”共青團平原縣委副書記馮圓圓表示。
讓她感動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
——地震發生后,共青團平原縣委發出倡議,350余名返鄉參與“青鳥計劃”的大學生、社區(村)團組織兼職副書記第一時間響應,就地轉化為志愿者,參與到物資搬運、對受災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入戶排查災情等志愿服務中,在抗震救災一線凝聚起青春力量。
——外地來平原研修的大學生也主動加入進來。地震發生后,來自同濟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東華大學等高校的13名大學生變身志愿者,參與到摸排受災情況、整理檔案等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