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利,女,中共黨員,夏津縣東李鎮(zhèn)陶橋村婦聯(lián)副主席,一位擁有金子般品質,無論何時,都將孝道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不管是小家庭中的日常瑣事,還是大家庭中各種突發(fā)狀況,她都會勇挑重擔,用堅韌的精神為這個家撐起了一片天。前不久,張利利家庭榮獲了2023年度德州市“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一、柔肩敢擔“真責任”,在堅毅中積蓄孝的力量
因為偶然的緣分,張利利認識了丈夫于萬喜,于萬喜家境不好,不僅要照顧年邁的父母,還要承擔起照顧大伯的責任,這使得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見肘。但是張利利并沒有退縮,毅然決然地選擇與于萬喜共同挑起這個“擔子”。面對父母的不理解,她堅定地說:“生活畢竟是兩個人攜手共度,而非依賴父母的給予。我選擇了這條道路,我會自己負責,決不后悔。”就這樣,兩個年輕人堅定地走到了一起。一般情況下,大伯白天在窯廠干活,直到晚上才回家休息,但只要張利利在家,她總會讓大伯中午回家吃飯,休息一會再去干活。
2007年11月26日,二伯家的哥哥因心臟病突發(fā)去世,不久后,嫂子便不再與二伯家來往,甚至不讓兒子與二伯家接觸,二伯家每天都沉浸在悲痛之中。由于二伯從小就過繼到家境富裕的二爺爺家,并未給過公公家太多幫助,所以婆婆并不希望張利利插手這件“閑事”。然而,張利利卻表示:“誰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是他們的家人,更應該伸把手,我們要向前看,不能總是把陳年舊事掛在嘴邊。”就這樣,張利利身上又多了一份責任與牽掛,村里的人沒有不對她贊不絕口的。
二、弱身撐起半邊天,在堅持中凸顯孝的厚重
2015年的一天,二伯母確診白血病,一時間全家人籠罩在陰霾中,三個月的住院化療期,張利利毅然決然地挑起了照顧二伯母的重擔。那時她的孩子還小,也是最需要媽媽的時候,她安慰好孩子,咬咬牙讓父親帶著孩子回了家。在二伯母病情最不樂觀的四十多天里,張利利寸步不離地守候在二伯母身旁伺候,憔悴的臉龐和深深的黑眼圈,顯得她蒼老了許多。當二伯母病情穩(wěn)定后,丈夫和孩子們來接她回家,她在看到丈夫和孩子們的那一刻,忍不住放聲大哭,這瞬間迸發(fā)的情緒包含著對孩子的愧疚和生活不公的感嘆。二伯母病情好轉以后,每隔十多天,她就會拿些家里的特產去醫(yī)院看望二伯母,陪二伯母聊天解悶。
2020年10月,張利利的丈夫因為意外導致右手臂肱骨骨折,前后進行了三次手術。她的丈夫在濟南住院需要照顧,家里的兩個孩子也要上學,同時,養(yǎng)殖的螞蚱大棚也需要人看管。在這段時間里,家庭的負擔和生活的壓力都壓在了張利利一個人身上。盡管如此,她并沒有被困難嚇倒,反而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將各項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在她的身后,更是有無數(shù)親朋好友給予她力量和支持,幫助她渡過了這個難關。張利利用她弱小的身子,勇挑家庭重擔,撐起了這個家的半邊天。
三、言傳身教勝千言,在傳承中放射孝的光芒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在張利利的言傳身教下,她的兩個孩子也是懂事孝順。2021年初冬,大伯因心梗在濟南住院準備做手術,但因各項器官衰竭,手術風險極大。一家人商量過后選擇了保守治療,這段時間張利利全家寸步不離的24小時陪護,她說,“只要大伯的要求我們能做到,就一定要辦,老人家開心病才能好。”大兒子周末的時候,白天給大伯聊天解悶,晚上給大伯擦拭身體、洗臉洗腳,小兒子放了學把好吃的先給大伯吃,一家人輪流照顧著大伯。張利利以身作則,不僅給孩子們樹立了好榜樣,也讓孝道得到了傳承。
“生活恢復了平靜,家家有事,不去經歷這些事情,我們一家人就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團結和睦,而我也不會知道自己在面對這些事的時候的堅強與勇敢。陽光總在風雨后,相信未來的日子會熠熠生輝。”張利利笑著說道。