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迎與村民交流螞蚱養殖經驗
技術員清理玫瑰雜枝
崔口鎮美麗街景
□馬新磊 張浩
走在慶云縣尚堂鎮南侯村,青磚紅瓦,村容村貌整潔有序,道路兩旁樹木繁茂;田間玉米婆娑,生機勃勃,構成一幅美麗鄉村畫卷。
這是慶云縣推動鄉村振興提質增效的生動縮影。慶云縣以打造樣板示范縣為切入點,深化改革創新,優化產業布局,強化政策供給,蹚出一條鄉村振興慶云路徑。全縣探索改良鹽堿化耕地3.2萬畝、鹽堿荒地1122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63萬畝以上;創新志愿服務組織架構,引領鄉村文明新風尚;打造“共富工坊”26處,發展“庭院經濟”項目10個,村級“造血”功能不斷提高……
建強支部雁陣效應激活內力
8月17日,常家鎮西柳村飛蝗騰達黨建聯合體產業示范基地,螞蚱養殖戶李書霞正在為村民介紹螞蚱養殖經驗。
在西柳村,這樣的場景并不陌生。“村黨支部每月都指定黨員主持‘農民技校’,為養殖戶傳授技術經驗。”西柳村黨支部書記劉歡迎介紹,西柳村是個螞蚱養殖專業村,前幾年因缺乏養殖經驗,規模難以擴大。為解決這一問題,村黨支部辦起了“農民技校”,每月邀請養殖專業戶、養殖專家傳授經驗。同時,按照“黨支部引領+合作社+農戶”模式,西柳村成立產業聯合黨支部,整合各方資源優勢,種植、養殖等特色產業搞得有聲有色。
村黨支部是鄉村振興的“四梁八柱”,是引領一方發展的“頭雁”。慶云縣實施黨支部評星定級管理,將每年工作成績和增量作為一項重要評選標準,樹立起“干好干壞不一樣”的鮮明導向,激勵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熱情。開展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素質提升行動,創新實施“能人書記”評選工作,通過舉辦擂臺比武、導師幫帶等活動,打造一支懂黨建、善治理、能帶富的村干部隊伍。
產業“造血”集體群眾雙增收
“忙不過來啦!”8月17日,剛送走一批參觀玫瑰花的客人,尚堂鎮南侯村黨支部書記李榮新擦著汗說。
玫瑰花鋪滿田園、錦鯉嬉戲魚塘。在南侯村,花鳥經濟成為帶動性產業。“玫瑰花每年能開3到4次,市場運行好的情況下,1個棚可以收入20到50萬元,入股群眾分紅,村集體也能增加收入。”李榮新介紹。南侯村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路子,號召群眾以土地、資金、勞力方式入股,建設2個高標準日光暖棚、10余個戶外魚池等,曾經的省定貧困村搖身一變,成為村集體經濟破百萬的富裕村。
產業振興,目的是讓農民增收致富。慶云縣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用,引導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通過訂單股份等方式,組成聯合體,農民通過土地、技術入股,擴大產業規模,促進效益提升。同時,積極建設數字農業云平臺,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智能化。
村村產業興,戶戶能增收。慶云縣因地制宜,按照地域相鄰、優勢互補、共謀發展的原則,構建“縣級統籌、鄉鎮主導、黨建聯合體主抓、村級配合”四級聯動體系,跨村聯建“共富工坊”抱團發展。目前,已形成嚴務鄉草編、于店菜板等20個各具地域特色的“共富工坊”。
精細治理鄉村和美又宜居
污水溝成了清水塘、主題鮮明的噴繪墻、廣場更新了健身器材……崔口鎮齊西北村幾年間的變化,讓村民豎起了大拇指。走進村里,一棵棵行道樹昂首挺胸,一盞盞路燈穿插在林蔭間,村莊掩映在綠樹之中。
崔口鎮組織各村繪制村民住宅分布圖,圖上標明戶主姓名、每戶幾人等信息,兩委班子劃分區域,實行“兩牌三制度”,即設置門前三包責任牌、池塘監管責任牌,制定周六義務勞動制度、最美村居每月評選制度、示范戶每月考評制度,精準聯系群眾,整治村居環境。
“按照圖紙劃分好兩委班子成員各自負責的區域,我們的工作更加精準高效了。”村黨支部書記閆金良介紹。
鄉村生態振興,人居環境是基礎,產業綠色發展是動能。慶云縣與農業農村部環科所共建慶云縣試驗基地、與山東農業大學共建“一區兩院兩基地”,探索發展循環低碳農業,加強綠色有機農產品開發生產。以石斛小鎮、星星小鎮、蔬菜之鄉為核心區,探索發展“生態+紅色”文化旅游、“生態+民俗”體驗旅游等,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